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烈日下的坚守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文/图 左雪兵 编辑:陶湘 2016-08-05 11:05:30
—分享—

在垃圾场倒垃圾

  骄阳似火,热浪滚滚。却有那一抹桔黄,顶烈日,战酷暑,不畏炎热,挥汗如雨,为了一个信念忘我而辛勤工作。他们用汗水,诠释着以班为家、以洁为业的理念。他们用如火的热情浇筑楚沩大地的夏日容颜,确保城区和街巷的洁净。他们是一群可敬的人,他们是可爱的马路天使,他们是履职尽责“两学一做”践行者,他们更是我们心中最可爱的人……

  清运好垃圾,脏与苦都不怕

  从部队退伍后,杨志佳成为县环卫局生产一线清运驾驶员,这一干就是16年。目前,杨师傅驾驶环卫80号多功能车组负责城区13个垃圾网点的垃圾清运工作,行驶的线路主要是楚沩路、一环路、新康路等路段,垃圾网点分布在老城区商业中心或住宅小区。他上午一直工作到吃中饭的时间,中午休息几个钟头,下午3点多开始清运,一直工作到晚上12点,除了基本的休息睡眠时间,杨师傅不是在清运垃圾,就是在清运垃圾的路上。昨日上午10时20分许,在连城国际小区,笔者坐在80号多功能垃圾车的驾驶室,随杨师傅一路同行,体会在高温下劳动者的艰辛。

  “从垃圾站现场清理、送到垃圾场、清空集装箱送回到垃圾站,要多长时间?”笔者问。

  “清晨,车、人相对较少,交通较畅通,70分钟左右可以运送一车垃圾,白天,道路拥挤,一个来回最少需要1个半小时,在节假日,时间更长。”

  “每天大概要清运多少车垃圾?”

  “平均每天清运垃圾10车以上,但也有特别时候,上次洪水退去后,产生了大辆垃圾,那几天清运的垃圾每天达到15车次。”

  垃圾车的簸箕、垃圾产生的腐败异味不时的充斥着笔者的鼻腔,胃不由自主痉挛起来,杨师傅似乎并没有什么感觉,他告诉笔者,才开始和垃圾打交道时,呕吐和吃不下饭是常事,时间长了,慢慢也就习惯了。在红绿灯停车,杨师傅随手拿起车上的大水壶大口喝起来,“咕噜咕噜”的吞咽声,就如这个诚挚的男人一样,朴实无华,1.25升的水量,拿在手上沉甸甸的,他告诉笔者,每天至少要喝三大壶才能补充一天流失的水分。

  清扫洁净城市,热和累不算啥

  当天下午3时,路面温度达45摄氏度,清扫员易曙光正在花明路上聚精会神清扫路段上的树叶和生活垃圾,皮肤被太阳晒成了古铜色,汗珠顺着脸上的皱纹不断的往下流,在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桔黄色的工作服汗水浸了个湿透,随时可以拧出水来。一把扫把、一个簸箕、一辆斗车成了他一整天的陪伴,由于现在正是樟树飘叶季节,刚刚扫完,微风吹过,树叶断断续续又飘落下来,将好不容易清扫干净的成果化为乌有,但是这样的场景对于他来说早已见怪不怪。

  “刚清扫完,又落下来了,是不是有点前功尽弃的感觉”

  “树落叶,这是一种自然现象,没有办法,既然干了这活,只有不厌其烦的清扫,来回的巡回保洁才能干净。”

  “垃圾量多不?”

  “夏季相对垃圾量多些,瓜果、纸屑以及树叶比平时要多,半天下来,清扫垃圾就有3大斗车”

  作为花明路清扫组的组长,老易告诉笔者,自己既是清扫员又是管理员,还是一名突击队员,每天清晨4点30分起床,5点准时会出现在路段上,对早晨的第一次普扫进行督查,对突发情况进行处理。两天前,老易就处理了一起突发事件。

  事发当日下午5时许,老易接到清扫员贺湘珍电话,说她自己中暑发晕在工作现场。老易迅速赶到,发现在紫金广场,贺湘珍脸色惨白,伏在花坛边上。见此情况,老易将随身携带的藿香正气液递给贺湘珍,叮嘱她服下,并迅速跑到门店舀了一碗水,为其刮痧,“幸好我知道刮痧,还带了防暑药品,才没有酿成事故。

  据了解,我县共有1000余名环卫工人,平均年过五旬,但他们依然坚守岗位,每天工作10个小时,尽职尽责地完成片区的卫生工作,每一个角落都有他们工作的身影。县环卫局针对环卫一线工作量大、环卫工人平均年龄偏大,在高温天气下作业易引发中暑、昏厥等健康问题,为环卫作业人员配备劳动防护用品,发放藿香正气水等防暑降温用品。同时,高温天气,调整高温作业和休息时间,尽量避免高温时段作业。

  当笔者向这些可敬可爱的环卫工人告别的时候,他们很快又投入到忙碌的工作中。尽管这些环卫工人看上去是如此的平凡,但是正因为有了他们默默的不平凡的奉献,我们的环境才变得更加整洁美丽。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文/图 左雪兵

编辑:陶湘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宁乡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