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拒绝“中国式过马路”做中国好司机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廖寄华 编辑:陶湘 2015-09-16 09:46:52
—分享—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汽车也正在进入寻常百姓家,家用汽车的保有量越来越大。平安顺畅的出行成为人民群众的期盼,也是各级政府在推行新型城镇建设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难题。

  文明出行是全社会每个交通参与者的责任和义务。我们知道,人、车、路、环境是构成道路交通的主要因素,而人则是最重要的主观因素。城市治“堵”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有关,与城市管理者的管理水平有关,更与参与交通的每个市民和驾驶员有关。

  几年前,“中国式过马路”一度成为网络热词。百度百科对“中国式过马路”是这样定义的:是网友对部分中国人集体闯红灯现象的一种调侃,即“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中国式过马路”背后折射出的是国民不按规则行事的意识与心态,出现这种现象是大家受法不责众的“从众”心理影响,从而不顾及交通安全,这是一种典型的交通陋习,与文明城市的要求是格格不入的。

  人和车构成了道路交通的两极,在日益漂亮宜居的县城,市民的交通陋习和机动车驾驶员的陋习却随处可见:

  行人的交通陋习包括凑齐一拨人不按信号灯就走的“中国式过马路”、爬越护栏随意横穿马路、在车流中横行、在机动车道随意招停的士、过马路不看紧身边的小孩等等。

  机动车驾驶人的陋习包括不按交通信号灯行驶、随意变更车道、越双黄线行驶、强行超车、开车打手机、低速行驶在超车道、等红绿灯路口分神起动慢导致通行效率低、直行车占右转弯车道、机动车乱停乱靠影响交通、转向不打信号灯、往车窗外扔垃圾等等。

  交通文明是一个城市文明的名片。这些陋习从小的层面讲,是漠视双黄线,漠视红绿灯,影响了交通出行。从大的层面讲,就是漠视规则,漠视规则者甚至有可能因此而付出生命的代价!

  城市交通拥堵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如何化解城市的拥堵考量着执政者的智慧与魄力。在政府相关部门采取加大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科学规划城市道路交通,加大道路交通安全的宣传力度,加大对市民文明出行的养成教育力度,加大对行人和机动车道路交通违法的处罚力度等措施之外,更期待每一位交通参与者摒弃陋习,在每个交通参与者的心中树立一盏红绿灯,出行中时刻提醒自己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让社会形成遵守规则的良好氛围。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加速新型城镇建设,需要你我共同参与。告别交通陋习,拒绝“中国式过马路”,做中国好司机,让我们一起努力共同营造安全、文明、有序、畅通的道路交通环境。

  (作者单位:县人社局)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廖寄华

编辑:陶湘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宁乡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