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乡网—今日宁乡讯 我是金洲新区一家企业的综合部长,见证了从工程基建开始,到项目投产的全过程。三年了,对这里的一草一木,山山水水,都饱含着一种深深的眷恋。一个项目要找的部门,要办的手续很多,所到之处,还没有碰到过诸如刁难、卡扣的现象。我感觉到在宁乡的干部身上,有一股使不完的拼命干劲,有一种对宁乡发展高度负责的精神,他们的正能量集中体现在为企业服务上。欣闻宁乡倾力打造“狮子型”干部队伍,油然而生。
干部们骨子里装着的就是发展。我感觉到,金洲新区近年来企业迅猛发展,在全省一枝独秀,就是得益于有一支舍得干事的干部队伍,不管是主要领导干部,还是中层干部,还是一般干部,在他们身上,有一种气场。只要是企业需要的,他们都会千方百计去满足。企业遇到困难,他们总会千方百计去解决。大到管委会书记,小到一般办事员,没有架子,没有门槛。在这里,发展经济,服务企业已深入人心,形成浓浓氛围。
在金洲搞项目建设的过程中,我看到的是,宁乡县和金洲新区领导围着转的是企业。在我们欧乐家的基建工地上,我看到县领导的身影至少都有十多次。金洲新区的刘永红书记经常轻装简从,深入工地检查,看进度,看管理。他关心的是项目建设还存在什么问题,有什么困难,什么时候投产,从而帮助企业出主意,想办法。
对企业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有求必应,并且果断,迅速。记得是2013年8月,因为考虑到工厂的布局,需要把一号车间的土方标高降低一米,给刘永红书记汇报后,刘书记当即就把分管副主任曾威找到他办公室交待。曾主任带领规划、工程等部门的同志,顶着炎炎烈日,水都不喝一瓶,饭也没吃一餐,就在工地上解决好了。从问题的提出到解决好,总共只用了不到两小时。难怪金洲新区企业发展这么快,答案显而易见。
用优质服务,匠心打造投资环境。政府的职能就是服务,这里的服务真真实实落地生根,这也是我的又一个观感。在项目建设中,有很多的事要联系,要办。在接触的人群中,我对金洲新区规划建设局姚有明局长干练的作风更是钦佩,一是迅速,二是负责。2014年9月的一天,我电话求助姚有明,工地上有一些建筑垃圾要拉走,请他安排个地方,很快,姚局长就来到工地,看了碴土的数量等情况,很快就安排好了。这天天气很热,他的短袖衣服都湿透了,可他没给企业添一点麻烦。
我深受感动地对他说:“你们金洲新区的风气好,真正的是设心处地在为企业着想,为新区发展着想,你们的这种作风很了不起。”
他说:“你们从外地来办企业,有很多工作要做,我们做好份内的事是应该的,别人比我做得还好。”
这短短的几句话,反映了政府机关的风貌,在这些工作人员身上,我感悟到了,宁乡的经济为什么会发展得这么快,宁乡的建设为什么这么好,新区的企业为什么会象雨后春笋一样应运而生,就是因为有一批像姚有明这样的干部在默默奉献。他们是政府形象的缩影。
下面是我记事本的一段实况再现。2013年5月3日,我想办项目规划手续,8点5分我电话报告金洲管委会规划建设局姚有明局长:“根据工程进度需要,请规划局派人现场放线定点,请姚局长帮忙”,8点10分,我就接到姚局长通知:“已与县规划局联系好了,直接去找陈队长就可以了,”8点15分,正在为到规划局怎么走而发愁的时候,我收到了姚有明的短信,“规划局在县政府的三楼,找陈正南队长,他的电话是135********。”8点20分,我电话联系陈队长后不到1分钟的时间里,马上接到他的短信:“我在县政府三楼308号办公室等你。”9时5分,我驱车前往,径直找到了陈队长,他热情地接待了我们,详细听取了我的来意介绍。
9时30分,陈队长带我到建筑科,一位姓颜的科长了解情况后,立刻让我以公司名义打一份报告,随后很快就拿到了该局局长的签字审批手续。
9时45分,陈队长又带我到该局信息中心,找到相关工作人员说明情况,办事人员同意由陈队长到现场放线定点。
从该局信息中心出来后,我问陈队长:“什么时候去工地放线,要不要我派车来接,还有哪些人要参加,要不要我们联系”。
陈队长说:“我们下午来,其他事不用你操心了”。
这个事过去一年多了,至今记忆犹新。
细节窥视全局,人人都是招商代言人。招商环境,并不是看领导的报告讲得怎样好听,机关里干部的一言一行就是最好的诠释。在金洲新区的工作中,我感觉到机关干部很注意细节,注意做好每一件实际工作,洋溢着一种和谐的发展氛围。
在我记忆中有这样的一个经过:2013年5月7日下午,我们一行四人准备到金洲新区总工室和工程部去办事,不巧,总工室和工程部都关门。于是,我就到隔壁产业局去打听,一位女士热情地告诉我,他们都在二楼会议室开会,并说“要不要我给你们联系”。还客气地给我们让座,为了不影响她们办公,我们退到了走廊上。正在打电话联系的时候,这位女同志给我们每人送来了一杯热气腾腾的泡茶,接过这杯茶,一种“客人般的礼遇”在心底油然而生。直到早几天,去产业局办事时,才知道这位给我们泡茶的女士叫彭典文。
在宁乡和金洲新区办事,使我体会很深的一点就是,不管是到哪里,这里的工作人员总会在第一时间给你递上一杯热乎乎的泡茶。一面不相识,在一个陌生的地方,端着这杯泡茶,仿佛遇到了亲人。我们感受到了“宁乡人”的热情。茶文化在中国渊远流长,宁乡人把茶文化运用到了招商引资和经济建设中,一杯茶虽小,小中见大,我们看到了宁乡这块热土上人们渴望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来宁乡兴办企业人士的热情欢迎。这就是环境,这就是观念,这就是服务。
大家都知道,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同时又是“诚信经济”。在有的地方,领导招商,群众赶商。开门招商,关门吃商,把投资人整得灰溜溜的,年年招商,年年难招商。有的地方政府花重金跑到外地开招商引资会,会上激动,会后没行动,签订的意向合同数字可观,回来后落实的项目廖廖无几。于是,大家感叹,招商引资难。在宁乡,在金洲新区,大家都是用实际行动在招商,每个人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筑巢引凤”。一批又一批企业悄然兴起。我认为这就是诚信,是政府在讲诚信,是整个社会在讲诚信,也反映出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
(作者系金洲新区湖南欧乐家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综合部长)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胡明德
编辑:陶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