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钓”出来的发明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文/图 龚再蓉 邓志强 编辑:陶湘 2014-09-26 12:43:48
—分享—


胡小龙与指导老师一起展示自己的发明。

  宁乡网—今日宁乡讯 两根普通的水管,一个水泵、一个电动机和一个漏斗状的容器,组成一个集增氧活水投饵等功能于一体的设备。凭着这项与自己钓鱼爱好相关的发明,胡小龙获得了县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市中等职业学校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和第三届全国校园发明创意大赛银奖。9月24日,记者随县政协副主席、科协主席胡日新及县科技局、教育局相关负责人来到县职业中专,了解这项发明。

  今年18岁的胡小龙目前正在县职业中专读高三,他从小就喜欢钓鱼。但是,在垂钓过程中,他经常遇到因天气等方面原因而导致收获不多的状况,有时甚至是在水边坐上一两个钟头也不见鱼上钩。对于这个垂钓爱好者普遍面对的问题,胡小龙动起了脑筋,试图将其解决。2012年,他向老师谭建明提出了自己的构思,立即获得了谭老师的认同与支持。

  “鱼不喜欢吃食,说明它的活性不强。要改变这一状况,就必须增加水中的含氧量。要达到这个效果,广大养殖户用得最多的是增氧机,就是往上面喷水的那种。”胡小龙表示,这项发明的突破口,就是要在传统增氧设备功能单一上来找。一次,他看到有人用喷漆设备喷漆,顿时获得启发,决定利用流体流动速度越快压强越小的原理来解决这个问题。

  设计图纸,找材料,买配件……在谭老师的帮助下,胡小龙花了4个多月时间,终于制出了一个新装置。在这个装置内,有两根相互垂直且相通的水管,下面的横置水管与一个水泵相连,上面的竖置水管顶端有一个漏斗状的容器,容器内有一个慢速电机。把这个装置放入水中,接上电源,水泵转动后,横管中的水就会快速流动,在形成活水的同时水压下降,从而通过竖管将新鲜空气吸入水中而大大提高水的含氧量。在漏斗状容器中放入一些饵料,启动电机,饵料就会慢慢掉入竖管中并被吸出横管,形成一个鱼儿活动、吃食的理想场所。

  2013年8月,趁着放暑假的机会,胡小龙带着自己的发明装置来到经常钓鱼的池塘。一试,效果相当理想。借助这一设备,他半天钓到了十几斤鱼,鳊、鲫等各种鱼都有。按照以往的经验,在当时的条件下,不用这一设备,半天能钓到三四斤鱼就是相当不错的收获了。并且,这次实践也证明,如果依据这一设计抽出大功率设备,就能在养鱼过程中发挥增氧、活水、投饵等功能。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文/图 龚再蓉 邓志强

编辑:陶湘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宁乡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