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我县夏铎铺镇嵇山村的夏铎铺中心小学龙潭分校,是一个有着近百年办学历史的老学校。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生源逐渐流失,到目前为止只有41个学生。为了这些学生,夏铎铺镇中心小学的4位老师主动请缨,到这里任教,只为让孩子们就近上学,接受和中小一样的优质教育,让孩子们插上腾飞的翅膀快乐成长。
张彪是夏铎铺中心小学龙潭分校校长,在龙潭分校工作已是第5个年头。目前家住县城的他,每天早上六点多就要走出家门,驾车前往20多公里外的龙潭分校,开始一天忙碌的工作。
“每天早上6点多出门、下午5点多回家,已经习惯了这种城里乡下两头跑的生活”。谈及这种上班的状态,张彪如是说。龙潭分校的其它三位老师也和他一样,住在城里,在乡下教书,每天忙忙碌碌穿梭往返于城乡之间,用对教育事业无比的热忱共同撑起龙潭分校教学工作的蓝天。
龙潭分校坐落在夏铺镇嵇山村,这里群山环抱,环境清幽,学校由一栋三层的教学楼和一栋附楼组成,校园内几棵大树迎风矗立,操场上五星红旗烈烈飘扬。记者来到这里时,正值课间休息,校园内不时听到孩子欢快的笑声。据夏铎铺中小有关负责人介绍,龙潭小学办学历史悠久,几年前,夏铎铺镇按照全县的统一部署,拆并了一些学校,但由于这里交通不便,不通校车,又离镇中小比较远,应群众的要求龙潭小学才没有拆并,更名为夏铎铺中心小学龙潭分校,每年从镇中小抽调骨干老师来这里教书,方便嵇山等附近三个村庄的孩子们就近上学。
张彪和他任教的五年级12名山里孩子 宁乡网 刘华南 摄
“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下午朗朗的读书声从教学楼传出。四年级孩子们正在朗读语文课文《观潮》。记者看到教室里只有7名学生,分三排端坐在讲台前。钟老师是四年级的语文老师,她告诉记者,在这里任教不仅要做科任老师还要带学生搞卫生、学音乐,上体育课,比较辛苦。但每天都感觉非常充实,才来几个星期,她已经喜欢上了山里的孩子和学校的宁静。
龙潭分校四年级7名孩子正在朗读语文第一课《观潮》
据张彪介绍,龙潭分校目前有41名学生,4名老师。分一、二、四、五共四个年级就读。其中学生最多五年级有12个学生,最少的四年级只有7个人。学生人数虽少,但教学任务一点都不轻,平均下来每个老师一天要上五至六节课。而在这里教了四年的张彪既是校长也是科任老师,教学任务本来不轻,同时还要兼顾校园安全保卫、环境卫生、食堂管理等工作,不时还要接待附近村民的教育政策咨询、信访等工作,每天都是忙忙碌碌、风风火火。在老师们的努力下,龙潭分校的教学成绩逐年提升,连续几年在夏铎铺镇名列前茅。
数学课上,孩子们踊跃答题
老师们在简陋的办公室备课
下午四点,放学的铃声响了,童真的孩子们背起书包欢快的走出教室,来接送孩子们的家长也陆续来到学校。趁这个机会老师们都会站在校园内,和家长们聊聊天,交流一天的学习情况。来学校接送孩子的家长说,幸亏这里有学校、有老师,只要走几百米就能接送孩子上放学,方便了孩子读书,教学质量也都不错。
张彪和前来接送孩子放学的家长交流
送完最后一名孩子,已是下午4点半,老师们又集中在办公室开会商量第二天的幼儿园是否开班的问题,张彪告诉记者,目前附近有村民送小朋友来校读幼儿园,但目前学校的幼教资源和设备都还没有到位,各方正在协调解决这些问题。
看着在这里奉献了四年青春的龙潭分校,张彪希望能在这里继续开办幼儿园,只有这样,这里才会有生源,龙潭小学才能延续下去……
采访后记:“朴实中见真情”,这是记者在龙潭分校采访最真切的感受。在我县像龙潭分校这样的农村学校还有很多,这些农村老师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扎根山区,让一批又一批孩子走出了大山。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老师们用一身正气为社会增添正能量,最值得人们尊敬。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刘华南
编辑:陶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