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乡网—今日宁乡讯 他,激情洋溢,为全镇学校宣讲德育、法制课数百堂,听众达3万余人次;
他,弘扬善德,在全镇开展尽孝活动,评选孝子孝媳,编著《孝德为先》一书;
他,奔走求助,给两所中学募集了4万多元的电教设备,并设立了奖学奖教助学基金;
17年来,他募得资金8万多元,资助了60名特困学生;
17年来,他先后向困难高中生、大学生所在学校去函联系,使21人得到所在学校18万多元的资助;
17年来,他在全镇发展关心下一代会员476人,建立关心一下代工作档案63本;
他,就是今年75岁的龙田镇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阙惠村!
扶困助学 一片丹心育后人
阙惠村,1997年从教育岗位退休,辛勤工作一辈子,理应颐养天年,共享天伦之乐,可他退休不退岗,把握着生命里的每一分钟,致力于关心下一代工作,对年轻一代倾注无限真情。
2006年,龙田镇2所中学缺乏电脑教学设备,阙惠村争取好友贺迪良的支持,一次给学校装上了电脑设备,价值4万多元。阙惠村还积极行动,在七里山中学设立了寒梅香奖学奖教助学基金,在龙田中学设立奖学助学基金,为成绩优异的困难学生解决后顾之忧。
龙田是山区,特困学生多。2010年,阙惠村为了资助残疾学生,发起了一次募捐活动。他从镇党委书记、镇长开始发动,到部门、到学校、到社会,持续时间达27天,募集了3.25万元。当8名残疾学生与16名残疾家长领到这笔善款时,个个握住阙惠村的手,热泪盈眶。
据统计,阙惠村先后募集资金8万多元,为60个特困学生解决了问题;先后向困难高中生、大学生所在学校去函联系,有21人得到了所在学校18万多元的资助。
道德宣讲 身体力行扬孝德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阙惠村在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同时,不计报酬、不计名利,精神抖擞地创新学习方式、教育方式、培训方式,为新形势下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提出了许多新举措和新办法,积极倡导孝德为先、敬老尊贤。
2001年,阙惠村筹建了道德典型教育室、关协活动室、少年书法室等青少年德育教育基地——“十室”,分道德典型、从政典型、五老典型等。为了捕捉素材,他走遍了当时20个村中200多户家庭,核对事实,拍摄照片,自编自设计自张贴。当时龙田镇没有人做广告宣传栏业务,他请来3位会写会画的老同志帮忙;没有房屋,他东找西找,最后找到2位熟人的连片两栋房屋;没有资金,他自筹自备。
2010年,阙惠村在全镇开展了一次大规模的尽孝活动。第一批评出孝媳15人,评选后,阙惠村出了20幅大型宣传栏,编写了《向孝子孝媳学习》的演唱歌词。2013年,他在学校开展了“孝德为先”的主题活动,评出7个教师与11个学生为孝子孝媳,还编著了《孝德为先》一书。
隔山冲村老党员黄静安,家境贫困,儿子患有间歇性精神疾病,2004年8月曾拿刀砍人致伤,必须住院治疗。阙惠村得知情况后,立即前往政府部门、学校进行求助,经过几天的努力,为黄静安儿子募集了4250元,让其在宁乡精神病医院住了一个多月。之后,又为他领回常吃药品,直至其身体康复。目前,曾是病人的小黄已在外务工,病情未再复发。黄家人逢人便说:“阙老是我们全家的大恩人!”
献计出力 助推地方谋发展
龙田是典型的偏远山区,经济滞后,产业结构单一,基础设施差,山区资源开发利用不足,农民收入低。阙惠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2002年,阙惠村通过调查,向镇政府、村支两委提交了《龙田镇产业结构调整的调查报告》。他还组织成立了养兔、百合栽培、天麻栽培3个协会,发展会员214人。他编写并散发了《养鱼技术》、《天麻栽培》等7种5200多份技术资料,亲自讲授技术课31堂,听众2400多人。他亲自调查、亲自编写、亲自解说,拍摄了《龙田镇产业结构调整》宣传片,在镇村进行放映。经过他的努力,当时的潭溪村养兔发展到112户,另有215户种了玉竹,有107户种了天麻。老同志中有34人成了养兔专业户,21人成了天麻示范户,47人成了玉竹、百合种植户。
为了宣传好党和政府的政策,阙惠村带着深厚的感情、发挥着自己独特的优势,积极投身“五老四教”宣教活动。从2011年开始,3年时间里,他订阅报纸8种,剪贴有关文章资料5本,编印28万多字的“五老四教”讲课资料一本,写备课资料21篇,累计讲课108堂。为了讲课,他克服交通不便等许多困难,光是租摩托车就自掏腰包近3000元。
2014年,阙惠村撰写了《向优秀学子学习》、《向五老学习》等快板书18首,编撰了《今日龙田》一书,歌颂典型人物,积极推介龙田。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阙惠村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感动了许多人,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他4次被评为长沙市关协先进个人,4次出席宁乡县“七一”表彰大会,2013年被评为长沙市“五老四教”先进个人。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 杨柏松
编辑:陶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