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道德是一种行为,这种行为是靠我们自觉养成的,遵守规章制度是养成这种行为不可缺少的部分。纪律是一种规则,我们要共同去遵守这个规则。守纪律是底线,明是非是标准,讲道德是高线。这是县委书记谭小平在“讲道德、明是非、守纪律”电视电话专题会议上的一番讲话。
去年12月4日,第二个国家宪法日。当天,我县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决定从当天起至2016年4月5日,在全县广大干部群众中开展“讲道德、明是非、守纪律”集中教育活动。同日,我县还召开电视电话专题会议,县委书记谭小平在会上深刻阐述“讲道德、明是非、守纪律”的丰富内涵,明确了活动开展的具体要求,让活动精神传遍2906平方公里楚沩大地。
“讲道德、明是非、守纪律”集中教育活动开展3个月以来,一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筑牢道德高线、是非防线和法律底线的集中教育活动在楚沩大地上热烈开展。全县各级各部门,各乡镇(街道)、村(社区)、组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开展各项活动,补精神之“钙”,唱正气之歌,树文明之风,实现了道德风尚、文明精神、法治意识的大提升,为三大建设营造了新氛围,打造了新气象,真正让干部群众做到了讲道德、明是非、守纪律。
县委书记谭小平强调:讲道德,就是要继承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同遵守公认的道德准则。要把社会道德诚信、良好家风及精神支柱树起来。明是非,就是要分清黑白善恶、真假对错和雅俗美丑,自觉站在正确的立场上,同社会丑恶现象作坚决的斗争。干部要把该管的事管起来。群众的不合理负担要减下来。友善的人际关系要建起来。守纪律,就是要牢固树立规则和规矩意识,严格遵守各项法律和规章制度,做一个奉公守纪的党员干部和遵纪守法的合格公民。党员干部要有最严的纪律约束。所有公民要坚守基本的法律底线。强力机关要对违纪犯罪人员绳之以法。
学习氛围浓厚,补充了一次精神之“钙”。去年12月4日,谭小平发表“讲道德、明是非、守纪律”电视讲话,全县各乡镇(街道)和县直单位纷纷组织学习收看,并就主题活动展开了大讨论,引发了144万宁乡人民群众的强烈共鸣。干部群众撰写了一大批精品评论、学习心得,《今日宁乡》、宁乡电视台、宁乡文明网予以刊发。村组(社区)党员会、主题沙龙、主题读书会活动等,也深入开展。春节前夕,县文明办编发《讲道德、明是非、守纪律集中教育活动简明读本》,图文并茂、通俗易懂,掀起了学习热潮。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筑牢了思想之基,补足了精神之钙,浓厚了学习氛围。
活动多面推进,唱响了一支正气之歌。县政协在全县组织开展首届“宁乡县社会贤达”和“宁乡县十佳社会贤达”评选表彰活动,传播贤达好声音,扩大贤达影响力。县委政法委实施“红袖章”工程,群防群治保民安。县城管局成立了“百姓城管”协会,29个乡镇(街道)将“百姓城管”活动向纵深推进,百姓争做志愿者。县教育局开展“敬长辈、爱劳动、重节俭”活动,催开学生美德之花。县总工会开展“寻找老师傅”活动,彰显老师傅社会价值。团县委组织“好青年好少年”评选,弘扬向善向上美德。历经铺街道评选“东城之星”,流沙河镇评“十佳孝子”,提升道德温度。县法院的“法官故事”,县检察院的“检察家风”,县审计局、县安监局、县烟草局的主题征文、演讲、辩论,集聚文明力量。县信访局引导群众依法解决诉求,县民政局“送温暖、献爱心”,安全生产“黑名单”、乡风“红黑榜”的推进,传递正能量。通过“法律明白人”、十大功勋企业家、第四届道德模范等评选,一批又一批的先进典型成为集中教育活动的引领示范。通过开展邻里美食比赛、好媳妇评选等“邻居节”活动,邻里交流越来越顺畅了。随着捐资助学、扶贫济困等公益活动踊跃开展,社会热心人越来越多了。
载体形式多样,倡树了一股文明之风。县委老干局组织“五老送德”赠春联和“屋场讲德”活动,社会各界齐联动。县妇联开展“寻找最美家庭,共建文明乡风”活动,家庭美德共传承。县市监局开展诚信经营示范店、示范街创建,文明影响在迸发。公安机关开展“平安宁乡百日行”,六大举措促平安。县文明办“崇德向善迎新春,红红火火过大年”志愿服务活动,全省聚焦。沩管会的“4431”计划,金洲镇的“办三堂、明三非、守三规”,花明楼镇的“扬少奇精神、树花明新风”,坝塘镇的“墙头文化”与“洋西经验”,夏铎铺镇的主题年画,黄材镇的道德手册等,既切合实际又富有新意,演绎了社会核心价值观在宁乡的生动实践。
文明之花竞相绽放,处处弥漫着文明馨香。随着“讲道德、明是非、守纪律”集中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一幅富裕、秀美、文明、和谐的画卷,正在楚沩大地舒展开来,宁乡人民在这块充满激情和梦想的热土上,将大力弘扬文明新风,谱写一曲曲新的精神文明之歌。
【讲道德明是非守纪律的基本内涵】
●讲道德,就是要继承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同遵守公认的道德准则。
●明是非,就是要分清黑白善恶、真假对错和雅俗美丑,自觉站在正确的立场上,同社会丑恶现象作坚决的斗争。
●守纪律,就是要牢固树立规则和规矩意识,严格遵守各项法律和规章制度,做一个奉公守纪的党员干部和遵纪守法的合格公民。
① 社会贤达受表彰。
② 集中学习受洗礼。
③ 孝德教育进校园。
④“五老”春联颂新风。
⑤ 移风易俗沙龙到村组。
⑥ 温暖送到敬老院。
宁乡首届十佳社会贤达风采
高书仕:沩水源头一“愚公”
高书仕,男,1949年1月出生,沩山乡沩源村人。他是一名残疾人,坚持勤俭持家严谨治家,一个十口人的大家庭日子过得和和美美,被当地干群视为家庭建设的典范。他是一名有着45年党龄的老党员,长期致力于改变家乡落后面貌,曾带领深山沟中43户村民克服重重困难修好4公里水泥公路,其中入户37户。他是一名新时代的“愚公”,长期注重沩水源的保护开发,带领村民植树6000多株,如今许多已成参天大树;年过花甲主动请缨当组长,通过近3年的努力,带头义务投工300多个、捐资2万余元,组织村民在沩水源头建好兼具防火道功能的盘山旅游公路10公里,使之纳入沩山旅游的重点开发范畴。
金枚清:奉献余热显赤诚
金枚清,男,1946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煤炭坝煤矿退休职工,现任沙子坡片区离退休党支部书记。2012年煤城社区成立之初,他积极支持社区的工作,主动上门了解每一位住户的情况,及时帮助解决社区群众的实际困难。退休后,他热衷于服务社会,积极参加社区组织的义务劳动,组织100多人的志愿者队伍开展清洁家园活动,亲自带头清理卫生死角,辖区卫生面貌得到很大改观。他心系群众,帮助调解纠纷,解决实际困难,默默奉献自己的光和热,在社区群众中树立了良好的口碑,深受广大群众的敬重。
龙国安:青山绿水守护人
龙国安,男,1952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宁乡县商务局退休干部。近年来,他拒绝了无数“糖衣炮弹”,也经受了无数的威胁恐吓,几十次环境问题经他出面得到圆满解决。他两次参加环保世纪行沩江踏勘和回访,徒步120多公里,撰写了大量的新闻稿件和调查报告。他领导环保志愿者协会组织了环保知识抢答赛、宣传演出、知识大讲堂20多次,出刊《宁乡环保》内参16期。连续两年被县优化办聘为政风行风监督员,并获评长沙好人·我身边的雷锋、长沙市环保好市民、湖南省老干局优秀网络宣传员。
李慈君:望北峰麓树标杆
李慈君,男,1953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横市镇横市社区人。在横市镇企业办工作时,大力整合烟花鞭炮产业,全镇800多家个体户经过规划整合成鞭炮厂15家。从横市镇政府退休后,退岗不褪色,他修桥补路,关爱贫困学生,走访慰问五保老人,做了大量的慈善工作。他热爱公益,作为镇禁毒协会会长,积极呼吁青少年远离毒品,并对吸毒人员进行劝导。他维护公平正义,修村级主干道涉及4个组18户,多数群众因涉及利益思想不通,修路阻力重重,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主动上门挨家挨户做工作,在他的努力下,最后18户村民全部同意修路。他是一个创业的模范,一位慈祥的老人,一座道德的高峰,在群众中有很好的口碑,是望北峰当地的道德标杆。
潘继斌:人生担当写大爱
潘继斌,男,汉族,1966年7月出生,宁乡县资福镇人,湖南华程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潘继斌用责任和大爱打造企业,精心打造华程建筑有限公司,建筑质量有口皆碑;他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的号召,捐助资金20多万元援建了10户危房户,逢洪水泛滥季节,他带领员工投身抗洪抢险,彰显了一名企业家的社会价值;他致力于扶贫助学,对口扶持了10名贫困大学生,将关爱洒向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为和谐社会构建作出了积极贡献。
阙惠村:扶王山下“不老松”
阙惠村,男,1939年7月出生,龙田镇隔山冲村人。多献余热,是他在退休第一天给今后生活的基本定位。退休18年,他坚持做党委政府的好帮手、服务山区的领头雁和热心公益的慈善家,他7次获评全市先进个人,25次被评为全县先进个人,4次出席全县“七一”表彰大会。他积极投身“五老四教”活动,克服重重困难到当地学校、单位、村(社区)授课131堂,其中自掏腰包租摩托车的费用就有近3000元。他牵头成立镇关心下一代协会、镇老龄协会、镇老科协和镇网络教育协会,会员总数达1600多人,把服务做到大山深处的千家万户。他发起了一场长达十几年的助学行动,已使80多名贫困学子从中受益。
易伯衡:诲人不倦扬正气
易伯衡,男,1936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玉潭街道学庵社区人。自1996年退休后,他19年如一日,长期担任玉潭街道老龄协会、禁毒协会会长,新城社区老年学校校长。自“五老四教”活动开展以来,每年到机关、学校、社区、企业宣讲不少于70堂,座谈会不少于20次。他时刻关注青少年成长。先后撰写《加强离退休党支部建设的思考与建议》等调查报告10多篇,并在省市县获奖。2014年,他被选为玉潭街道社会禁毒协会第一任会长,主动组织宣传员下基层、到学校、进社区,宣讲禁毒知识40多堂,听众达8000余人,家访130多户,玉潭社会禁毒工作经验在市、县推介。
袁雪松:雪松品格成典范
袁雪松,男,1949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他退休前是宁乡县司法局巷子口镇司法所司法员。30多年来,他调解处理重大疑难纠纷140余起,使濒临破碎的120多户家庭重归旧好,使80多位老人的赡养问题得到了圆满解决;制止群体性械斗60多起,预防可能发生的自杀事件20多起,避免了一幕幕悲剧的发生;代理经济、民事、行政诉讼320余件,使群众和法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了有力保障。他经手办理的2000多件案件,没有一件“冤假错”。他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不经营领导,不经营关系,只经营事业,深得群众信任。他先后被评为“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湖南省优秀司法员”、“湖南省人民满意公仆”,2005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张秀英:三千村民“老管家”
张秀英,女,1937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老粮仓镇楚江村人。她曾担任村妇女主任,勤勤恳恳,尽职尽责,多次获得省、市、县表彰,是基层干部的典范。1993年,她从村干部岗位退下来,尽管年纪比较大,但她人老心不老,退岗不褪色,多年来始终保持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本色,不怕苦、不怕累、不怕闲言闲语、不怕误解抱怨,在调和邻里关系、关爱弱势群体、助力公益事业、支持上级政策上挺身而出,任劳任怨,执着为党站好最后一班岗。迟暮之年,桑榆不老!她把爱心献给了群众,把丹心留给了党,被楚江村近三千村民称为“老管家”。
周光如:引领和谐新风尚
周光如,男,1961年4月生,中共党员,菁华铺乡泗海村人,长沙清华涂料有限公司董事长。他坚信“家和万事兴”,传承着祖辈们美好的生活愿景,十三口人同住一个屋,同吃一锅饭,做到了四代同堂,兄友弟恭,妯亲娌爱。数十年来风雨同舟,全家收入一条线,支出做到“按需分配,不分彼此”,成为了当地口口相传的一段佳话。他常怀感恩,从白手起家到事业有成,不忘回馈社会、造福民生,成为当地的基础建设、慈善公益捐资出力的“及时雨”。他科学履职,参政议政不遗余力,成为服务民生、助推县域发展的“聚能环”。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贺美容
编辑:陶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