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乡网—今日宁乡讯 我于2002年走上教育岗位,从教13年,感觉宁乡教育的发展可用“突飞猛进”来形容——仅仅从教学使用的工具就可窥见一斑。
初出茅庐,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自然不敢马虎,还有两项功夫不能不练:一是刻钢板写蜡纸。用铁笔在垫着钢板的蜡纸上刻字,是个技术活。蜡纸是滑的,轻了写不透,重了纸划破。二是推辊子印试卷。这看上去是个力气活,其实技巧也不少。调墨油,煤油加少了,太浓,漆黑一片;煤油加多了,洇成一团,还是什么也看不见。推辊子,轻重要合适,用力要均匀,否则,试卷就成了大花脸,不堪入目了。另外,推、提、掀、压,几个动作要一气呵成,速度才上得来。
两年后,我见到了“新式武器”——铅字打印机,打印的字自然比曾经刻写的蜡纸上的手写体要漂亮得多。不过,全校十几个老师,还加上外来生意,打字员单枪匹马自然应付不过来——每次去,我都要在烦心的等待中耗费时间,所以,一些重要知识或是试题只好抄给学生了。因此,抄黑板练粉笔字的机会更多了,有时候写到直甩手——又酸又疼。
2007年,学校组织我们老师练学新本领——“五笔字打字法”。借此机会,我就拜玉潭实小许颖瑜老师为师,学起了电脑开机、上网、发邮件、多媒体制作、Excel制表,整整一学期,一有空就赶到“培训地点”——多媒体教室去练习。苦心人天不负,我的学习成果就派上了用处——成了学校唯一的通讯员呢。
一年后,我用上了电脑,成了一名忠实的“网民”。出试卷、找资料变得更加简单了,只要自己乐意,就可以参考几份、十几份,甚至几十份同类试卷。下载、拼接,还是原创,任意选择。印试卷也变得十分方便,到了文印室,按键轻轻按几下,就可以捧上油墨飘香的试卷或者资料了。网络时代,老师有了更多时间去研究备课、制作课件,有更多设备、电教手段在课堂上选择使用了。
从钢板刻字到网络教学,只是宁乡教育发展的一个缩影。其实,由在讲台上讲科学到实验室用科学,从只授几本教科书到引导学生阅读课外书籍,从只抓应试教育到全面实施综合实践教育.……这一切,都是宁乡教育跨越式发展的明证。
回眸十余年前的赤子情怀,何其幸甚;展望下一阶段的工作里程,此志不渝!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胡旺洪
编辑:陶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