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宪法修养是党性修养的重要课题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朱锡宁 编辑:陶湘 2014-12-31 11:34:42
—分享—

  增强党性修养,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政策理论水平是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纯洁性的一条有效途径。共产党员的党性修养包含着丰富的内涵,其中,宪法修养既是党性修养的核心内容和重要课题,也是我们党执政兴国和建设法治中国的必然要求。广大共产党员要充分认识加强宪法修养的重要性,自觉地加强宪法修养,才能不断提高依法执政的能力和水平。

  要以科学的宪法理论武装头脑。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它体现了人民意志和利益,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我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和国家生活中最重要的原则,具有最大的权威性和最高的法律效力。共产党员加强宪法修养,必须加强对宪法的学习,努力掌握宪法的基本知识,提高宪法意识,牢固树立宪法和法律至上的观念,切实维护宪法的权威和尊严,忠于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用科学的宪法理论武装头脑。

  要以正确的宪法思维指导实践。宪法思维是指人们运用对宪法的认识和理解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和方式。宪法和民主密切相关,民主是宪法的前提、基础和内容,宪法思维本质上是一种民主的思维。宪法作为人民公意的最高法律表现形式,只有确保宪法的人民性,确保公民都平等地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才能充分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实现人民民主。因此,共产党员宪法修养的首要内容就是倡导民主思想,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在决策中广泛听取人民的意见和建议,在执行中虚心接受人民的批评和监督。坚持用正确的宪法思维指导实践核心内容是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这既是共产党员宪法修养的重要内容,也是共产党员进行宪法修养的目的。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要坚持依法执政、民主执政、科学执政。党员干部在执政过程中分清哪些问题必须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哪些问题可以通过行政途径来解决,坚决杜绝权大于法或以权代法等现象,切实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框架内行事。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还要有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科学的人才观和深厚的群众观。

  要以崇高的宪法信仰鼓舞精神。宪法信仰是指人们在内心深处对宪法抱有强烈的信服、尊重和景仰的情感,并因此形成在实践中自觉将宪法作为最高行为准则的坚定信念。没有对宪法的信服、尊重和景仰,宪法就不过是一纸空文,形同虚设。今年的12月4日是我国的首个“宪法日”,宪法日的设立是一个重要的仪式,传递着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理念。树立宪法信仰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治保证。共产党员要培育宪法信仰,要求共产党员在执政实践中自觉遵守宪法,用宪法来处理和解决政治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要求每一位党员干部做人权的坚强保障者、法治建设的实践者、民主政治的开拓者。

  (作者单位:县委党校)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朱锡宁

编辑:陶湘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宁乡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