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于细微之处成就事业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文/图 李家军 编辑:陶湘 2016-04-12 10:31:43
—分享—
桑铼特即将出厂的农用机械产品
董事长周志(左一)向前来桑铼特调研指导工作的县农机局负责人介绍公司生产情况
 
  “小事成就大事,细节成就完美,于细微之处成就事业!”采访长沙桑铼特农业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志,问及他成功的秘诀,他特别强调“细节”:“认真做好每个细节,成功就会不期而至,这就是细节的魅力。”

  桑铼特即曙光的译音。长沙桑铼特农业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的发展是我县农机产业发展的一个典范

  2015年11月15日,在刚落成的具有现代化生产设备、功能完善、工艺流程先进的桑铼特厂房里,长沙桑铼特农业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XJ履带式拖拉机和履带自走式旋耕机两个系列的新产品正式下线,这标志着长沙桑铼特公司的发展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桑铼特’其实就是‘曙光’的译音。我与县办集体企业‘曙光’最有缘分,感情也最深!”周志告诉记者。

  1993年,风华正茂的周志被招工进入宁乡曙光机械厂,主要搞农用拖拉机的销售,工作期间曾脱产到湖南农业大学对口进修学习农机专业。谁知好景不长,1998年即下岗,被端掉“铁饭碗”。随后,他四处求职,曾到全国知名度颇高的民营企业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也做了1年多的销售工作。

  “我在外面总是忘不了宁乡,总是想起‘曙光’!”周志介绍:“2005年我回到宁乡,和4位志同道合的曙光下岗职工筹划,下决心合伙创办一家农机厂。”

  “办企业要有传承性,所以我们做的是曙光原来的‘老本行’,就生产农用拖拉机。”周志谈到,他们先是在县城二岭坡租借厂房。作为董事长兼销售业务主管的周志,当时与3名业务员经常骑着摩托车跑业务。追随他们而来的曙光下岗职工多达30人。但因利润微薄,到2007年厂子经营最艰难时,合伙人一次全部退出。周志独自坚持下来,他短短的几个月内却瘦了10多公斤。

  “桑铼特算是改制转型的企业,是宁乡曙光的重生!”周志谈起艰难创业史,非常激动。尽管困难重重,经受各种挫折和考验,10年来,在他的率领下,桑铼特认真做好每个细节工作,总是不断壮大,已成为我县农机产业发展的一个典范。桑铼特从最初租房创业,到落户金洲新区,再到宁乡经开区建设新基地,现已拥有两个生产厂,正致力于发展现代农村运输、工程、田间、畜牧饲养作业机械,主要生产经营盘式拖拉机、履带式拖拉机、履带自走式旋耕机、石灰(肥料)播撒机、垃圾集运机、农用渣液吸运机等配套工程机械。

  周志透露:“去年对我们桑铼特全体员工来说,仍是比较艰难和辛苦的一年。头4个月因为一直以为有补贴,所以生产都比较好,加班时间较多。从5月开始,省里正式明确盘拖取消补贴,销售量开始下降。全年盘拖产量比2014年下降800多台。但有一个数据值得骄傲,一是2015年盘拖整个销售额下降不大,二是在市场的占有率上大力提升,占到省内2015年盘拖产量的三分之一强,比省内同行业‘大哥大’衡阳拖拉机厂还多1100多台,桑铼特终于跃升为湖南省最大的农机领头羊。”

  细心的周志算了几笔账后说:“我们在本省南县、华容、安乡、沅江、汉寿等区域市场占有率大幅提升,而桃源、汩罗、长沙等区域市场占有率也在稳步增长,而外省湖北监利销售同比翻番,去年销了116台,成为最大亮点。整体来说,绝对量下降了,相对量提高了,‘桑铼特’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更明显了。”

  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追求持续不断地改进,以确保满足顾客的要求,并争取超越顾客的期望

  “科技创新蓄实力,系统管理提品质,关注顾客造品牌,持续改进创业绩。”周志总结自己的办厂经验时如此说来。桑铼特在国家农业政策和农机政策的指导下,企业科研机构不断创新,与湖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中南林业大学等建起产学研合作机构,建立了企业技术中心,至今转化知识产权30余项。

  “目前我国农机化水平还不高。”周志告诉记者:“因人口老化、土地流转、集约经营,大户机械化种田逐渐形成,未来10年将是全国农机蓬勃发展的10年。”据悉,桑铼特新基地位于宁乡经开区,占地100余亩,现有员工107人,这里有一支良好技术素质的工程技术团队和管理团队,企业根据GB/T19001-2008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

  周志还告诉记者:“目前桑铼特质量管理体系正追求持续不断地改进,以确保满足顾客的要求,并争取超越顾客的期望。”桑铼特生产车间采用适度智能化,以部分机械化取代人工。新购置的一台切割机价值178万元,另有3台共200多万元的焊接机器人。公司继续改进生产原曙光机械厂于1988年研制的盘式拖拉机,同时研究生产侧翻、吊具机型的特种盘式拖拉机,以适用于山区、丘陵地区农村运输作业,如预制板、芦苇、树木等较长农用物资的短途搬运需求。而履带自走式旋耕机作为新开发的产品,机具体积小、重量轻、操作灵活,可满足丘陵山区水田旱土耕作,产品已小批量投入市场。石灰(肥料)播撒机则以高播撒效率、精量播撒、低劳动强度、少治理成本受到市场青睐。

  桑铼特在创新上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认真了解客户需求,以客户需求为技术改进的方向。“总之把握一个原则:好用,不出问题,然后提效率!”周志充满信心地说。目前,桑铼特获得“湖南省名牌产品”称号、“湖南省质量信用AAA等级”证书,“长沙市技术中心”顺利通过鉴定,创新造血功能更加完善,正坚定地走科技创新兴业的道路。

  “认真做好每个细节,成功就会不期而至。”周志透露,桑铼特在盘式拖拉机方面,正将整体式机头、垃圾抓运机、两个吊车作为改进方向,而在履带式拖拉机方面,已开发“整体式802”,作为新的突破口。其履带式拖拉机和自走式旋耕机春节后已达到每个产品每天3至4台的产量。

  “今年履带式拖拉机、自走式旋耕机争取产销1200至1500台,实现销售额6000至8000万元;盘式拖拉机要销售4000至4500台,最低销售1.2亿元。桑铼特全年产值要达1.8亿元以上!”周志掷地有声。

  “制度第一,总经理第二”。注重细节,在制度执行上决不搞“下不为例”,必须坚持严格遵守

  “小事成就大事,细微之处成就事业,这不是一句空话。在桑铼特,‘制度第一,总经理第二’,因为我们的企业制度定下来了,就坚持严格遵守,严格落实执行。我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有制度不执行,比没有制度更可怕。’因为‘有制度不执行’损伤的是企业的灵魂‘公信力’。”周志严肃地说。他注重细节,经常对下属管生产和人力资源的负责人说,不准跨月发工薪,必须坚持到底,不准破例,因为破例一次就会有二次、三次。所以,在制度执行上,决不能搞“下不为例”。他办企业10年来,从不拖欠职工工资,哪怕是企业最困难的时候,也决不跨月发工薪。

  最近厂里一个25岁的员工因加工部件被碰伤了眼,周志告诉他“钱不是问题”,公司会负责,一定要到省城医院请最好的专家治疗。

  正因为周志特别重感情,且胆大心细,员工对他很信任。这既给他动力,又给他压力。几乎每周一,他都主持开早会,将安全放在第一位。他告诉记者,如今全公司150多名员工,如若发现有本公司员工在街上骑摩托车忽视安全不带头盔的,他都要对其罚款50元以示警。

  周志透露,去年桑铼特销售量虽有一定的下降,但完成了一件至关重要的事,那就是新厂搬迁,而且是边生产边搬迁。今年2月4日,公司隆重表彰“十年工龄忠诚员工”,竟然有17个人获奖,而工龄八九年的还有20多个。

  “正是你们这些忠诚员工的坚持,才打造了桑铼特的坚强脊梁,才有桑铼特今天的进步与发展。谢谢你们陪我走过艰难、走过坎坷,走向辉煌、走向幸福!”在颁奖典礼上,周志激动地致辞。

  周志坚持“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机制,不断吸纳人才、培养人才。他要求公司工作有强烈的计划性,月工作计划、周工作计划一定要清楚有序。公司争创湖南省工程中心,鼓励技术人员多报专利,公司认真执行每个发明专利奖励1万元的制度,而对实用新型专利则每个奖励2000元,严格兑现。

  周志为桑铼特制定了新目标:在今年12月1日前搞好第二期项目建设,建设用地41.7亩,建好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的生产厂房和仓库。今后五年的工作蓝图是,高举创新的旗帜,以客户为中心,坚持“专、精、新”,牢牢把握国家现有政策红利和市场红利,争取到2020年,年销售收入达到6至8亿元,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夯实,企业运作规范化,争取与资本市场完美对接。

  周志从未有过办家族企业的打算,他的公司高管和中层骨干均无自己的亲属。他说:“创新不仅仅是技术创新,还包括管理创新、体制创新。我希望员工在专利、项目、奖励上多拿,表了态的绝对兑现。在管理和体制上,要学习外智,打造更合理的模式,如薪酬模式、股权模式。要探索股权激励机制,用有吸引力的薪酬和激励机制,吸纳和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特别是内部要加强多面手的培养。我打算今年下半年拿出公司10%的股份做股权激励。”

  周志快人快语:“‘诚信、质量、创新、勤奋’八个字,要求职工做到,我首先从自己做起。做企业永远只有两条路,要么前进,要么死亡。桑铼特要进攻性地前进,绝不能原地踏步踏。‘做好自己,激情澎湃,豪情满怀,踏石有痕,砥砺前进’,就是我和桑铼特这个团队的最终追求。”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文/图 李家军

编辑:陶湘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宁乡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