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与狼共舞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魏枫 编辑:陶湘 2016-07-01 11:40:57
—分享—

  去年就读完了《狼图腾》,并在QQ的“说说”里谈了些无关痛痒的感想。最近重读,终于增加了不少认识。

  自然,狼是书中的主角。在我们的想象中,狼是凶残、丑恶的,人见人恨,人见人打。在作者的笔下,狼是智慧的狼,遇到猎人,钻进洞后,面对烟熏水灌,掘破预留的一层薄土后,神不知鬼不觉地逃之夭夭,害得猎人白忙了一阵;狼群里有头狼,面对猎人的围剿,能排兵布阵,集中优势兵力,向猎人防守薄弱的环节冲刺,抑或声东击西,竭力突出重围;天昏地暗,黄尘呼啸,狼群们冲进马厩,一阵狂撕乱咬,马群大乱,冲破栏杆,四散奔逃,狼群迅速形成散兵线,在广阔的荒原上迂回,有计划地将马群逼入低洼地中,在黑暗中,马怎么也没有料到,低洼地竟是一片沼泽,越挣扎得厉害,越陷得深重,直到动弹不得。狼群目的达到,一哄而上,有的骑在马背上,有的吊在马屁股上,有的咬住马肚子,一块块马肉,尽入肚中。可怜的马群,中了狼的奸计,被狼群撕咬得只剩下骨架。狼群填饱肚子后,将剩余的马肉,拖入雪坑,偷偷地埋掉,等开春时再享用。

  13世纪,成吉思汗及其子孙们横扫欧亚大陆,这场规模空前的战争,奠定了蒙古兵学在世界军事史上的地位。成吉思汗之所以能在短短六七十年的时间里,攻取那样广大的地域,并且攻必取、战必胜,西方史学家经过长期研究得出结论——成吉思汗有着十分丰富的军事思想,其军事思想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大迂回战略。

  大迂回战略,源于蒙古族的围猎,它的突出特点是,在使用力量之前,先用计谋将对方制服。它与孙子的“诡道”思想一脉相承,即在全面侦察敌情、地形的前提下,蒙古军队凭借骑兵的持久耐力和快速机动能力,经常越过人们难以想象的大漠、险滩、雪谷、荒原,出其不意地向敌人的纵深大胆穿插、分割,并与后面进攻部队相配合,四面包围敌人,迫使对方迅速瓦解。

  我们不难看出,成吉思汗的大迂回战略,就是模仿了狼群的大迂回战略。狼群在广袤的原野、峡谷、雪山和大漠那样恶劣的环境里,奔走、寻觅、争夺、厮杀,既要与风暴、酷热、严寒、饥饿斗,又要与马、鹿、羊、野猪和人斗,体力、耐力、智力,方方面面,都要拿得出,使得上。群狼动不动数百上千的团队,那“大迂回战略”雄浑壮阔、震天撼动的场景令人深深地迷醉,给人以无限的启迪和鼓舞。狼群所展示出的“勇”、“谋”得到了完美的诠释。仿佛间,狼也熟读了《孙子兵法》,精通了“游击战”“阵地战”“迂回战”“脱身战”……

  在中央电视台,长期开辟着《人与自然》的栏目,可是在农村,今天,在经济效益的驱使下,在广袤的原野上空,滚滚浓烟,直指长天;大河小河,鱼类绝迹,臭气熏天。人们一方面在高喊要让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却又在一次次地食言,一次次地破坏。

  在《狼图腾》里,草原的人们一方面杀狼,控制狼群的数量,因为狼群数量过多,影响了牲畜的繁殖生长;一方面护狼,不准杀狼,掏狼仔,因为狼没了,或者稀少了,旱獭就会横行肆扰,草原的植被、生态就会遭到破坏,牧民饲养的牛羊就会饿死。只有保持一定狼群数量,才能有效控制住旱獭及其它的食草动物繁殖,促进植被的健康持续生长。

  无论如何,狼优秀的战略思想,草原、人与狼的和谐,都是《狼图腾》带给我的启迪与震撼!我认为,人类只有抛弃麻痹大意、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达到健康长寿、世代生息繁衍的目的,否则,迟早自取灭亡!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魏枫

编辑:陶湘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宁乡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