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有人说这首诗的作者是欧阳修,也有人说它是出自南宋著名女词人朱淑真的笔下。这位宋代才女,出生于江南官宦之家,才华横溢,是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她那火热的被压抑的感情,温婉的文字,如她文字所写的“寂寞梨花落”的结局,像一个皎洁又凄美的故事。
一树梨花一溪月,不知今夜属何人?如果说,我从李清照那里感受到了一个上流社会的女性应对一切坎坷的强大力量,在这里,除了哀婉,我又能感受到什么呢?了解了她的生平,读了她的文字,仿佛我也成为了又一个人间惆怅客,站在袅袅春风中,莫名的生发了“小立恨因谁”的屡屡情思。
朱淑真,号幽栖居士。从小聪慧过人,博通经史,能文善画,精晓音律,尤工诗词。后来由父母作主,有的说是嫁给了一个市井商人为妻,有的说是嫁给了一个文法小吏。“从宦东西不自由,亲帏千里泪长流”,从她的诗来看,她的丈夫也许是个仕途中人吧。我想,在门当户对的婚姻观念时代里,她的夫家应该不太可能是普通人家。也有的说她的丈夫曾应礼部试,后又官江南。不管朱淑真到底是嫁给了一个什么样的丈夫,但总之,朱淑真和他的感情应该是不太好。婚后不久,朱淑真便发出这样的抱怨:“鸥鹭鸳鸯作一池,须知羽翼不相依。东君不与花为主,何以休生连理枝?”。
朱淑真另有心上人,为了追求爱情,后来她离开夫家,回到了娘家。在那样的时代,她也算得上是一个爱情的勇士了。至于朱淑真是在和丈夫离异后才另觅情郎,还是在无爱的婚姻中出轨,已经无从知晓。但她最后和丈夫分居,回到娘家,纵使没有得到正式的休弃,不算“大归”,事实上也已经离异。后来据说她也没能和情人在一起,因与情人分手而“悒悒抱恨而终”,“其死也,不能葬骨于地下,如青冢之可吊。”据此,有人猜测她可能是投水自尽,死于湖中,尸骨都不能安葬。“情深不寿,慧极必伤,”无论最后的结果到底是怎样的,情路坎坷的朱淑真无疑是积郁而终。传朱淑真过世后,父母将其生前文稿付之一炬。现存《断肠集》、《断肠词》传世,为劫后余篇。
我喜欢李清照,实在是震撼于她在二婚时遇上那个有家暴又势力的糟糕男人时,李清照不惜去坐牢,果决地和他离了婚。“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的朱淑真也曾冲破抑郁的婚姻牢笼去追求爱情,可惜的是这份爱情不知是不是真如她所幻想的那样美好。如此烈性的女子,掉落在尘世婚姻情感的尘埃里,怎么不令人心痛!
“独行独坐。独倡独酬还独卧。”也许朱淑真仍旧是过着锦衣玉食的无忧日子,也许高门大户里并不是无人作伴的冷清,可是她却仍旧在慨叹在伤感她的孤独。富贵和热闹都没法填满她内心的空虚和寂寞,她那内心空缺的一角,让她想倾付一生去期盼,去守候,去追逐。细雨梨花,诗词文字,成了她寂寞人生无言的伴侣。“斜风细雨作春寒。对尊前,忆前欢,曾把梨花,寂寞泪阑干。芳草断烟南浦路,和别泪,看青山。”一个年轻美丽的少妇,闲坐小窗前,看春花秋月,想着和情人在一起的美好时光,从此靠着思念和期盼,打发着这生命余下的时光。所有的温度都只因为曾和他相拥相知,所有的存在都只因为梦里别后的重逢。在一个女性不能追求价值实现的时代,当没有什么能平衡她的内心的时候,她对于爱情的渴望,就好像小树渴望着甘霖。
自古才命两相妨。“却嗟流水琴中意,难向人前取次弹。”如果她不曾自叹高山流水,知音难觅,怎么会发出这样的幽怨呢?如果她不曾痴情于某位男子,对爱情生发出许多也许并不现实的幻想,又何必承受相思成灰的煎熬呢?不敢靠近现实的高傲的心,注定在现实里收获不到平凡的满足。一颗被艺术文学熏陶出来的餐风饮露的灵魂,如何在现实的人生里去收获诗茶唱和的爱情。像李清照和赵明诚那样的爱情毕竟很少,像苏轼那样既风流儒雅又情深意重的男人也很少。文人里太多“山抹微云”先生,追名逐利的下里巴人当然也没有一句诗一句词的你侬我侬的雅兴。
“娇痴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怀。最是分携时候,归来懒傍妆台。”这个情人是谁?让她如此放肆的袒露了一个女子的情怀。“下楼来,金钱卜落;问苍天,人在何方?恨王孙,一直去了。”“天易见,见伊难。”这个人,好像离她很远,两人相隔天涯,音讯少有,见面的机会也很少。于是这个深闺里的女人,只能倚楼望月,对花落泪。“人怜花似旧,花不知人瘦。独自倚阑干,夜深花正寒。”“相思欲寄无从寄,画个圈儿替;话在圈儿外,心在圈儿里。我密密加圈,你须密密知侬意:单圈儿是我,双圈儿是你;整圈儿是团圆,破圈儿是别离。还有那说不尽的相思, 把一路圈儿圈到底。”
这个人是谁?是当时某个有名的才子吗?他为什么不能和她在一起?以朱淑真的才情和眼光,这个男子,似乎理应也该在历史上留有一笔。那为什么一直以来,并没有人从其他同时代的男性名人中找到他和朱淑真的爱情的蛛丝马迹?为了爱情,朱淑真抛开世俗的眼光和责难,选择了离婚(或者是分居),在那个男人可以名正言顺的三妻四妾的时代,他为什么没有把朱淑真带到他的身边去?在他的生命里,朱淑真扮演着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和很多才女的爱情际遇相比,李清照是令人羡慕的!她不仅拥有一份彼此深爱的婚姻,而且赵明诚,是完全和她志同道合,是可以和她诗词唱和的那个人。那一句有名的“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背后,就有一个夫妻比诗词的动人故事。才女的风月爱情里,也许不乏把酒吟诗的美好,而现实婚姻里,却少有这样高雅动人的乐章。
到底是命运弄人,还是人自己在拨弄命运的琴弦,一意要弹出些不一样的音符?到底是平庸的幸福重要还是一颗心的渴求更重要?尼采说,要么平庸,要么孤独。沧海一粟的我们,既平庸,也孤独。
“却嗟流水琴中意,难向人前取次弹。”朱淑真拼尽一生,想要对一个懂她的人,弹一首高山流水的曲子,却又如何呢?昙花一现的绝美,细推起来,其实也未必真值得。
珍惜自己一生的情义和才华,给自己真正做一件美丽的嫁衣裳吧。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黄晓佳
编辑:陶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