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矢志不移推进我县生态文明建设

来源:今日宁乡 编辑:陶湘 2016-06-29 10:59:01
—分享—

□本报评论员

  天更蓝、云更白、山更青、水更美……在微信朋友圈中,生态宁乡的如画美景令人目不暇接,人们在晒出赏心悦目的风景、灿烂幸福的笑容的同时纷纷点赞。生态环境得到大幅改善,这得益于县委、县政府多年来坚持生态立县、不断夯实生态文明基础建设。入选全国第二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且成为惟一入选的县级行政单位,就是国家层面给予我县的肯定和鼓励。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这是县委、县政府的一贯坚持。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绝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这在我县各级领导干部中早已形成共识。回顾近年来我县生态文明建设,成绩可圈可点:通过并实施《关于加强自然生态保护的决定》、重点湖库投肥养鱼全面退出、取缔关闭了一批小瓦窑、深入推进非煤矿山治理、两江一线基本完成畜禽退养、一批污水处理厂和垃圾中转站建成运行。特别是去年以来我县将三大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走出了一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新路子。新增植树400万株,完成绿道建设500公里,沩江“十里画廊”全面启动,建成市民公园、玉潭公园二期和一批社区公园,机关拆墙透绿增绿共享绿地近9万平方米,89个美丽乡村示范点各具特色。我县坚持由点到线到面开展环境整治,由初级到中级到高级提升品质,由表及里及深保护环境,亮出了生态宁乡的新名片、打造了生态宁乡新品牌。

  最近全县上下热议的“新能源发电项目”,正是县委、县政府试图破解我县生活垃圾处理瓶颈,从更加生态环保的角度出发,从诸多现行垃圾处理方式中考察论证的选择之一。有关资料显示,我县现有生活垃圾填埋场设计容量350万立方米,设计处理量为300吨/日,而目前宁乡总体规划区的垃圾量约为700吨/日,填埋场剩余库容难以适应城市发展需要。“新能源发电项目”可解决我县面临的生活垃圾出路问题,实现垃圾无害化,垃圾经焚烧后体积可减少90%以上。而且项目为国家部委和省级支持项目,其技术在国内外得到长足发展和广泛应用。2015年,全国已投入运营的垃圾焚烧项目有244个,相比2006年增长了2.5倍。可见,“新能源发电项目”是一个已经成熟的项目,有成功经验可以借鉴,并不是必须一棍子打死的洪水猛兽。

  青山绿水、净土蓝天、清新空气,是良好环境的要素,是人民群众的向往,也是县委、县政府领导的追求和坚守。目前,“宁乡县新能源发电项目”正处于调研论证阶段,县委、县政府将按公开透明的原则,将适时召开听证会,后续工作会尊重民意,尊重科学。广大人民群众应该坚信县委、政府矢志不移推进绿色发展、坚守环保铁律的决心,理性思考、明辨是非,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添砖加瓦,为建设富饶美丽幸福的安宁之乡而共同努力!

来源:今日宁乡

编辑:陶湘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宁乡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