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玉潭公园的绿化建设,是我县深入实施“全民植树·美丽宁乡”生态建设三年行动的一个缩影。自2013年3月该行动启动以来,全县干群参与义务植树活动已超过180万人次,植树总量达500多万株。对“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县”和“全国绿化模范县”的创建,这一规模空前的全民植绿行动,所产生的巨大推动作用已然逐步彰显。
决策: 三年生态建设行动催生全民造绿三部曲
2013年3月11日,来自全县机关、学校、企业、部队、群团组织的1000多名代表,分别在位于公园内的公仆林、财富林、巾帼林、同心林、亲子林、文明林等14个区间,植下包括桂花、香樟、栾树、合欢、银杏、红叶石楠、垂柳等树苗2000多株。
这场声势浩大的义务植树活动,标志着“全民植树·美丽宁乡”生态建设三年行动的全面启动。因此,与其他义务植树活动相比,该活动具有更为深远的意义。
此前,在反复调研商讨的基础上,县委、县政府大胆决策,决定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全民植树·美丽宁乡”生态建设三年行动,并很快出台了《“全民植树·美丽宁乡”生态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该方案规划,在三年行动的实施过程中,2013年度为绿化启动年,2014年度为绿化攻坚年,2015年度为绿化提质年,而强力推出全民造绿三部曲。
三年植树300万株,绿化省道、县道300公里,绿化沩江、乌江、楚江河岸300公里,绿化乡村公路1000公里,创建100个绿色村庄、1000个绿色居民小组、10000户绿色庭院。到2015年,全县森林覆盖率达41.52%,城区绿地率达32.5%,城区人均绿地比2012年增加5.6平方米,基本实现城镇园林化、公路林荫化、水系风景化。一开始,“全民植树·美丽宁乡”生态建设三年行动便明确了具体目标。宏伟目标一提出,就受到了高度关注。
就“全民植树·美丽宁乡”生态建设三年行动的深入实施,我县系统构建了强有力的保障与支撑。成立了由县委书记黎春秋、县长周辉任顾问,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陈永高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全县48个重要部门单位负责人都是该领导小组的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县林业局,县林业局局长贺建勋任办公室主任。确立了全县动员、全民参与,示范带动、整体推进,明确主体、造管并重,财政补贴、多方投入,因地制宜、确保实效五项基本原则。由两办督查室和县绿委办成立督查组,每年3月至4月对全县义务植树情况进行督查,每年5月中旬和11月中旬对义务植树工作进行检查验收,检查验收结果作为年度目标管理考核与评先评优的依据之一。同时,通过成立专门的技术指导服务小组,加大乡土树种优质树种培育力度,技术服务和树苗供应等得到有效强化。
推进: 众多精品基地的示范带动效应全面凸显
每个乡镇每年建设一个高标准的党员干部绿化示范基地。“全民植树·美丽宁乡”生态建设三年行动,明确提出了这样一个要求。无疑,该要求的提出,注重的是示范带动效应在整个行动推进过程中所起的关键作用。
2013年和2014年,全县各乡镇高标准建成党员干部绿化示范基地75个,总面积达8500亩,起到了巨大的示范带动作用。与此同时,在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下,一些特色精品基地应时而成,为“全民植树·美丽宁乡”生态建设三年行动的不断深入注入了一股股强劲动力。
在玉潭公园,一个县级义务植树示范基地已高标准建成。2013年和2014年,县主要领导率全县机关、部门、单位、乡镇、学校、企业、部队、群团等代表2000多人次,在这里一齐动手育就“公仆林”、“财富林”、“巾帼林”、“同心林”、“亲子林”、“文明林”、“希望林”、“创业林”、“才俊林”等,已栽植成活桂花、香樟、栾树、合欢、银杏、红叶石楠、垂柳等苗木10000多株。今年,位于金洲镇关山的县级义务植树示范基地开始建设。3月9日,1000余名干部来到该基地,栽种桂花、广玉兰、红叶石楠、栾树等树苗3000多株。
在老粮仓镇被取缔的采砂场上,县人大组织机关干职工和部分人大代表,动手还原曾经被破坏的植被,栽植香樟800多株,高标准建设人大代表纪念林基地。县政协向委员们发出参与义务植树的倡议,得到了热烈响应,广大委员为义务植树捐款20多万元。同时,县政协组织机关干职工和部分政协委员来到双江口镇,义务栽植香樟、柳树1800多株,政协委员纪念林焕发出勃勃生机。
在坝塘镇铺岭村,县纪委组织开展了“清风林”义务植树活动,已植树1200余株。在青山桥、老粮仓、横市等乡镇,团县委多渠道动员广大青少年栽植“共青林”,已种植树苗1400多株。
“全民植树·美丽宁乡”生态建设三年行动,还得到了不少县外志愿者的积极参与。到目前,包括湖南都市频道、长沙新闻频道、长郡中学在内,已有10多家县外单位组织人员,来到沩山、黄材、金洲、双江口等乡镇开展义务植树活动,植树总数超过6000株,一个个“开放林”义务植树基地得以不断拓展。
众多精品示范基地的建成,促使广大群众的植绿积极性普遍高涨,而纷纷参与到“全民植树·美丽宁乡”生态建设三年行动来。在青山桥镇,2013年和2014年新造用材林1400亩、经济林1150亩,建设义务植树基地150亩,完成河堤绿化5公里、公路绿化32公里。在大屯营镇,两年完成基地造林1200多亩,建成了一个180亩的义务植树基地,完成道路绿化5公里、河堤绿化24公里,成功创建绿色集镇1个、绿色村民小组2个。类似例子,还有很多。
今年年初,以每个乡镇创建“一个县级绿化村庄、一条示范绿色通道 (道路或河道)、一百户县级绿色庭院”为基本内容,“三个一”大竞赛活动在全县展开,确保“三边”“四旁”造林2万亩、迹地更新宜林荒山荒地造林2万亩、全民义务植树252万株等目标的实现,高质量完成炭河里国家遗址公园、沩江河岸、金洲大道、宁韶、金朱、黄沩公路绿色通道等重点绿化项目建设,成功创建市级绿色示范集镇2个、绿色示范村庄(社区)6个、绿色示范庭院800户,着力推动“全民植树·美丽宁乡”生态建设三年行动的持续深入开展。
成效: 两年时间180万人次植树500多万株
“这么多人来帮忙栽树,是件大好事。我们来动下手,是应该的。”2013年3月15日,金洲镇南洲村,90岁的曹喜莲老人边给刚栽植的树苗浇水边开心地说。当天,在县人武部、团县委和南洲村共同发起的“保护母亲河”义务植树活动中,800多名军民一齐动手,在沩江堤上种下垂柳和水杉4000多株。曹喜莲老人不顾自己年事已高,带着儿子儿媳一家5口加入到义务植树行列。
全县广大干群的积极参与,使“全民植树·美丽宁乡”生态建设三年行动在名符其实的同时,收到了显著成效。2013年和2014年,全县参与这一行动者达180余万人次,植树总数500多万株,远远超出当初所定的目标,将县域生态建设推上一个新台阶。
“全民植树·美丽宁乡”生态建设三年行动的高效实施,使一些生态景观得以成功打造。2014年2月下旬,沩山乡的一些干群一齐动手,在密印寺景区栽下1500株梅树,建设梅花谷景点。这些梅树包括红梅、蓝梅、白梅三个品种。该景点完全建成后,游客可在寒冬时节到沩山迎着幽幽清香享受独特的视觉盛宴。近两年多来,沩山乡干群植树近50万株,建成乡、村级义务植树基地12个,而梅花谷、樱花坡、桃花岭这3个植树基地都是典型的生态景观。
“全民植树·美丽宁乡”生态建设三年行动的高效实施,为全县绿色创建工作拓展出宽阔平台。一串红开得红红火火,秋菊把花坛铺成金黄,红豆杉和红叶石楠生机勃勃,杜英挺拔而立,麻石桌椅整齐摆放于绿色巨伞下……一到秋天,夏铎铺镇福安村村民易定武家便定格于如此赏心悦目的画境中。2013年,他家获评全市绿色示范庭院。“退休十多年,一直住在这里。还是宁乡好,宜居、适合养老,这辈子我是哪里都不去了。”在玉潭镇通益社区,居民王畅初则有这样的感慨。近一年多来,通益社区自筹和争取绿化改造资金近800万元,对紫金路、花明北路支巷等5条道路进行了改造,实现了空旷地带的全部绿化,社区绿化率超过40%。2014年,该社区成功创建市级绿色社区。
在“全民植树·美丽宁乡”生态建设三年行动实施过程中,全县180万人次植树500多万株,所带来的直接效果是完成人工造林8.1万亩,成功创建4个市级绿色示范集镇、2个省级生态家园示范村、12个市级绿色村庄(社区)、1000户市级绿色庭院,完成了宁横公路、宁韶公路、黄祖沩公路、玉煤大道、煤城大道、金朱公路等绿色通道建设和左家山百果园、沙田叔衡广场、巷子口黄鹤村绿化、双江口草溪渔场绿化等重点项目建设。
美丽宁乡,绿意更加盎然。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戴爽飞 龚再蓉
编辑:陶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