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清明时,清明扫墓,祭祀祖先,聊表思念,这是人们表达中国式亲情的优良传统。面对文明新风的盛行,清明节,我们该如何文明祭祀?
我们应摒弃焚烧纸钱、摆放祭品、燃放鞭炮等不文明陋俗,选择家庭追思会、踏青遥祭等方式祭祀。比如,用播放音乐代替放鞭炮,既节约开支又减少污染;为逝者献上一束鲜花,表达缅怀之情;为逝者种上一棵绿树,不仅寄托了哀思,还为世界增添了一抹绿色;轻轻点鼠标,也可以为逝者献上蜡烛、香炉、纸钱等虚拟物品。此外,诵篇祭文和放飞祈福气球、白鸽、风筝等,或将思念之情写在小卡片上,都是不错的选择。总之,文明祭祀,方式很多。
在墓前,多一些安安静静的追忆和思念,多一些对孝道的反思,多一些凝重的仪式感,都能给文明祭祀增添文化内涵。让我们时时在“后清明节”时追忆先人们的美德,感恩和怀念何必只在清明节,我们自己对于先祖美德的延承行动才是献给清明节的最温情的祭祀品。
让清明节变成真正的“清明”,变成符合现代文明气息的传统节日。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刘淑兰
编辑:陶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