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乡网—今日宁乡讯 暑假来了,“孩子们要去哪儿”成了摆在家长面前的难题,如何让孩子度过一个快乐又有意义的暑假让人绞尽脑汁。兴趣班?旅游?纯玩?家长们纷纷出招。
培训班各显奇招 入培训班让孩子有事干
在城区玉潭路、一环路等地带,记者看到名目繁多的各类辅导班、兴趣班、培训班粉墨登场,一张张宣传海报纷纷亮相,更有小桌一字排开。
记者通过走访了解到,有八成家长忙着将孩子送到各种培训班及补习班,其中有20%是由于担心孩子一人在家不安全,80%的家长不希望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杨女士的女儿今年刚6岁,从幼儿园开始,她就给孩子报了拉丁舞舞蹈培训班。“等她上了一年级,我想再给她报一个钢琴班,艺多不压身,多学一门艺术以后也多一个门路。”
“钢琴是家长为孩子选择最多的乐器。”记者从紫金广场的一家艺术中心了解到,暑假学钢琴和学吉他的孩子数量超过全部学员的二分之一。舞蹈、美术、书法、游泳等兴趣班也异常火爆。
旅游游学 参加社会实践培养孩子能力
对不少的家庭来说,亲子出游度假是他们的第一选择。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可以让孩子参加名目繁多的夏令营,有些孩子和家长们甚至出境游,一边度假,一边与人交流学习外语。每年寒暑假张先生夫妇都非常忙碌,这几年他们已经带着孩子走遍了大江南北,今年更是准备将亲子游拓展到了海外。
也有家长表示,希望在假期能有为孩子组织公益实践活动的单位,家长单独联系是比较困难的。小学教师高老师认为,暑假与其逼着孩子学习,不如帮他们培养自学能力,提早养成积极主动的习惯,不管对于还在读小学的孩子,还是即将步入中学阶段的学生来说,都可以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同时,实践的过程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交际、处理问题等各方面能力,比如让孩子在社区、图书馆、环卫等地当个小小志愿者就是不错的选择。
增强亲情 送回老家或者在家陪孩子
在采访中,不少双职工家庭选择在孩子暑假期间把孩子送回老家寄养一阵。龚先生老家在黄材崔坪,每年暑假他都要把儿子送回老家待上个把月,“我和妻子都上班,根本没有办法看管孩子,为了防止放假孩子就变成‘留守儿童’,还是要拜托父母来照顾下孩子。”龚先生说,“同时还能让大家团聚,享受天伦之乐,增加下父母辈与孩子的亲情。”
也有一部分家长为了能陪孩子过暑假,他们动用了公休假或者请假。不少家长呼吁,国家应在假期安排上考虑“家有学生的情况”,给双职工家庭的家长适当增加点假期,比如延长公休假假期或者缩短暑期上班时间。
教育专家:张弛有度 合理制定暑假计划
放暑假后很多家长都急着给孩子安排报班、旅游等暑假计划,陈女士却一点也不着急,“孩子现在才9岁,年龄小,学习压力相对来说不是很大,在喜欢玩的时候尽量让他玩,等上了初中,就要面对升学的压力,想玩都玩不好了。”陈女士说,“只要他不沉迷于玩电脑、看电视,我基本上随他自己玩。”
教育专家建议家长们,暑假放松要张弛有度,家长在暑假期间不能太过放纵孩子玩耍嬉戏,特别是对不太受管的孩子。50天的暑假对孩子来说是很珍贵的,家长既不应过分要求孩子学习,也要根据暑期作业量的多少,与孩子一起制订暑期计划,保证每天有学习的时间,同样也有玩耍的自由,这样才是最好的选择。
如何更加科学度过暑假,有着20多年教育经验的周京南老师有着自己的看法,暑假,是为了让孩子放松身心以饱满的精神去迎接新学期,休闲、放松、健康、充实才是目的。孩子暑期一定要有计划,不要荒废了这段时间。
此外,家庭经济允许的话,可以出去旅游,走走看看,增加一些视野,思维也会更加开阔。“暑假,家长一定要鼓励孩子多看书小说、杂志、漫画都可以去看。”周京南老师表示,自己是语文老师,深知阅读的重要性,作文好的学生通常阅读量都很大。
此外,周老师建议,暑假家长不妨安排些家务活给孩子干,让他们懂得主动为父母分担一些家务,这样不仅能够减轻父母的劳累,还能锻炼孩子的劳动能力,提高孩子生活自理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家庭责任感。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贺美容
编辑:陶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