李国保和他的团队在文体中心举办宁乡县太极拳免费培训班
“志愿服务有人说很累,不值得,但我却认为,志愿服务就是一种生活态度,选择做志愿者就是一种生活方式。在奉献的同时,自身也收获着精神上的愉悦与满足。这是一种幸福,这种幸福是无法用金钱和物质来衡量的。送人玫瑰,手有余香,这就是幸福的味道。”这是县太极协会李国保从事太极文化传播志愿工作的心得体会。
每天清晨和傍晚,有不少男女老少,许多热衷健身的太极爱好者聚集在一起,在李国保等县太极协会文化志愿者的指导下,伴着音乐舞起太极剑、打起太极拳,成为了县文体中心的一道独特的风景。“我几乎每天都来了,跟随李老师学了快大半年了,现在基本掌握了打太极拳的要领,衷心感谢李老师无私的付出。”县教师进修学校老师周知军说。
“通过太极拳的练习对强身健体、平和心态,能起到非常好的作用,尤其在当前非常快的生活节奏下,年轻人也应该练习太极拳,缓解自身的压力。”李国保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为了更好地服务好太极爱好者,倡导健康生活,县太极拳运动协会在县文体局领导下积极地开展服务群众工作,成立了太极文化志愿服务队伍,李国保就是志愿服务队伍成员之一。
据李国保介绍,今年上半年已举办了为期两个月的太极拳免费培训班,主要教授培训了太极拳简化二十四式和陈氏精要十八式,参加培训的学员达560人之多。参加这次培训的有干部、学生,有在职工作人员、也有离退休老同志,给宁乡全民健身运动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在5月份,组织了一批精英第一次参加了湖南省在张家界举办的太极拳比赛活动,并取得了团体全省第三名的优异成绩。“县太协今年9月份准备组织一个全县太极拳比赛交流活动,现有十二支太极拳运动队伍准备参赛,各队正在进行紧张的训练,争取在比赛中拿到好的成绩。我们的志愿服务队伍正在积极开展工作。”
“在太极文化志愿者服务工作中有许多无私奉献者,我只不过是其中的一员。”李国保说,吴卫国老师,七十多岁了,家住爱琴湾,每天和老伴一起坚持到步行街带领太极队员们坚持练拳,风雨无阻,义务教拳十多年,从未收过一分钱学费,如此难能可贵的精神受到了广大太极拳爱好者的点赞。太极协会秘书长符再华退休后,既没有外出游山玩水,也不在家享受天伦之乐,而是凭着一颗炽热的爱心和丰富的工作经验积极组织和策划太极文化志愿者服务活动,哪里有活动,哪里就有他的足迹。在全县太极拳运动免费培训期间,他除了每天坚持现场指导工作、安排教学外,并自动积极地几乎包揽了教师学员们的茶水、就餐等生活琐事,在这方面不知自己掏了多少腰包。每当和他聊起这类问题时,他总是笑着说:“我的工资是国家发的,在公益事业上作点贡献是应该的。”
项运兰,40多岁,回龙铺镇白云村人,丈夫长年在外务工,一个农村妇女在家既要操持繁重的农业劳动,又要忙于家务,里里外外一把手。今年5月份在一次去参加太极拳运动的路上不幸被车撞伤,脸上缝了八针,当她的伤口稍微好一点时就带病坚持带队训练,为太极拳运动志愿服务作出了贡献,受到当地群众的交口称赞。
张海琼,1953年出生,家住南郊,坚持不懈地每天组织太极队员在月亮湾训练,和队员们团结友爱,带队训练持持以恒,在南郊起到了太极拳运动很好的推广作用。
“在各位太极文化志愿者的不断努力下,我县太极文化志愿服务这一活动将会开展得更加有声有色,为全县太极拳运动的更加深入发展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李国保和他的团队表达出了共同的心声。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杨新春 刘淑兰
编辑:陶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