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成,宁乡人,生于1970年代。而今旅居澳大利亚。《读者》杂志首批签约作家。中央电视台“子午书简”曾播出其电视散文。已公开出版《不能忘却的战争记忆——25个人眼中的二战》等作品。
2006年的今天,飞机抵达悉尼。噫吁嚱,10年了,我在异乡。
10年前走下飞机的,只有我与妻。现在,我已是两个乖巧小公主的爹,今年年底,第三个娃将来到人世间。
这10年,最初寄人篱下,租住亲友一间睡房。10平米光景,每星期110澳元。而后租2房一厅公寓,190澳元一周。来澳第三年终于不租房了,买TOWNHOUSE,286平米……现在住700多平米的独立HOUSE。10年啊,从租的10平米单间到自有700多平米7个睡室的两层小楼,我很知足。
这10年,第一张工资单显示周薪是51澳元。一家华人肉店,时薪8.5澳元,三天,每天两小时。嘘,得小声点,如此低薪,违法呢,澳洲法定最低时薪2006年好像是澳币15元左右吧。但我感谢那个上海老板娘,后来见她,我一直喊她S姐。现在,新工作,最新工资单显示,我的年收入不会拖澳洲平均年薪的后腿。呵呵,低于澳洲平均年薪的澳人大约占70%,三脚猫英语水平的我呢,悄悄的,我踏入余下的30%行列,可以说超过半数澳洲本土人。我很知足。
这10年,说英语,最初只敢张嘴说HOW RU,GOOD MORNING,SEE U,合计三句。现在,在一家60多人的AUSSIE公司,中国人就我一个,依旧英语说得烂大街,但每天敢于肆无忌惮与鬼佬开玩笑嘻嘻哈哈。我很知足。
这10年,自认为做得最成功的是身为爸爸。俩女儿都跟我格外亲,下班回家,姐妹俩会争抢着大呼小叫冲过来拥抱我,向我汇报喜事好事。女儿成长足迹,我坚持白纸黑字记录。做得最不成功的是身为儿子。父亲年过80,癌症在身。母亲70好几,多愁多病,而我回国累记不到10次,每次回国也是来去匆匆。爸妈啊儿真不孝。做得第二成功的是WORKER。换过11个老板,大言不惭说,除其中一个老板的儿子外,每个老板都视我为NO.1。因我吃得苦霸得蛮学得快,湖南人的精气神在异乡一个字都没丢。做得第二不成功的是HUSBAND。我脾气暴躁,对妻缺乏耐心细心,极少对她说甜言蜜语。对不起,孩她妈让你受委屈了。做得第三成功的是身为朋友。无论在澳还是回国,对同学老师(对不起,多年老师成朋友,亲密亲近得早超越师生关系),我尽心尽力,窃以为尽量让他们开心快乐,没太多挨责骂的过错。做得第三失败的是身为作家。尽管2006年后我继续写东西,又出版了7本书,但极汗颜,自己清楚没用心去写。因满负荷上班,写作仅仅是周末挤时间,仅仅是每个晚上喝茶后随意想写就写几行,根本没沉下心去真正使出浑身解数努力写出令自己得意的好文字。现在好几本书稿的大致提纲和模糊腹稿都有了,可没找到最佳下笔的感觉,就拖拉着不曾急于去完成……写作啊,我这辈子最爱,不想而已,一想当真有些难受。在深圳时,我有一个月写一本书的记录,每天6000字,一气呵成。现在,上班和日常琐事,把文思拉扯得七零八落……我的挚爱,冷落你了。
这10年,做得最最失败的,是没好好爱护自己。长期熬夜,亚健康。今年被疑似癌症惊吓后,决心爱护健康。吃药有效,已多长10斤肉。少熬夜,保持心情舒畅,不抽烟不酗酒,活到九十九。
这10年,每天坚持喝茶,每年坚持看大约五六十本书(大退步啊!出国前在深圳,我每年看书量大约为200本左右,因天时地利人和,多年前我的职业就是和图书打交道)。
这10年,搬过7次家,头次把东西往车尾箱一塞,就够。最近一次搬家公司来台大货车,一趟没装下。现在搬家,两台货车怕也不够。值钱的不多,样样却舍不得。回想多年前在《南方都市报》写《我在深圳搬家》,深圳13年,搬家10次,一次比一次“家产”增多,没想来澳洲也如此。该文曾获《南方都市报》老总夸奖正能量。想想就可乐,深圳从七八个人合租民房到自己购房,到澳洲几乎又一样——澳洲时光复制了我的深圳岁月。但深圳我是6年买房,澳洲我是3年买房。深圳购房是快乐单身汉,澳洲是夫妻双双把家还。
下一个10年,肯定会有几本书出版,肯定会用心真诚去亲近文字,一定会有自己满意的欢喜文字。肯定会坚持每年读更多的书,肯定会努力在远方打造一个家,安放身心的家。
马克吐温说,一个男人,一生必须做三件事:造一个房子,盛放自己的身心;写一本书,安放自己的思想;生一个儿子,延续自己的血脉。
佛曰:“只有不停地走,才能回家。”
我在不停地走,一年又一年。
在路上,永不歇脚。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 蔡成
编辑:陶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