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提升审批效率 服务三大建设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胡海遐 编辑:陶湘 2016-05-10 10:40:03
—分享—

  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主要职责是负责城乡规划的制定、实施、修改和监督管理。其中,规划审批属于规划实施的范畴,主要包括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以及乡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核发。

  一、规划行政审批特点与改革情况

  我县规划审批主要有以下4个特点:一是规划审批审查量大。2013至2015年,全县平均每年受理规划报建230次;核发建设审查项目用地规划许可证76个,面积306.56万平方米;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88个,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35个,面积150.25万平方米。二是自由裁量权较大。规划审批是一项既承担技术审查又承担行政许可的审批制度,需兼顾合法性和合理性,因此具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三是审批周期长。规划行政许可是其它部门办理行政许可的依据,各相关单位和部门的要求需通过规划审批来落实,规划前置审批环节、条件较多,需征求多个部门意见,导致因体外循环造成的规划报建总周期较长。

  为了进一步提高行政审批效能,我办多次推行规划审批改革。2013年,将原用地、建筑、市政、景观等四个方面的审批合并为城区科一处审批,改“串联审批”为“并联审批”,原“一书两证”总时限由109个工作日缩短为70天。2013年,将“一书两证”审批时限缩短为40天。2012年实施行政许可与技术审查相对分离制度,规划实际审批时间从2010年的37个工作日提速至2012年的26个工作日,在全国区县比较中名列前茅。2014年,继续推进审批制度改革,明确将技术审查环节中部分技术审查内容剥离给具有资质的中介机构承担,审批时限压缩至22个工作日,实际办理周期为16.3个工作日。同时,通过探索“保姆式”服务、开展事前商谈、建立督导员制度等提高行政效能,规划服务水平和社会满意度明显提升。

  二、审批制度改革的问题与压力

  近年来,我办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中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与压力,主要表现在:一是公共信息平台建设任重道远。建设项目规划审批过程中涉及部门较多,需要建立公共信息平台加强信息的交往与共享。但目前规划、国土、住建等相关职能部门的依据、信息未实现共享,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体效率的提高。二是规划法治环境不够完善。审批依据不完善,尤其是乡镇作为乡镇规划编制主体。规划地方性法规《长沙市城乡规划条例》亟需修订;部分基层单位、服务对象规划意识仍然不强,违反规划的现象尚未杜绝;作为规划审批法定依据的控规尚未实现全覆盖。三是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滞后。建设单位诚信体系尚未建立,个别项目依然存在未批先建、边报边建等违法行为。亟需建立建设单位和建设项目诚信体系,维护公正、健康、诚信的建设市场环境。四是中介机构管理不够规范。因缺乏上位法依据问题,中介机构审查制度建设各规范化管理工作推进缓慢,同时缺少中介机构管理相关规定及其收费法定依据。

  三、提高审批效率的方向

  一是建立联审制度。项目审批效能的提高需要从全市各部门协调及配合的角度进行改革与优化,通过加强部门联审变“串联审批”为“并联审批”,优化审批流程。二是减少审批内容。进一步精减审批事项,减少审批环节和层级,实现行政审批提质提效。推行行政条件和依据、流程的标准化、法定化,规范规划自由裁量权。三是加大中介机构的介人。逐步将技术审查环节中部分技术审查内容剥离给具有资质的中介机构承担,压缩审批部门自由裁量空间,进一步促进规划审批的规范化。四是推进阳光规划。推行政务公开、实施阳光规划.提高规划透明度。严格做好批前公示和批后公布,广泛接受社会各界对规划的监督,兼顾合法性与合理性,确保公平、质量与效率。

  四、行政审批改革的意见与建议

  坚持多管齐下,进一步优化行政审批机制,提高审批效率。一是简化条件,推进行政审批全面提速。减少前置审批,精简和理顺审批事项的前置条件,对没有法律法规依据,地方政府和部门自行设立的前置条件,建议原则上予以取消。压缩体外循环,明确审批“体外循环”业务办理程序和时限要求并向服务对象公开。二是创新手段,健全项目审批联审机制。建议探索实施全县建设项目相关部门的流程再造,建立固定的并联审查机制和工作会商机制,减少部门流转时间,减少或合并部分审批环节,提高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三是加强监管,确保城乡规划严格实施。加强事中监管,狠抓“四级监管”制度的落实,加快规划监察执法移动端的研发和建设,完善卫星遥感手段查处违法建设制度,加强执法力量整合统筹,提高执法水平。加强事后监管,推进行业自律和诚信建设,建立以规范管理为手段、责任追究为目标的监督考核体系,考核结果作为市场准入和退出的重要依据。四是加强管理,引导中介机构健康发展。出台相关规范性文件,明确中介机构职责、管理制度和收费标准,规范中介执业行为。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胡海遐

编辑:陶湘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宁乡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