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黎清明:让敬老院成为老人温暖的家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文/图 小范婷 彭倚 编辑:陶湘 2014-10-29 09:52:54
—分享—

黎清明正为老人擦拭口水。

  宁乡网—今日宁乡讯 对于许多老人来说,步入花甲之年后,理应安享喝茶看报的悠闲晚年,而我县偕乐桥镇62岁的黎清明老人却放弃了本该拥有的闲适生活,仍然坚持奋战在工作岗位上,一年365天无节假日,每天工作12个小时以上。她是我县偕乐桥镇敬老院的院长,从建院之初到现在,她已在这个岗位上奉献了整整6个年头,只为让镇上的孤寡老人们拥有一个家。

  周到细心 她是孤寡老人的女儿

  偕乐桥镇敬老院坐落于偕乐桥镇水南村,占地30亩,健身坪、棋牌室、医疗保健室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当前共入住101位老人,其中81人为五保户。记者走进院内时,几位老人正悠闲地坐在前坪里晒着太阳聊着天。“大爷,您知道黎院长在哪吗?”记者向一位正在晒太阳的老大爷问道。“你去宿舍里找吧,她应该在宿舍里服侍那几个不能下床的老人。”老大爷说。

  “周大哥,来,慢慢喝口水,不要着急。”顺着几位老人的指引,记者在周俊华老人的宿舍里,见到了正在照顾周老喝水的黎清明。只见黎清明一手端水杯,一手拿纸巾,边叮嘱周老慢点喝,边细心地替他擦拭着嘴角。据悉,今年70岁的周俊华老人患有严重的帕金森病,入院已经3年了,基本丧失了行动能力,吃饭、喝水、上厕所都需要有专人服侍,考虑到院中护工较少,黎清明便义不容辞地担当起了照顾周老的任务。“黎院长真的心肠好,对我们老人耐烦又细心,看我行动不便,就经常帮我按摩脚、喂饭,多亏了她,我才又多活了几年。”周俊华老人颤抖着说出这几句话,眼里泛出泪光。

  今年88岁的喻招月老人于去年来到偕乐桥敬老院,说起黎清明,她充满感激:“我的子女都不在世了,本来觉得生活没什么意思了,来到这里后真的是享福,吃得好住得好,院长时时刻刻照应着我们,什么事情都顺着我们,没有说过一句重话,而且老人们在一起生活也有了伴,我打心底地高兴。”

  “这些老人家心地都非常好,但因为孤苦无依,而且有些患有重病,有时难免脾气会大一些,我们必须体谅他们,要像照顾亲人一样细心,让他们保持心情舒畅。”说起照顾老人的心得体会,黎清明头头是道。

  任劳任怨 她为孤寡老人筑起一个温馨的家

  6年前,偕乐桥镇还没有敬老院。为了让当地的孤寡老人有一个家,镇政府提议筹建偕乐桥敬老院。当时的镇长找到了从八石村妇女主任一职上退下来的黎清明,希望她担任敬老院院长。

  筹建敬老院是个好事,但敬老院院长却不是个轻松的差事。当时的黎清明56岁,刚从村妇女主任的位子上退下来,原本不想接这个艰难的任务,她的子女也大多持反对意见,认为好不容易退休了,希望她能安安心心地享受晚年。尽管有些犹豫,但多年的基层工作让黎清明深知村里孤寡老人对“家”的渴望,考虑再三,黎清明最终接过了这一重担。

  6年来,黎清明没有任何节假日,每天4点钟准时起床,前前后后围着敬老院巡逻一圈,然后再开始一天繁忙的工作。“时间一长,这些老人就像我的亲人一样,一天不见,心里就牵挂得很。”黎清明告诉记者,每次在市里开会或学习时,自己心里总放心不下这些老人,一天都要打十多个电话回来问情况。

  “黎院长为这所敬老院付出了太多太多,每天都非常尽职尽责,晚上只要哪里有一点响动,她马上就会起来查看,生怕院里的老人出现什么问题。”提起黎清明,护工喻小林连连赞扬,称院长全身心都扑到了敬老院的工作上,只为给院里的孤寡老人们构筑一个温馨的家。

  黎清明把敬老院当成了家,把这里的老人当成自己的兄弟姐妹。“最开始,子女还有点不同意,现在他们都非常支持我,我老伴也一直在院里帮我料理事务。6年来,我们全家每年的年夜饭都是和院里的老人一起吃的。对于我来说,敬老院的老人都是我的亲人,敬老院就是我的家。”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文/图 小范婷 彭倚

编辑:陶湘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宁乡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