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歌手姚贝娜追悼会在深圳举行。姚贝娜的病逝,近几天成为各类媒体的关注焦点,争相报道。作为一名才33岁、事业正入佳境的歌星,被病魔摧毁,如一颗冉冉升起新星瞬间陨落。无论是不是她的歌迷,都会痛惜。媒体高度关注,似是常理之中。笔者由此引发身心健康的话题。
毛主席曾经强调,不会休息的人就不会工作。现在,在自媒体尤其是在微信圈里,养生的段子是大家转得最多的。爱妻爱子爱家庭,身体不行就是零。著名免疫学专家、全国政协委员冯理达在“首届健康健美长寿促进大会”上指出“健康是1,事业、财富、婚姻、名利等等都是后面的0。由1和0可以组成10、100等N种不同大小的值,成就人类与社会的和谐旋律。” 对于一个人而言,如果没有健康这个1,其他条件再多也只是0。没有健康就没有一切,所有的0都是健康1的外延和扩展。身心健康,对自己、对家人、对社会都是有益的。
没有人不希望自己健康。但健康不是想要就自然有的,要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静里思三益,闲居守四箴,不要糟践自己,不要被荷尔蒙所控制,做事有底线,碰不得的就不要碰。想健康更要平时坚持锻炼,生活起居要有规律。
提到健康,我们还不能忽略心灵的健康。这几天,有两个13岁的女孩子做出了两件骇人听闻的事情,让全社会都震撼。一个以死相逼已经怀孕13周的母亲打胎,一个为爸爸讨薪竟从16楼跳下,当场身亡。前一个孩子的这种极端行为,实际上表明其有严重心理疾病,是社会要救治的对象。对后面跳楼的那孩子,我们除了同情她,更会指责那个欠薪的老板。但是我们也要思考,孩子这样做其实是很不理智的,不妥当的。难道“讨薪”非得花去生命的代价?人没了,赔最多的钱也是永远的痛。至于复旦毒死同窗的林森浩和10年前残害四名同学的广西高考状元马加爵,都是心灵疾患深重的典型。我们的学校教育要注重培育学生的心智,这门课程实在太重要,教育管理部门要有危机意识,家长也都要转变观念,光学习成绩好不行,一定要身心健康才好。
让我们从今天起,都好好爱惜身体,健康才能致远。 (作者单位:宁乡四中)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胡健
编辑:陶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