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走进父亲,其实也是走进自己!对于这点,我深有感触。
我那年过七旬的父亲得了老年痴呆症,他似乎只能生活在他独立的世界里。别人走不进他,他也融入不了别人。作为儿子,我试图走进父亲,去探寻他那一个人的世界。
我父亲不愿随我进县城,至今与年迈的母亲生活在青山桥乡下老家。只有到了节假日,我才会领着爱人、带着孩子回家看看。
七十又二的母亲身体比父亲硬朗得多,母亲不仅要照顾父亲的饮食起居,还要间或种种菜,喂喂鸡,拾拾柴禾串串门,把老家收拾得井井有条。据母亲说,冬季里的父亲一天大约只做三件事:吃饭、睡觉、上厕所。天晴时也会出来晒晒太阳,但大部分时间都会在床上度过。但是,在我们回家的日子里,父亲总是陪我们很晚很晚,尽管我们拉的家常他一句都听不到。
父亲在煤炭坝矿井下多年工作而让腿患上了风湿病,年轻时走路就有些罗圈,年老了走起来更是东倒西歪。他很少去走家串户,从我家到伯父家大约一千米,父亲费了一个多小时都没走到。然而,每当我们离开老家时,父亲总不顾我们劝阻,要习惯地尾随着我们的车辆送出很远很远……
年老的父亲耳朵很背,和他讲话简直就像是隔河叫船,那声音还真的有些声嘶力竭。但他又不愿戴助听器,嫌那东西嘈杂,戳得耳朵生痛。每一次看到母亲接了电话之后,又是煮饭,又是择菜,又是洗碗,父亲就会掩饰不住的高兴:孩子们要回来了?
父亲的穿着从来不讲究时令,夏天里脚上穿的是棉鞋,冬季时外面套的却是衬衣。因为他的衣服裤子都是捡我们兄弟俩的多,但凡好一些的衣裤,他都要仔细地收藏起来,身上永远是那些破衣烂裤,每次说他,他都只是满足地淡淡一笑。
父亲识字不多,却喜欢读书。他喜欢读那些人物传记和演义之类的书籍,每逢在酒桌上唱酒歌时就能学以致用。他虽然算不上是一名出色的歌手,却绝对是主人喜欢邀请的演员。没患老年痴呆时,父亲还经常与人对酒当歌。现在父亲是上不得歌堂了,但爱读书的兴致却没有减。我把自己平时舞文弄墨写的一些文章让他看,每次,他都会戴着厚厚的老花镜看得有滋有味。父亲看着我写的文章,间或还要哼出一两句酒歌来。父亲一个人的世界没人能懂!我懂!
父亲有八个共祖父的堂兄弟,他排行老三。老二早已去世,老六老七前年也已相继离世。二叔去世时,父亲还能去帮忙敲铜锣,很多主事还得问他。到六叔去世时,因为距离较远,父亲只能暗自垂泪。伯父给父亲送来粉蒸和扣肉,父亲没动过一筷子。那天,四叔来看望父亲,两人竟然像小孩子一样相拥而哭。父亲曾郑重其事地交代过我们兄弟俩:逢年过节,一定要到各家走走看看,我们能够陪你们的日子不多了!
今年回家过年,我如同往年一样单独与父亲围坐在柴火堆旁,什么都不说,什么都不问,就这样静静地坐着。突然,父亲弱弱地发问:“2016年,还回家过年吗?”我斩钉截铁地大声回答:“回,一定回”。那会儿,父亲那饱经风霜的脸上仿佛绽开了一朵菊花:“哦,哦,对了,我要给峰峰、悠悠他们封红包了,峰峰一个,悠悠一个,志伢子一个……”他掰手指头算着,可怎么也算不清。我就喜欢看父亲掰着手指头数数而幸福满满的样子。
父亲喜欢看我写春联,每到年关时他就会从堂姐的商店里买来许多红纸,要我写厚厚的一叠春联,然后一家一户地分好,当堂哥堂弟堂姐堂妹们来“辞年”的时候,父亲就笑眯眯地要她们带回去过年时张贴。其实,商店里卖的春联更加精致、更加漂亮、更上档次,可不知怎的,父亲就是喜欢“显摆”自己的儿子的作品。
说得多好啊,走进父亲,其实,也是幸福地走进自己!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胡旺洪
编辑:陶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