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让学习成为习惯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朱灵 编辑:陶湘 2015-02-04 16:25:34
—分享—

  对书法的爱好,可以追溯到很小的时候。应当说是受一个人一部剧的影响。那个人,就是我父亲。他虽书读得不多,但会吟诗作对,写得一笔好字。乡亲们家里有喜事、大事或逢年过节,都会请他去写对联、喜帖什么的。我在一旁看得多了,渐渐地对写字产生了兴趣。恰好当时一部叫《墨海新蕾》的电视片的及时出现,更是将我朦胧的喜欢之情变成对书法艺术的向往。这部电视片讲述的是当时全国十佳少先队员陈俊学习书法的故事。片中书法艺术展现出来的独特魅力和小陈俊对这门艺术的执著追求深深地感染了我。只是,由于受当时多方面条件的限制,自己的这种渴求并没有引起父母的重视,所以未能付诸行动。

  直到2009年,学校玉成讲坛先后请了夏时、谢建明等县内有名的书法家来校进行书法知识普及,自己才豁然开朗,找到了正确的方向。按照夏老师所说“取法乎上”的习帖原则,我从被称之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练习入手,开始了相对正规、有了一定法度的练习。找到方向和方法后的自己,可以用“如饥似渴”甚至走火入魔来形容那一两年的状态。下班回家,经常一写就写到十一二点,还意犹未尽。周末有时早上起来,早餐都没吃拿起笔一写就写到下午一两点,还全然不觉得饿。两年多时间兰亭序的坚持练习,自己的临帖能力大大提高,字形结构趋于稳固,同时,视野也不断开拓,观察和欣赏能力逐步提升。

  当然,学习的过程中既有收获也有困惑。如书法学习中常见的“进得去,出不来”的问题;临习水平停滞不前,难以提高的问题等等。这些问题的出现、存在,影响了自己的信心,以至好长一段时间没有提笔。这种断断续续的学习状态持续了一年多时间,直到2014年年初,因参加了几个县内的书法展览和书协的几次活动,看到他人坚持不懈的努力和不断进步,自己深感惭愧,决意好好拿起笔,重拾信心,将其作为磨砺意志,修炼身心的一项措施长期坚持下去。因为没有了之前所谓的专业方面的追求,只将它作为一种娱乐身心的健康活动来看待,倒比以前感觉更加轻松、自如和惬意。去年,自己先后临习了5000多字的赵孟虎小楷《道德经》、3000多字的王羲之行书《圣教序》、1000多字的赵体行书《洛神赋》,以及风流才子唐伯虎的古诗词若干。相比以前,学习的范围、内容更加广泛,也有了一些新的感悟和收获。这种学习已成为一种习惯,成为自己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好习惯受益终生。这也许是这份坚持最大的收获。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朱灵

编辑:陶湘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宁乡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