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菜地上的“作家”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文/图 杨柏松 编辑:陶湘 2016-06-13 11:09:13
—分享—

喻平正在试验园察看南瓜生长情况。

  他,发表作品六七十篇,被人称为“作家”;他,碾转长沙、上海等地,追寻着自己的新闻梦;他,现在耕耘田地,成了双凫铺镇麦田村的一位菜农。他,就是长沙市星子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喻平。

  “这个‘作家’可不是随便喊起来的,现在我还是长沙市作家协会的会员呢。”一见面,喻平爽朗的笑声就传了过来。

  喻平告诉记者,他出生在上世纪60年代,从小喜欢文学。1983年,他在《沩江文艺》发表了小说处女作,从此一发不可收,有空就写写画画,成了村民眼中的“作家”。“当时农村里识字的人好像都不多,能够把自己写的东西变成铅字,心里那个得意呀……”虽然时间过去几十年了,可是回忆起自己那段葱茏的岁月,喻平还是一脸的兴奋。由于会写,慢慢地,喻平小有了名气,眼界随之开阔起来。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来到长沙,当起了记者,先后在《科教新报》、《中国经济导报》等报刊从事新闻工作,之后,还前往《上海青年报》任职。1992年,首届宁乡文学协会(宁乡作家协会前身)成立,他被选入会,此外还担任过湖南省收藏协会理事,目前,他是长沙市作协会员。

  初夏时节,记者来到喻平所在的麦田村,也是他公司的所在地。郁郁葱葱的树木,青翠欲滴的菜地,禽鸟相鸣之声不绝于耳,在小山上俯瞰整个乡村,美丽的景色尽收眼底。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物质的要求远远超过了温饱。”喻平说,农业是阳光产业,瞄准这一点,他2012年从长沙回到老家,开始名贵树木果苗科学种植,育有近千棵树木,如丹桂、红叶石兰、香柚,加之原有的传统果树,李子、六月果、梨子,已形成较大规模的优势产业。2015年,他注册成立了宁乡县摇篮坡家庭农场,租转乡邻旱土和池塘,进行双赢互惠的战略合作模式,种植香柚300多株,探索日光与温差对原种的适应性,以期科学把握进行规模种植,依托周围分布的景点优势进行观光农业项目开发。今年,因生产项目扩展,企业进行转型升级,于是,注册资本50万元的星子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横空出世了。与此同时,喻平把发展原种蔬菜研发和种植作为公司优势项目。去年起,他就着手对原种黄瓜、南瓜、冬瓜、丝瓜、辣椒进行调研和走访,目前,已有近50人提供了种子,包括安化、黄材、东务山及附近等村民,在经过严格筛选确认后,喻平已获取了4位70岁以上老人的自育原种,他们分别是摇篮坡70岁的钟雪梅,凤山村70岁的朱冬华,东务山90岁的叶祖武,廖家滩80岁的邹必莲。

  “麦田村今年增添新景,台湾领导人马英九外组父母墓地修葺一新,离公司近在咫尺。借助全域景区化的东风,5年内,公司将实现年产500万元,规模150亩,造福乡邻,造福社会的目标。”种子的梦想是开花结果,雄鹰的梦想是展翅飞翔。从作家到记者,再到如今地地道道的“新农民”,喻平华丽转身,在人生的道路上再次跃飞创业,追逐属于自己的梦想。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文/图 杨柏松

编辑:陶湘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宁乡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