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杜绝“为官不为”当强化制度建设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桑戈 编辑:陶湘 2015-02-11 11:43:19
—分享—

  随着作风建设和反腐败力度的加大,一大批“老虎”被捉、“苍蝇”被打。老百姓对此拍手称快,但部分官员却因此抱怨“为官不易”。有的人为了不出事,宁可不做事,认为“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出现了“为官不为”的现象。“门难进、脸难看”,虽然变成了“门好进、脸好看”,但“事难办”依然存在。甚至出现“事不办”的情形,值得警惕。

  做事就会出事?那要看做的是什么事。为人民服务、为发展服务,在遵纪守法的前提下谋事干事,做再多的事都不会出事。相反,还会得到人民群众的欢迎和点赞。那些害怕出事的,必然是做了坏事。因为害怕出事而不做事,是心虚的表现。落马官员不是因为做事而造成的,是因为他们滥用职权、贪得无厌、循私舞弊而被查处。

  防止和杜绝“为官不为”。需要从制度建设上入手。

  首先要明确岗位职责,建立科学的考评体系。“在其位、谋其政。”在什么岗位上,就应该承担相应的工作任务和工作职责。职责内的事不为,那是失职。要出台严格的、科学的考评体系,让人不敢不为,不能乱为。

  其次要明确“不作为”的界限,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什么是“不作为”、不担当,要有界定。对出现“不作为、不担当”或者“乱作为”行为,要作出相应的处罚。

  第三,要建立“能者上、庸者让”的进升机制。现在公职人员端的是“铁饭碗”,特别是长期形成的“论资排辈”和“能上不能下”现象,导致部分人不思进取。许多官员经常抱怨“自己无功也有劳”,但换个角度想想,“劳而无功”这不就是无能的表现吗,既然没有能力担当重任,就该让有能者居之,“占着茅坑”是一种资源的严重浪费。

  四是推进阳光行政,建立监督机制。官员是人民公仆,需要接受人民的监督。群众是最强大的监督力量。把效能考评、作风评判交给群众。同时,要增强纪律约束,加强组织监督。对曝光线索迅速跟进查处,核查属实的要及时整改,不及时纠正要进行警告,逾期拒不改正要按照当即作出相应处分。还要加强法律监督。对不作、乱作为导致的失职、渎职行为,触犯法律的,要坚决依法追究责任。形成不敢不为的氛围。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桑戈

编辑:陶湘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宁乡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