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作协组织知名文艺家关山古镇采风。
《潮汐与船》丛书。
宁乡网—今日宁乡讯 2014年1月,由10名宁乡作家联手打造的“潮汐与船”丛书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丛书由县政协文教卫体委副主任、县作协主席贺小平,原《宁乡日报》社长、总编黄沃若担纲主编。包括黄沃若长篇小说《壹洲人性扫描》、贺小平体育评论集《体坛观潮》、吴平生散文集《长啸》、姜笑澜小说集《青春仓惶逃亡》、刘淑兰小说集《杜鹃花开与君殇》、肖冠雄文集《博物馆工作思与行》、汤命强文集《赢在千锤百炼中》、杨干秋诗集《静思斋诗选》、李湘武散文集《回首似是故人来》及宁乡县作家协会主编的百名宁乡作家写故乡作品集《沩水涛声》。这是宁乡县作家协会继2010年推出“且行且思”丛书(一)10本,2012年推出“且行且思丛书(二)13本以后,宁乡作家再接再厉,集体井喷的结果。五年时间推出丛书3套,出版图书33种,参与创作的作家近30名,在湖南出版界传为佳话。据了解,一个县短短几年时间有这么多作家在正规出版社出书,在省内也没有先例。所出丛书内容丰富,质量上乘,充分展示了宁乡作家的强大创作实力。
“潮汐与船”丛书 宁乡文学史上的精品
文学即人学。人,不仅仅指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对人物形象的挖掘与塑造,而首先应是指文学创作的主体——作者。他们是艺术产品的生产者,他们的总体素质如何,往往决定着文学作品的质量,影响着整个文学事业的发展。经过多年来的沉淀,我县文学创作队伍正在逐渐壮大,日益走向成熟。现有中国作协会员一名,省作协会员近十名,市作协会员二十余名,初步形成了一个老、中、青结合,梯队合理、结构多样、个性明显、实力雄厚的作家群体。他们的创作已从摹仿、肤浅,走向创新和深刻。2014年1月,由宁乡县作协组织出版的“潮汐与船”丛书,即是宁乡作家创作实力的一次集体展示,注定会成为宁乡文学史上的精品。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即从事文学创作的老一辈作家宝刀不老,不断开拓新的风格、新的意境。如此次出版的“潮汐与船”丛书中,黄沃若的长篇小说《壹洲人性扫描》,是作家继在《宁乡日报》、《今日宁乡》开设专栏《香山物语》10年,结集出版随笔多种后,写作风格的重大改变。小说立意高远,写法新颖,语言风趣幽默,成功刻画了壹家洲的时代变迁,触及了人性的本质,传统和社会的底线,对于在社会转型中该如何安置人的灵魂,做了真诚探讨。该小说已在江山文学网连载,目前点击量近十万,获得了如潮好评。
贺小平近年创作旺盛,是文学领域一名不可多得的多面手。其体育评论集《体坛观潮》系作者在《宁乡日报》、《今日宁乡》十年来所开专栏“小平论剑”专栏的汇编。作者多年来关注体育赛事,见解独到,笔力犀利,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一直受到读者尤其是体育爱好者欢迎,被读者评为有大报之风。目前,“小平论剑”专栏应读者要求继续在《今日宁乡》副刊开设,每周一篇,纵论体坛风云,和黄沃若的“香山物语”栏目一样,均同时存在十多年,成为宁乡新闻和文学界的品牌。
吴平生系县作协副主席。数十年来孜孜不倦,如老黄牛一样,在文学的园地里辛苦耕耘,其散文集《长啸》书写家国情怀,感情真挚,系作者继散文集《沃野情思》后的第二本散文集。
姜笑澜系县作协副主席,《今日宁乡》总编室主任。作者工作之余,勤奋笔耕,佳作迭出,其小小说创作成就尤其可观。这本《青春仓惶逃亡》即是作者近年来小说创作的集大成,也是作者继散文集《笑眼看人》之后的第二部个人作品集。
刘淑兰系县作协副主席,有十多年南下打工经历的她酷爱文学,十年前即出版有诗集《红尘》、散文集《晚霞中的红蜻蜓》、小说集《落花人独立》。这次又出版了小说集《杜绝花开与君殇》,体现了作者的强大创作实力。
肖冠雄原为刘少奇纪念馆办公室主任,副研究馆员,现为基层公务员。他工作之余持续学习充电,不断提升自己,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其《博物馆工作思与行》即是其12年纪念馆工作经验的结晶。
以理论水平见长的汤命强从事过教育教学工作,政协提案委工作,现在又从事宣传工作。不少干部都曾听过他的精彩讲课,现在不妨读读他的《赢在千锤百炼中》,该书对指导我们如何开展工作具有一定指导作用。
原卫生局党委书记杨干秋退休不退色,积极参加各项有益的社会活动,在诗词、摄影等方面钻得深、钻得透,这本《静思斋诗选》系其个人的第三本诗集。
在十名作者中,李湘武是惟一非宁乡藉,但他又与宁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文革中,他曾下放宁乡当知青四年,宁乡可称他的第二故乡。其《回首似是故人来》散文集情真意切,部分篇章就是写他在宁乡时期的往事。
《沩水涛声》由宁乡县作家协会主编。系建国以来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宁乡作家作品集。该书由宁乡经开区工委书记、县委书记黎春秋撰写序言。既有县内作家,也包括在外的宁乡籍作家,既有贺永强、汤素兰、杨里昂、陈惠芳等名家佳作,也有普通作者歌咏故乡的作品,知名宁乡作家基本无遗漏,堪称宁乡作家的第一次大集会。全书分“神韵玉潭”、“无边风月”、“苍茫大地”、“梦里故乡”、“五养之乡”、“沩江短笛”等六个部分,写故乡美丽的山水、深厚的历史文化、淳朴的风土人情、巨大的发展变化,是一部宁乡文化的集大成之作,有很强的可读性。
传承有序 宁乡文学后继有人
众所周知,要创作出脍炙人口、思想性和艺术性俱佳的作品,需要作家有深厚的文学功底、丰富的阅历、广泛的知识基础,还要具备较强的理论水平和敏感的社会洞察力。除此以外,还必须具备“板凳要坐十年冷”的功夫,青灯黄卷,不倦创作,耐得住寂寞。近年来,宁乡县经济发展迅猛,文化事业也与时俱进,宁乡作家坚持“两为”方向和“双百”方针,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将根深深地扎进宁乡这片肥沃的土地,或写厚重的历史文化、或写人文掌故、或写家乡的发展变化,或写美丽的山水风光,创作出了一大批讴歌时代精神、富有乡土气息、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形成了一批省内知名的作家群。姜福成出版散文集《厚土之恋》、小说集《诱惑》、传记文学《陶峙岳将军》、《何叔衡和他的女儿们》及专著《沩山禅》等,成为我县文坛的“常青树”;刘怀彧工作之余勤奋创作,出版诗歌、散文、小品集六种,在读者中有广泛影响;黄沃若参与编辑图书20多种,退休后进入创作“黄金”时期,短短几年即出版个人作品集4部;夏时出版《三茶轩文稿》等文学作品及近十部文史、书法专著;谢繁继出版长篇小说《水府传》,《湘中红岩》,儿童文学《假日野花开》后,又出版《我向雷锋学什么》;杨罗先近年创作呈井喷之势,年发表各类作品近千件,并出版散文集、诗集多种;贺小平近年出版小说、散文、评论、通迅等多种,写作触角伸得较广;叶凌云打破坚冰,加入中国作协,成为我县本土作家加盟中国作协第一人;80后青年作家黄晓佳出版长篇小说《非诚勿扰》、《巾帼宰相上官婉儿》,其姐姐黄怀英从事剧本创作,成就喜人;90后青年作家文思敏成为长沙网络写手中的佼佼者,年创作收入过百万;青年作家戴立辉2013年在《今古传奇》等全国性大型刊物发表中篇小说五篇;杨跃清散文集《走过滇藏线》获长沙市文联专项创作资金扶持,即将面世……其他宁乡作家,深入生活,潜心创作,也在不同领域取得了不同的成绩。
“宁乡人会读书”,这是一句流传甚广的话。其实会读书的宁乡人还会著书。宁乡作家不但个人创作实力令人称许,还抱团出击,集团冲锋。2005年,我县八名作家首度携手,推出“沩水菁华”丛书,使读者首次认识到宁乡作家的强大创作实力;2010年,10名宁乡作家出版“且行且思”丛书(一),时隔两年,13名宁乡作家再度联手,大手笔推出“且行且思”(二),间隔时间之短,品种之丰富,内容之精彩,更是给读者带来了莫大惊喜。2014年1月,宁乡作家抱团推出的“潮汐与船”丛书又隆重推出,参与的宁乡作家达十名之多,将宁乡的文学事业一次又一次推向高潮。据悉,目前,宁乡县作家协会又在组织出版一套丛书,各项准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进行中,有望于今年秋与读者见面。
万千红紫斗芳华。宁乡作家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在这块肥沃的土地上,浇灌出了朵朵娇艳的文学之花,为我们这个时代,装点出了靓丽的春色。我们希望他们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创作出更多为群众喜闻乐见的佳作,为“文化强县”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文/图 刘淑兰
编辑:陶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