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看学生微信,有两件事特别值得点赞,一件是宁乡县花明楼镇石立村罗氏家族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家族“敬老尊贤”新春团拜会,四世同堂的大家庭其乐融融,很是温馨。另一件是成功塘中学97届的一些同学假期回老家,大家齐心协力在成功塘中学为家乡的孩子免费办起艺术培训班,还给孩子们颁发了很多文具奖品。这两件事体现了中华民族敬老爱幼的优良传统,值得我们学习。
假期是志愿服务的好时机,2月17日《中国青年报》一篇《春节将社工经验带回乡》的报道讲述了85后的张铁玉今年春节回乡开展志愿服务的故事,“春节没有什么特别活动,计划去趟老家敬老院看看,和老人家聊聊天,带去新春的祝福。”张铁玉说,他正争取早日将社会工作和公益事业带回家乡。
每年总有一些人将春节聚会当成赌博会,今年网上还有人感叹农村“好山好水好无聊”。说到底,无聊不无聊,取决于你自己,像上面讲到的三个事例中的在假期中积极敬老爱幼,践行志愿服务的这些人,他们不但不无聊,反而很充实,很幸福。
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在乡村,资源禀赋各异的大小村落,为文化的生长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广袤的农村之中,也蕴藏着无数的民间高手和能人巧匠。只要发挥其积极性和主动性,那济济一堂的热闹与温情,就不愁找不到呈现的舞台。各种散落、漂浮的心绪,亦能借此良机汇集成一种催化剂,驱动乡村优秀文化精神的再现与重塑。
现在,人们的物质生活在奔小康,精神生活更当努力向小康看齐。我们为春节期间这些开展敬老爱幼、志愿服务的人们点赞,“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样的愿景,不仅仅是好山好水,乡愁之中更应有文化之繁盛、心灵之润泽。
(作者单位:宁乡四中)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胡健
编辑:陶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