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陈寿为什么不写关公战长沙?关公战长沙第二战场在哪里?罗贯中为什么不写关山?当年黄忠步战胜了关公吗?他的鬼步刀法失传了吗?关公的武子拖刀天下一绝是怎样创出来的?关公黄忠有过几次互斗互救?关公的“关山难越”象棋残局到底是怎样的?关黄后裔有何离奇故事?《今日宁乡》从今日起,特推出我县知名文艺家黄沃若长篇历史小说《关公战长沙》。该文已在江山文学网刊发,并将于年内由黄河出版社出版。
引子
古城郊外卷云霞,两扇关刀信义夸。
三国烟尘千载缈,至今犹说战长沙。
说来没人相信,在中国的土地上,长沙是唯一一座历3000年城址不变的城市。
所以,她的故事发生地,几千年以来都不曾变迁。其“窖龄”之长,因“故”而醇,历久弥新。
长沙故事无数,人们说得最多的是战长沙。那么,历史上有多少次战长沙?
人们说,有十数次之多,其中著名的有太平天国萧朝贵战长沙、三国时期关公战长沙和抗日战争时期的长沙会战。
太平天国战长沙发生在1852年9——11月,八千岁西王萧朝贵身先士卒,连破清军多座营盘。11月已全部扫清长沙周围防线,萧在城外妙高峰前线执旗督战时中弹身亡。迄今长沙市劳动西路有碑纪念。
抗日战争时期,长沙会战前的1938年11月12日深夜,长沙曾经历了所谓“焦土抗战”的全城大火,史称文夕大火,整整五天五夜,毁灭了自春秋战国以来的文化积累,使长沙与斯大林格勒、广岛、长崎一起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毁坏最严重的城市。
随后的1939至1944年,中国军队与侵华日军在湖南以长沙为中心进行了四次会战。这个战长沙堪称长沙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役,在二战史上也是举世闻名的。
由此可见,长沙历为兵家必争之地,其战略地位极其重要。
本书作者关注的却是另一次战长沙——关公战长沙。
关公战长沙只有一次,历史上却有多种写法,比如元杂剧《走凤雏庞掠四郡》、讲史话本《三国志评话》、人所共知的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等等。元杂剧描写的那档子事至今知之者很少。《三国演义》中的战长沙在第五十三回,写关羽、黄忠厮杀的场面约700多字。《三国志评话》约写了600字,却是写黄忠独战关羽、张飞、魏延,且马失前蹄,“轮刀步战三将”,这个记载不甚流行,不过,长沙远郊的关山至今却有黄忠与关公步战的说法。
现在本书要记录的,与《三国演义》和《三国志评话》稍有交叉之处,更多的情节和内容,却是出自战长沙的第二战场——关山,以及关公的第六十五代孙和黄忠女儿第六十二代孙之口。有诗证之:
先祖留言酹大江,神奇脑电显沙场。
亦真亦幻千秋梦,信义流芳关与黄。
第一部分——关公战长沙之忠义关山
第一章 长沙有龙虎 惊马在关山
第一节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冬,赤壁之战曹操败北,孙刘联盟派兵追击,暂且不表。却说关羽领命率五百校刀手自荆州出发去攻打长沙。出发时,自是跨的那匹曹操所赠火炭高头赤兔马,却未穿那精钢异锦将军甲,仍著刘备所赐绿锦隐云旧战袍,红脸上镶嵌似的美髯凤眼卧蚕眉,在黑脸大汉周仓和青龙偃月刀的衬托下,要多帅有多帅,比之将军身份,更多的是元帅气概。
刘备送他出城,边走边聊:“二弟,长沙为炎帝之城,有屈贾之迹,真想早日进去一观。”
关羽浅笑道:“大哥,这好办,不日做到。”
刘备道:“听恩师卢植公说过,长沙国之都城多凶,友人却不少,日后若去那里宜善待之。”
关羽皱了皱眉头,问道:“长沙国何故多凶?”“长沙星附于轸宿,居朱雀之尾。”刘备心怀怜悯,“轸宿谓之天车,悲也,故多凶。”
关羽笑了笑:“大哥多虑了。我父毅公也说过此事,不过天算已过,本朝不再称长沙国,已是长沙郡了。”“但愿如此。”刘备顿了一顿,转而嘱咐道:“二弟,此去不可轻敌。”
关羽回答:“大哥,黄忠老卒何足挂齿?”
刘备道:“你带兵不多,孤军深入,我有所不放心。”
关羽仰天一笑:“速战速决,不必多兵。”
刘备转过话意:“我知你能胜他。长沙那地方,战略要地,黄忠那老将,是个人才,两相权衡,收比胜好,也正合我师的善待之。”
关羽沉吟一下,未作正面回答,说声“大哥放心”便告辞走了。
距长沙不到50里时,遇一险隘石龙关,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关羽命一小队十人临时驻扎,以备无虞。再行5里,天色已晚。见前面一山隘,两棵巨樟冲天而起,隘下有一平地兼一湖塘,关羽吩咐周仓找山民打听一下域情。半晌不见周仓回复,关羽便命扎寨。
安顿就绪,周仓带一山民进来复命,告知关羽,方圆十里几无人家,缘有龙虎作怪,人畜不安,稼穑不成,山民远遁他乡。说完,周仓出营门饮马去了。
关羽见山民骨瘦如柴,一副胆小怕事模样,不知是被龙虎吓的还是被兵马吓的,便让其坐下,吩咐端上茶水,问道:“龙虎在什么地方,敢带我去么?”
山民战兢兢答道:“正在将军扎营处。”“什么?”关羽腾地站了起来,浓眉倒竖,凤眼圆睁,佩剑“万人敌”已被他捏得吟吟作响。那“万人敌”为其祖父关审所遗,传为战国时最早的青钢剑,唯有曹操的倚天、青釭二剑可匹。
山民见关羽威风凛凛,杀气腾腾,便也壮了几分胆色:“将军有所不知,这地方叫龙虎窝,将军营寨正置虎窝之上,叫虎山,下面那湖是龙窝,叫龙潭……”
山民话没说完,猛听得营门外一阵惊恐喧哗,赤兔马的嘶鸣声更是悲惧并起,撕裂夜空。霎时间,关羽已拔剑在手跳出营门,三两步来到赤兔马身边,只见周仓弓腰箭矢射出,龙潭边一条长龙应声而倒。原来,周仓到龙潭边溜马,忽见潭中水分两边,一水桶粗蛟龙箭一般破水而来,眼如银灯,口似血盆,那架势正是奔赤兔马而来。
关羽拍拍赤兔马的颈脖为它压惊,正要夸一句周仓,忽见山风狂起,飞沙走石,伴着几声沉闷的虎啸,两只吊睛白额大虫从营寨旁的山隘边,一前一后呼啸而来,后虎腾空丈高有余,前虎獠牙瞪眼直奔赤兔马。
营外士兵们一声吆喝,纷纷挺刀赶来,怎奈那虎步太快,眨眼已到龙潭边上。此时赤兔马有关羽在旁,已不那么惊慌。关羽一掌拍开赤兔马,将“万人敌”抡个满圆掷出,剑尖直入前虎喉心,那虎惨嘶一声跌入龙潭。后虎狂怒,咆哮而至。关羽顺手接过周仓掷来的青龙偃月刀,瞅准虎头一抹,那虎随即身首异处。两虎毙命,竟在一呼一吸之间,一时间营门内外欢呼声震得山响。
那山民早已看呆,高喊:“将军神威,降龙伏虎,我等小民有救了!”
有士兵道:“我们占了虎山龙潭,龙虎不敢再来了。”
关羽拍拍山民的肩膀:“告诉百姓,可以回来作田了!”
山民感激地倒地一拜:“关将军,我们这里不再叫龙虎窝,就叫关山了!”
后来,周仓射蛟的那龙潭基脚,长年累月流出红水,村民们说,那是龙骨在渗血。久而久之,龙潭边上那条冲就被叫成了龙骨冲。这是后话。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黄沃若
编辑:陶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