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伊始,教育部在之前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印发了《中小学生守则(2015年修订)》。《守则》较之以前的版本,补充了一些更具操作性、学生应该要做到也可以做到的具体行为规范内容。新《守则》发布之后,引发各界广泛关注,焦点就在如何能够更好引导学生落实。
教育部试图从修订中小学生守则入手来切实加强青少年德育,如何才能让学生好好落实这新守则,笔者认为,孩子要做好,大人尤其是家长和老师的以身作则最为重要。
这次修订守则,舆论关注较多的是其中的这样7条,具体内容是:
第3条:勤劳笃行乐奉献。自己事自己做,主动分担家务,参与劳动实践,热心志愿服务。第4条:明礼守法讲美德。遵守国法校纪,自觉礼让排队,保持公共卫生,爱护公共财物。第5条:孝亲尊师善待人。孝父母敬师长,爱集体助同学,虚心接受批评,学会合作共处。第6条:诚实守信有担当。保持言行一致,不说谎不作弊,借东西及时还,做到知错就改。第7条:自强自律健身心。坚持锻炼身体,乐观开朗向上,不吸烟不喝酒,文明绿色上网。第8条:珍爱生命保安全。红灯停绿灯行,防溺水不玩火,会自护懂求救,坚决远离毒品。第9条:勤俭节约护家园。不比吃喝穿戴,爱惜花草树木,节粮节水节电,低碳环保生活。
这些条款被认为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有的孩子从来不做家务,不爱劳动(这一点已经引得教育部高度关注,上个月教育部联合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专门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一些孩子老师批评不得,沉迷网络,网上出言不逊。还有的特别讲究吃穿,大手大脚。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可是,学生不做家务、不爱劳动、比吃比喝的问题,仅仅是学生自身的问题吗?这些问题,根子其实都在大人身上。有的孩子回家做家务,家长不让做,叫孩子去做作业、弹钢琴、学画画。甚至跟孩子说,做家务是没有出息的。在当前的升学评价体系之下,孩子们大多数时间,都被学习填满,除了知识教育之外,其他教育都被边缘化,如果不去反思这些根源性问题,只对学生提要求,学生能做到吗?而学生比吃比穿,也是多受父母和社会影响,不少父母,在对待孩子的吃穿方面,一味满足孩子的不合理要求,把物质的给予理解为对孩子的爱,而且,也在吃穿方面与其他家庭攀比,担心自己的孩子被比下去。我们的社会已经陷入比阔的危险边缘,比房子大小,比车子排量,比项链粗细,甚至比情人多少,这样下去不得了,你要孩子相信爱,可自己常常搞些不是一对常成对,孩子看了会怎么想?现在离婚率居高不下甚至不断攀高,昨天的广州日报报道,全球最大偷情网站数据曝光光长沙就有1388位用户信息遭到泄露,这还是冰山一角。
我们欢迎新守则,更盼望学生落实新守则。笔者作为一名高中生的家长和孩子们的师长,我会努力修为。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长得好,都应该也一定会为孩子们成长做出榜样,2015新学年,让我们与孩子们共同进步。
(作者单位:宁乡四中)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胡健
编辑:陶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