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乡网—今日宁乡讯 “摸清底子、找准路子、带好班子、摆正位子,这是我们村党总支做工作的四个主要特点。”近日,记者在龙田镇冬塘村采访时,该村党总支书记李新良如是说。作为由省委授予的12个“五个好”村党组织之一,冬塘村党总支带领村民,走出了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致富之路。目前该村拥有固定资产308万元,村级积累近30万元,一跃成为全镇最富裕的行政村。
当好群众致富的引路人
“群众选我当干部,就要为群众服务,带领他们致富是我的责任。”从2008年开始,李新良与村民认准“要致富先修路”,把修路工作作为重中之重。他积极争取项目资金,通过“一事一议”项目的实施,硬化村组道路4公里。动员村民酬劳,新修一座20米跨度的大桥。2012年,又新修了张家湾大桥,2013年,修通了棠甘山大桥,2014年,硬化组级公路2公里,从根本上解决了全村群众的出行问题。
过去,冬塘村以种植红薯、蚕豆、小麦、花生等为主,种植结构单一。李新良与村委会一班人通过努力,创新思路、探索方法,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建立了特色养殖基地和种植基地,带领群众种植药材和苗木等经济效益较高的农作物,完成了种植业的转型。2012年,冬塘村建成了以种植天麻、玉竹为主的300亩中药材种植示范点。今年,村党总支又根据村里钒矿品位高、储量大等优势,招商引资1600万元,启动开发钒矿生产线,预计明年上半年即可建成投产。
当好关注民生的践行人
李新良在关心村子发展的同时,不忘关心弱势群体的生活,经常到孤寡老人、五保户那里去了解情况,给他们带点营养品,塞点零花钱。看到老人寂寞,平时没有什么娱乐活动,他积极向镇党委、政府汇报,为村里的孤寡老人和五保户提供了一个温馨、整洁的活动室。在这个舒适的“家”里,老人们悠闲地看着电视、下棋、看报纸……在关心老人精神生活的同时,李新良还督促建立起了村“两委”成员、先锋党员和五保户、困难户群众一对一联系帮扶制度,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关爱弱势群众服务救助体系。
做为一村的“当家人”,谁家有困难,李新良总是跑前跑后帮忙,毫无怨言。2011年,该村群众王有为的儿子因病急需用钱,但一时无法凑齐医药费,孩子躺在医院里等着用钱,王有为愁得几天水米未进。李新良得知情况后,拿了家里的10000元送到他手上,解决了王有为一家的燃眉之急。2013年,栀子组80岁的村民王华贵,属于政府重点支持的危房改建户,可是,王华贵是个肢残人,儿子是个智障人,媳妇是个肢残人,家里根本凑不起这么多钱来建房。李新良马上掏出5000元钱,从自己开始,为他家发动募捐,树木、建材,有钱的捐钱,无钱的捐物,不到4个月,王华贵一家喜搬新居。
当好和谐新村的护航人
保一方平安,建和谐新村。在李新良的努力下,冬塘村的民事纠纷调解委员会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几年来,大部分的矛盾都被化解在萌芽状态。李新良还与村“两委”班子商议制定了冬塘村民事纠纷义务调解制度,大力推行村务、财务、党务三公开,增加工作透明度,消除群众疑虑。“只有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能让你坐到台上”。他坚持把年度为民办实事项目细化,逐步分解到每个村干部、党员头上,并上墙公示,广泛接受监督,受到了群众的普遍好评,并通过推行村务决策制度,有效解决了群众所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实现了村民依法自治、合民心顺民意。特别是在村级财务方面,在他的努力下,连续8年保持零消费的优秀记录。
现在的冬塘村村民生活富足,民风也十分淳朴。一派祥和安居乐业的新气象映入眼帘,绿树掩映间,修葺一新的农宅,平坦的水泥路,漂亮的老人活动室……村党支部组织村民参观学习,掀起了一场“爱我冬塘·讲文明树新风”活动,使冬塘村成为全市的“文明村”。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 刘淑兰 荣毅
编辑:陶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