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不自律 无自由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吴亚军 编辑:陶湘 2016-01-06 10:18:28
—分享—

  “一些领导干部之所以蜕化变质,一步步陷入违法乱纪的泥坑,往往不是倒在8小时的工作中,而是倒在8小时以外的生活中”。这是12月4日谭小平书记在电视讲话《讲道德、明是非、守纪律》中引用省委书记徐守盛同志的讲话。这句话就说明了守纪律特别是严以自律对做一个奉公守纪的党员干部的重要性。

  也许,有的党员干部在今天正风反腐的形势下会认为“官不聊生”,会感叹不舒服、不自由了,甚至把纪律看作是一种对自由的约束和限制。殊不知,不自律,无自由,任意妄为,必定遭殃。有这样一则寓言:玻璃抱怨窗框的束缚,总想着要挣脱它。有一天,它终于如愿了,但没有想到,玻璃刚离开窗框,就“哗啦”一声摔成了碎片。人们之所以会把纪律看做是对自由的约束,是因为在很多人的潜意识和直观感受中,自由被视为不受限制、没有约束,或者少受限制、鲜有约束。问题是,无所限制的自由必然是扭曲的,也是不真实的,只能存留于想象之中。诚如马克思所言,“法典是人民自由的圣经”。因此,纪律不是对自由的束缚,而是自由的尺度。没有纪律的自由不是自由,而是放纵。如果有的党员干部将纪律就看做一种束缚,总想着过一种没有约束的生活,拥有没有约束的权力,任性妄为、无所顾忌、不知敬畏,就终将付出惨重代价。所以,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做到严以自律。

  严以自律,必须切实筑牢思想防线。思想的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思想的变质是最根本的变质。违法乱纪的人,莫不从思想蜕变开始。思想变质的“潘多拉盒子”一旦打开,魔鬼就无法收回,噩运就此降临。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把改造思想作为终身课题,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一日三省吾身”,防止萌发错误的意识、不正当的欲望和不健康的心理,坚持良好的品行操守,自觉遵守党纪国法,在大是大非和各种诱惑面前站稳脚跟。

  严以自律,必须自觉守住为官底线。为官者“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德不配位,必有祸患”。为官从政一定要有底线思维。这个底线思维就是最基本的原则、最起码的规矩,就是不能突破的最后防线和屏障。用权为公还是以权谋私,是一条“分水岭”。守住底线,关键一条就是用好权,强化权力就是责任、权力就是服务、权力就是奉献的观念,公正用权、廉洁用权、为民用权,自觉把“权力关进笼子”,主动接受组织和群众监督,不以“他人不知”放纵自己,不以“小节无碍”原谅自己,始终相信头上有青天,群众心里有杆秤。

  严以自律,必须始终远离法纪红线。法纪红线既是高压线,更是保护线,不仅能约束人,而且能保护人。老老实实、规规矩矩按政策法规办事,就不会出问题、也出不了大问题。有的人犯了错误甚至沦为罪犯,最根本的就是忽视法纪“红线”不可碰触的教训。市场经济条件下,党员领导干部受拉拢腐蚀、变相利用的风险增大,要牢记诱惑就在眼前、教训就在身边、陷阱就在脚下、失足就在瞬间,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始终做到警钟常鸣,不越权、不逾矩、不违规,慎微、慎独、慎初,永葆共产党人的坚贞气节和政治本色。

  有堤岸的阻挡,才有河水欢快的流淌;有牵绳的维系,才有风筝自由的翱翔。唯有严以律己的人,才能享受工作的自由、生活的自由、做人的自由。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吴亚军

编辑:陶湘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宁乡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