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自信的魅力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罗小平 编辑:陶湘 2014-10-29 09:59:31
—分享—

  宁乡网—今日宁乡讯 儒家大师牟宗三先生说:一个人要有与精神相适应的“底气”。这种“底气”就是自信。关于“自信”,不少哲人对它给予了很多的褒奖:成功学的创始人拿破仑·希尔说:“自信,是人类运用和驾驭宇宙无穷大智的唯一管道,是所有‘奇迹’的根基,是所有科学法则无法分析的玄妙神迹的发源地。”的确,自信,是火热的太阳,让人感受了它的温暖;自信,是心底的宝珠,什么时候用它,什么时候就会发光;自信,是前进的助推器,给人赋予勇气和力量。

  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用他们的那份自信,演绎出了各自传奇精彩的人生:越王勾践,在吴国为奴三年,卧薪尝胆,回国后重振旗鼓终于砍断了吴王的金戈;秦始皇,刚柔相济,横扫六国,统一了文字、度量衡、货币,开创了封建王朝的先河;毛泽东,一个韶山冲普通农家的伢子,因为对马克思主义充满自信,投笔从戎,在大革命处于危难关头,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这火苗在失败中变得异常坚毅,在曲折中不断壮大,书写了“中国革命从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辉煌一页。李嘉诚,中国企业家的偶像,战乱给他的少年时期带来了不幸:1939年日本鬼子炸毁了他的家,一家人步行十几天辗转到香港舅舅家避难,两年后父亲因病去世,14岁的他开始出来谋生,先后当过小学徒、杂役、货仓保管员、推销员、部门经理、总经理。22岁开始创业,靠着“信义”经过五年的打拼,成为香港的“塑胶花大王”。随后投资香港房地产业,事业蒸蒸日上,到1980年,李嘉诚坐上了香港华资地产龙头的位置,“李超人”的绰号不胫而走。

  研读任何一个成功人士的传奇人生,我们都会发现他们的身上有一个共同的公式:自信+勤奋+智慧=成功。纵观国内外科学家,尤其是发明家,哪一位不是对自己所攻克的项目充满信心、充满定力?尽管他们一次又一次地遇到失败,但更加一次又一次地激发起他们的斗志——他们知道:失败得越多,距离成功的终点也就越近。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身上都潜藏着一些不被自己了解的神奇力量。《水浒传》中的武松赤手空拳打死老虎的故事,让后人们一直仰慕他英雄无畏。如果武松不是酒后壮胆,不听酒家劝告执意要过景阳冈,如果武松没有临危时刻的奋力一搏,或许他永远不会知道自己有这种打死老虎的神奇力量,他永远不会创造出赤手空拳打死老虎的神话。当今社会很多人身上的这种潜能没有被开发,安于现状、习惯于平淡的大有人在,他们没有追求、缺乏自信,人生目标永远定格在“比上不足,比下有如”;有些人自卑脆弱,认为自己事事不如人,得过且过,与世无争……这些人,因为不自信,常常扼杀了自己的才能;因为不自信,常常熄灭了希望之烛。有人认为传奇是机遇演绎出来的,试想如果连把握机遇的那份勇气和自信也没有,传奇又从何而来?

  自信是成功的基石。我们要对单位、对岗位、对个人充满自信,要学会欣赏自己,不断武装自己,充实与本职工作相匹配的“底气”,不放弃每一次在讲台上展示自己的机会,把自己的优点、长处,统统亮出来。“天生我材必有用”,记住:路,是人走出来,只有充满定力,不畏艰险的人才能到达光辉的顶点。 (作者单位:县委党校)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罗小平

编辑:陶湘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宁乡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