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以人为本,打造宜居宜业新城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陈洪波 吴晴 编辑:陶湘 2014-08-05 11:29:10
—分享—


在花语王朝售楼中心,众多市民在选购房屋。颜圳平 摄

  宁乡网—今日宁乡讯 “宁乡将坚持科学规划,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产城融合,坚持城乡统筹,坚持绿色发展。”近日,县委常委、副县长龚畅接受《今日宁乡》专访。就如何“以人为本,打造宜居宜业新城”做了详细分析和阐述。

  首要任务: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

  龚畅分析,当前经济呈下行趋势下,但我们要看到,当前面临的困难是暂时的。李克强总理在强调对我国经济的信心和预期时,谈了三个巨大,即巨大的回旋余地、巨大的潜力和巨大的韧性。

  什么叫新型城镇化?如何把握这个新字?

  龚畅分析,按照守盛书记的“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道路”的指示,宁乡在落实“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一是具备优越的资源。宁乡地处湘中东北部,紧邻省会长沙主城区,在长沙1小时经济圈内,是长株潭城市群向西辐射的重要门户。目前金洲大道使宁乡与长沙实现无障碍快速对接,长常高速公路及319国道横穿县境,宁乡成为长株潭“3+5”城市群“一核三带”中长(沙)常(德)、长(沙)益(阳)发展轴上的重要节点,此外境内还有洛湛铁路贯通南北、石长铁路连接东西。从全国区域格局来看,宁乡位于长江中游城市群,在城市群省会城市互达2小时经济圈内,随着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建设的推进,城市群的辐射效应对宁乡的带动作用将进一步增强。二是有良好的基础。“宁乡新型城镇化发展除了区位、资源优势明显,还具备七大方面的良好发展基础。”龚畅分析,近年来,宁乡城镇建设持续提速,城镇化水平得到了不断提升;城镇体系逐步形成,城镇特色日益彰显;产业基础逐步稳固,发展动力不断加强;公共设施建设加快,城镇功能不断完善;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城镇形象显著改观;旅游资源独具特色,产业前景广阔;劳动力资源丰富,素质不断提升。这些,都为宁乡打造宜居宜业新城提供了强大稳固的基础。

  当前宁乡的首要任务是什么?

  龚畅分析,在具备了上述基础的前提下,我们当前的首要任务,要从重视“城”到聚焦“人”来转型,提高城镇人口素质和居民的生活质量。把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作为首要任务。

  重要抓手:出台“县九条”和落实“四个一”,促进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

  龚畅表示,我县出台“县九条”正当其时。

  他详细分析了目前的形势。他说,当前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人口城镇化滞后于土地城镇化,户籍人口城镇滞后于常住城镇化。近年来,我县房地产业迅速发展,近五年来年均新建商品房销量逾100万方,县城常住人口日渐增多,但因体制、机制及配套等硬件制约,外来人员和乡镇进城购房人口的急增,县城规划区内原有的居民社区管理压力增大,目前社区管理尚未全部进小区;业主在解决了住房问题后,如何实现乐业问题显得任重道远。

  结合这个问题和现状,以县城为主的新型城镇化,把握提质县城品质这个核心关键,有序实现城镇化质量和水平全面提升。

  为此,继2013年上半年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促进全县房地产业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重点以解决业主在县城购房后的“四个一”问题,具体为“一个户口、一个学位、一份就业、一份保险”,即凡所有在县城规划区内购房的业主,包括县内乡镇进城和外来人员,根据业主自愿申请,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切实解决其落户、就学、社保及劳动创业、岗位培训等现实问题这一促“先安居再乐业”的文件后,今年5月26日,结合当前实际,县政府出台了《关于促进房地产业发展县长办公会议纪要》(县九条);从支持首次刚需、改善购房补贴,原则上停建安置房、新挂牌成交用地成交价款分期交缴、商品房销售严格监管、报建报监等相关规费缓缴、宜居宁乡宣传、严肃物业管理、金洲大道维修建设和“四个一”政策落地等9个方面进行了新的规定。可以预期,通过强力抓促政策的落地,将加速新型城镇化“人”的宜居宜业进程。

  发展目标

  新型城镇化:把新型城镇化作为“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促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引擎

  龚畅介绍,《宁乡县总体规划(2013——2020)》于2013年5月修改后经宁乡县人大常委会审查论证通过。规划明确:到2020年,宁乡县城镇化率要达到66%,实现县域人口173万,城镇总人口115万,中心城区人口70万,未来7年宁乡县将新增城镇人口62万人,其中中心城区增加34万人。宁乡县新型城镇化建设将围绕人的城镇化,努力建设成为城镇体系完善,产业体系合理,社会管理有序,城镇功能完备,人居环境优美的中等规模城市,打造活力宁乡、美丽宁乡和幸福宁乡。

  城市规模定位为中等规模城市。

  区位功能定位为省会“次中心”:宁乡将打造成为长沙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长沙产业配套保障基地、长沙都市旅游休闲目的地、长株潭职业教育培训基地、长沙生态休闲养老基地、长株潭城市群向西辐射的桥头堡。

  宜居指数:住房保障、基础设施、生态文明建设将稳步推进

  龚畅介绍,宁乡的城市建设定位为:生态文明城市。未来几年宁乡将以人为本,着力打造宜居新城。

  城镇体系将不断完善,空间结构将更加科学合理。未来几年,宁乡将着力推进转移人口的完全市民化,形成“中心城区——重点镇——一般镇——村庄”的四级城镇体系,中心城区将成为新型城镇化主要载体,人口达到70万,建成区面积达到75平方公里。

  为加速城市建设进程,2014年全县房地产业目标是建成150万平方米、开工180平方米、销售100万平方米以上、外向度逾20%,房地产业入库税费8亿元以上。因此从8月份开始至今后一段时期时,县委、县政府将把新型城镇化作为“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促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引擎,将加大对县九条和四个一落实的考核力度,并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将围绕如下重点:

  一是棚改契机。今年上半年全国经济形势分析会上,克强总理明确表示,棚改是政府工作重点。2014年至2017年,全县将开展百万平米棚改新高潮,我们将探索基础设施的投融资体制,提升城镇化市场水平,拆安以货币化拆迁为主,严禁私房建设审批,严格安置房建设。

  二是基础设施:围绕“干净水、放心气、污水垃圾全处理、停车场、环境更优美,交通更便利、教育更发达、加强地下空间利用”系列城建主题,宁乡将以县城和中心镇为重点,加强住房保障和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升森林覆盖率、城乡污水集中处理率、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处理率。宁乡城区道路交通状况将明显改善,供水率、污水处理率、垃圾处理率将达到100%,气化率达到98%;人均绿地面积达到10.08平方米,绿化率达到40%,公共设施将不断扩容提质,环境将进一步改善,宜居宁乡幸福指数将进一步提升。

  三是强化管理。城市管理水平将进一步提高,幸福指数和安全指数进一步提升。通过城镇提质改革,破解城乡和城市内部“双二元结构”,激发宁乡发展活力:进一步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促进社会资本参与新型城镇化建设;改革户籍管理制度,加快农民工市民化进程;推动土地制度的改革,加强城镇化过程中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创新社会管理,营造安全宽松的管理环境,提高居民的幸福感和安全感。

  宜业指数:产城融合,走“低碳、环保、高效、集约”的产业发展之路

  龚畅介绍,未来几年,宁乡将坚持产城融合,产业定位将以“两型产业”与“就业导向型”产业为主导,走“低碳、环保、高效、集约”的产业发展之路,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体系。产业规模将不断扩大,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加强要素聚集与辐射,到2020年,宁乡县GDP将达到1450—1735亿元间。

  二、三产业将成为聚集发展的主要动力,产业的就业吸纳能力逐步增强。以“兴工强县”为主线,内生型和外生型经济双轮驱动,优化三产结构和工业内部结构,机械制造、精细化工、食品加工、建材、服装制造业等成为工业主导产业。

  现代服务业实现“两中心、一基地、一目的地”的目标,构筑立足宁乡、服务周边的服务中心和相中、湘西的商贸物流中心;培育支撑宁乡、服务全省的职业教育人才基地;建设为中国旅游强县,努力成为湖南一流和国内有一定知名度的县级旅游目的地,形成稻米、生猪、茶叶、烟草等特色产业链;面向长株潭等中心城市建设无公害果蔬基地。

  “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逐步展开,房市的春天已经近了。”龚畅充满信心地说。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陈洪波 吴晴

编辑:陶湘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宁乡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