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乡网—今日宁乡讯 六一儿童节快到了,儿童玩具市场逐渐升温。记者在各大超市和沙河市场、步行街等儿童玩具专卖柜台和商店看到,大人们都开始忙着为孩子挑选节日礼物,在孩子们喜笑颜开接受礼物的同时,但问题也随之而来,或存在安全隐患,或卫生状况不达标,或质量不过关,或售后服务不到位,可谓几多欢喜几多愁。
顾客
儿童玩具如同鸡肋
“200多元买的遥控飞机根本飞不起来!”
5月14日,大润发超市,一对60多岁的爷爷奶奶正在卖遥控飞机的柜台前要求退货。记者了解到,两位老人13日给14岁的小孙孙买了一架电控飞机,可是回到家里后发现飞机根本飞不起来。
“是不是您操作方法不正确?”导购员态度非常诚恳地询问。在听到老人说是依照说明操作时,导购员也耐心地亲自操作起来。可是,无论怎样捣鼓,遥控飞机就是飞不起来!
“那您把购物小票拿来,我带您去退货吧!”最后,导购员为两位老人退了货。
“不能飞也就罢了,有的飞是飞起来了,可根本不受控制,还砸伤了我小孙孙的头!”事后,记者采访多位家长获悉,像这样买回家不能玩的玩具多的是,尤其是电控玩具,有的甚至存在安全隐患。
“这算好的!因为是正规超市,有质量问题还可以退货。要是遇上不正规的批发超市或者街边店,你就根本无法退货。”市民吴女士反映。
“其实,儿童玩具就如同鸡肋。买回家后等孩子玩腻了或者玩烂了,就根本是一堆废铁或者垃圾!但是为了博取孩子高兴,有时候还真没有办法不花这些钱!”大多家长反映,电动汽车、遥控飞机,动辄两三百元到千多元,然而这些价格不菲的玩具,由于没法退换、维修,一旦有些毛病,便成了留着没用、丢了可惜的鸡肋。
连日来,记者调查还发现,在正规超市中出售的玩具,其包装盒的醒目位置都标有“适合三岁和三岁以上儿童”、“玩具内如有细小物件,请勿让非指定年龄儿童玩耍”等警示标签。然而在一些玩具集中批发的商城中,大部分儿童玩具都是“裸售”的。很多毛绒玩具被消费者来回抓摸,有些甚至开始变色。一些毛绒玩具虽挂有标签,但标签上根本看不到任何使用说明。一些玩具手枪的外包装上,也很难找到标注适用儿童年龄的文字。
商家
沾上“儿童”就赚钱
“大多父母都舍得为孩子花钱,而且都赶着往价格高的买!”在人人乐超市,站儿童柜台的导购小姐告诉记者,玩具柜台生意都比较好,尤其是电子儿童玩具,不仅为儿童所爱,还为“80后”的新生代父母所喜。
市民吴小姐介绍,她有位80后的闺蜜,其老公就省吃俭用,花近3000元买了一台电子玩具跑车,每逢周末就带着儿子去附近的广场飙车,父子俩玩的不亦乐乎。
记者调查发现,从县内各大超市到专卖门店乃至地摊,玩具销售呈现一派红火景象,电动玩具、音乐玩具、益智玩具、健身玩具等,应有尽有。在某大超市,一位带着小孩选购玩具的年轻妈妈笑着告诉记者:女儿看到邻居的小朋友有一个数码智能机器狗,会睡觉、会说话、能活动,就缠着也要买。记者在这家超市看到,一位来自历经铺乡的80后妈妈一口气购买了价值5000多元的玩具,有儿童早教机、电子积木、智力拼插玩具、健身球等。她说:“现在农村的孩子也越玩越高档,前些年蹦蹦车走俏,去年是四驱车、悠悠球,今年又玩起了宠物小精灵。”
在我县玩具市场繁荣的背后,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记者观察,在琳琅满目的玩具中,有一些儿童不适宜接触的、有可能危害其身心健康的玩具,有的玩具手枪“火力猛”,可发射绿豆大的子弹,容易伤人。一些袋装的玩具里面,居然是各式各样的怪物,如一些比手掌还大的塑料做的苍蝇等,让人觉得很恶心。还有许多玩具的外包装上,没有厂名、厂址,甚至看不到一个汉字。
面对记者质疑,一些玩具店老板不以为然地说:“不就是逗孩子高兴嘛,只要够新鲜、够刺激、能赚到钱,我们就进货。”
专家
商家炒作水分颇多,一定慎买!
业内专家分析,说到赚钱,玩具行业一般被认为是利润比较丰厚的,有的玩具利润可达成本的几倍之多。由于家长为孩子舍得花钱,一些商家利用这一点借机敛财。商家炒作的“专为儿童设计”理念,使得儿童产品价格虚高,面对形形色色、新鲜吸引人的玩具,家长一定要理智购买。
如何选择儿童玩具,一旦遇上伪劣产品怎么办?就此,记者走访了县质监局和工商局等相关部门。
县质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产品质量法》规定,所有国内生产和销售的产品都应标明厂名、厂址及合格证等,进口玩具应附中文的使用说明。购买儿童玩具时,要根据儿童的实际年龄段选购,不同年龄段的玩具有不同的安全标准;其次,要仔细检查零部件是否牢靠,对于玩具上不可拆卸的小零件,购买时要试着用手拉几下,看是否有松动,以防玩具跌落后产生小碎片被儿童吞咽;选购带有齿轮、链条的电动玩具时,应检查其传动装置是否被遮蔽,保证儿童的手不能探入。
县工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我国只在儿童玩具的安全要求方面出台了相关政策和法规,而在质量三包方面没有任何规定。因此,销售商通常会以人为损坏或厂家无售后服务为由拒绝退换或者维修。对此,工商部门也表示,如果玩具质量确有问题,可依《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产品质量法》中对一般商品的规定,要求商家对产品质量不合格造成的损坏,给予退换、维修或赔偿损失。工商工作人员提醒广大消费者,一定要到正规商场,选择符合质量要求的玩具,并索要、保存好发票等购买凭据。
记者
建议商家设立玩具诊所提供售后保障
连日来,记者走访发现,儿童玩具只管卖不管修几乎成了市场上约定俗成的事。这些价格不菲、包装精美的玩具外包装上只标注了安全标识和注意事项等,没有任何关于售后服务的信息。
采访中,当记者询问玩具能保修多久时,售货员一般都有点惊讶:谁卖的玩具也不管修啊!一位销售人员理直气壮地说,出售玩具时,会让顾客当场试用,满意才付钱,儿童玩具属易坏品,孩子经常摔、砸,人为损坏,他们最多只能帮忙联系厂家。而记者从业内人士处获悉,因为国内玩具厂商大多分布在广东、浙江等省,一般在销售地只有代理商,而没有维修部门,坏的玩具如果退回厂家维修,不但要承担来回的运费,还要等至少半个月。程序繁琐、维修成本过高,许多人因为怕麻烦而选择放弃。
为什么不能像修补衣服、皮鞋、拉链一样维修玩具呢?其实大部分的玩具都很好修,损坏多是线路或配件问题,因为原理相对简单,修起来并不麻烦。记者在此呼吁,有慧眼和生财之道的商家设立玩具诊所,让儿童玩具恢复功能,即使自己的孩子不想玩了,也可以和伙伴交换,或是送给那些贫困地区的孩子,怎么都比像垃圾一样扔掉有意义!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吴晴
编辑:陶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