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悉心照顾瘫妻16年 他用不离不弃写就大爱之歌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文/图 刘畅 龚再蓉 编辑:陶湘 2016-03-18 11:20:10
—分享—

16年来,细心为妻子梳头是刘新民每天必做的事。

  宁乡网—今日宁乡讯 一口一口喂饭,每天帮她洗澡擦身,“伺候”大小便……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这个60岁的男人,用责任与大爱铸就了平凡人的不平凡故事,用坚持和执着,抒写了人间最美的真情。他就是历经铺街道金南社区居民刘新民。

  病魔突至 温馨家庭受重创

  刘新民,1956年出生,14岁时父亲过世,跟随母亲一起生活,家庭经济条件困难。1983年,经人介绍,在亲朋好友的祝福中,他和周雪枚喜结连理。婚后,二人生活美满,本本分分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儿女的相继出生,更为这个温馨家庭增添了不少幸福。

  经过几年努力打拼,一家的生活终于有所好转。但天有不测风云,1988年一场大火将刘新民家烧得面目全非,所剩无几。一家四口被迫搬进废弃的猪场内。在这个一下雨就到处漏雨,天晴后久久不干的房间内,他们一住就是三年。面对困境,夫妇俩决心干出一番新天地。1992年,经朋友介绍,他们接手了一家饭店,饭店共有四空三层,第一层开餐馆,二三层做宾馆。饭店24小时营业,事情全靠夫妻俩做,没有另请员工。生意火爆时,为了让妻子一天能多休息几个小时,刘新民每日只睡一两个钟头。由于夫妻俩都很勤快、讲诚信、待人热情、注重服务质量,饭店生意日渐火爆,一家的生活条件也逐渐好转。

  2000年,灾难再次突然而至。这年4月16日一早,周雪枚起床后,突然出现头晕、流口水现象,手脚也不能动弹。送到医院进行抢救后,被确诊为高血压中风,同时患有心脏病、脑梗死,导致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之后的一段时间内,医生多次下发病危通知书。突如其来的噩耗,犹如晴天霹雳,那一刻,刘新民,懵了。

  那一年,刘新民44岁,儿子16岁,女儿14岁。他把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都变卖了,带着妻子四处求医,花光了所有的钱,可惜疗效并不理想。看着躺在床上时而泪眼婆娑、时而放声大笑的妻子,想着年纪尚轻的子女,这名汉子咬着牙告诉自己:“一定要挺住,一定要把妻子照顾好,一定不能让孩子没有妈。”这个信念,支撑着他担起了许多人不敢想像的生活重担。

  细心照顾 患难与共真爱在

  妻子瘫痪后,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的重担全部压在刘新民一个人身上,从此,当别人早已进入梦乡的时候,刘新民还在忙活着收拾家务;当别人睡眼朦胧时醒来,刘新民早已准备好了饭菜给妻子。儿女在慢慢长大,相继成家立业。为了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干好自己的事业,照顾好自己的小家庭,刘新民将照顾妻子、打理家里家外的担子全揽在自己的肩上。

  在如何照顾好妻子,刘新民是想尽了办法。天气好的时候,他每天都会推着妻子到外面走走,运动运动。他自己的体重只有50多公斤,却坚持背着近80公斤重的妻子上下楼梯。妻子爱美爱干净,他每天都要动手帮其梳头发、织辫子、洗脚、擦洗身子。妻子身体不能动弹,消化不好,不能咀嚼,不能吞咽,不能喝水,一日三餐只能靠喝粥维持生命。刘新民怕妻子整日喝粥没有营养,也会喝厌烦,就把各种食物用豆浆机打成汁,然后吸进针管,通过针孔将食物注进妻子的口中。夏天天气比较热,他每天要为妻子擦洗三四遍,为了防止起褥疮,每隔几个小时都会为妻子翻身、擦洗。冬天天气比较寒冷,有时候来不及烧热水,他就用冰冷的凉水为妻子清洗换下来的衣服,经常冻得手指都伸不开。平时,只要听到哪里能让妻子病情好转的偏方,不管多远,他都会找回来试一试。为了照顾好妻子,他16年来从没睡过一个安稳觉。长期的瘫痪会造成肌肉僵硬和萎缩,他就自己买书学习按摩。虽然周雪枚至今不能说话,但刘新民一有空就陪着妻子聊天,帮她按摩,还让孩子们唱歌给她听。

  “熬不住的时候,我也会哭,背着妻子儿女哭。哭完了就会想,哭又能怎么样呢?日子还是要过,照顾好家人是一个男人的根本责任。只有擦干眼泪,换上笑容,继续生活。”回想起最困难时的情景,刘新民的脸上多了几分凝重。付出总有回报。在他的精心照料下,妻子的病情慢慢有了好转,甚至能扶着东西走一段路了。

  只有她在 这个家才算完整

  周喜枚患病以来,行动不便,靠丈夫和轮椅行动。去年5月,她的病情再一次加重。送到医院抢救后,医生告诉刘新民,这次情况很糟糕,其他类似病人即使是能挺住也绝大部分会成植物人,建议回家进行治疗。对此,刘新民并不同意,仍然坚持安排妻子住院接受治疗。

  住院治疗21天后,妻子的病情终于稳定下来,其情况远远好于医生的预期。出院回到家后,刘新民还邀请社区诊所医生隔三差五到家里为妻子进行医治。平时,他自己动手为妻子注射胰岛素,坚持每天三个小时的理疗,并时不时帮其测量脉搏感受其身体状况。他笑着告诉记者:“俗话讲得好,久病成良医。对于高血压、糖尿病的治疗,我也可以称得上半个医生了”。

  由于病情加重,周喜枚的大小便全都在床上解决。每天,刘新民都会为妻子端屎端尿。有的时候,妻子把大小便直接拉在裤子里,刘新民总是立即帮她清理好,换上干净的衣服。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的精心照料下,周雪枚的精神状态日渐好转,虽然生活还不能完全自理,但血糖、血压等各方面都恢复正常了,处于恢复期。去采访那天,记者见到了坐在沙发上的周雪枚,不能说话,但是脸上总是挂满灿烂的笑容,时不时深情地望着丈夫笑。

  连续16年,刘新民悉心照顾无法自理的妻子,再苦再累从未放弃,无怨无悔。在刘新民心中,妻子的生命已经和他的生命紧紧绑在一起。当别人问起他为什么坚持照顾自己的妻子,他平淡地回答:“只要我还有一口气,我就要尽心尽力照顾她。只有她在,这个家才算完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一古往今来被众人追求的爱情理想,就这样在一位60岁的男人身上完美地呈现出来,他用每天无微不至地照顾,朴实无华地诠释着“丈夫”两个字的深刻内涵。不论疾病还是苦难,不离不弃,一直相伴相守,没有风花雪月,却是人世间至深之爱。

  十六年如一日不离不弃爱的坚守,让刘新民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辛劳,额角的皱纹、粗糙的手掌写满了人生的沧桑。他的事迹,感动着身边的每一位居民。“都说‘少来夫妻老来伴’,道理虽简单,但真正能像刘新民那样的人不多啊。妻子瘫痪十六年,他不离不弃,全心全意地照顾,真是难得的好丈夫啊!”提起刘新民,邻里都这样夸赞。

  “有人说我倒霉,其实我不觉得苦,更不觉得倒霉,能做夫妻是修来的缘分,夫妻本来就应该互相照顾。我现在身体还好,我还能照顾她,我就很满足了,”没惊天动地的誓言,只有以沫相濡的每一天,这是刘新民对妻子的承诺和守候。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文/图 刘畅 龚再蓉

编辑:陶湘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宁乡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