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乡网—今日宁乡讯 制度创新是一个很大的命题。作为经济一线的建设者,我们更多的是执行政策,而不是制定政策,所以我谈的管理制度创新,主要是在现行的法律法规框架下,如何创新制度执行方式和管理模式,切实做到公平、公正、公开,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和政府公信力。下面结合本人在新区工作多年的实践,就如何做好管理制度创新工作谈三点认识:
一、管理制度创新必须有好的上层建筑作支撑
众所周知,最好的制度如果没有领导的重视,都将会成为一纸空文,所以管理制度创新必须有好的上层建筑作支撑,具体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一是领导必须重视,并且要淡化权力意识。管理制度创新必须有领导特别是主要领导重视,才会有肥沃的土壤,才能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制度建设就是一种行为规范。如果领导干部不能淡化权力意识,官本位思想太重,就会导致再好的制度也无法落实。领导干部必须带头放权不揽权,一般干部才不会以权谋私,才会真正把事情做好。像《2013年金洲新区征拆补安实施方案试行办法》实施过程中,就得到了书记、主任的高度重视,我在新区分管征拆补安工作近7年,无论是领导还是各位同事,都没有打过一次招呼,才使得我们在执行征拆补安相关政策过程中能够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在实施新区征拆补安相关规定过程中并不是没有阻力的,像我们有的拆迁户提着现金去找主要领导,被主要领导断然拒绝,并且没有告诉我们征拆一线的同志们,是领导不给我们压力。这是与领导重视管理制度创新和淡化权力意识分不开的。很多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
二是要认清管理制度创新是对干部最好的保护。无规矩不成方圆,广大干部只有在好的管理制度下面才能做到忠诚履职,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切实把本职工作做好。如果我们出台的管理制度朝令夕改,必然导致干部无所适从、无法做事,更不可能把事情做好。只有在好的管理制度下面,干部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大胆履职,敢于担当,做好工作。并且使干部在完成好工作任务的同时有章可循、底气更足,真正实现做好事、不出事。
二、管理制度创新必须来源于实践,并回归实践去检验
大家都知道,最好的制度必须来源于实践,并回归实践去检验。因为管理制度创新它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在基层发现,不断提炼并加以实践,才能不断完善,更好的实施。像我们惠民物业公司的园区物业服务管理制度、小区物业服务管理制度、企业垃圾清运物业服务管理制度以及恩吉创业园等物业外包服务管理制度,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由最初的年度承包班组评优评先,发展到“季度物业之星”、“年度物业之星”评定,再发展到星级物业服务员制度,并且在2014年我们准备再增加“年度和谐文明家庭”和“季度流动红旗班组”两项评奖活动。通过公开公平公正评选,既提高了各承包班组的工作效率,又增强了原住民对新区的归属感,上述管理制度创新回归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特别是2013年市、县四大家项目观摩检阅园区时,有县级领导跟刘永红书记交流时说,“这是金洲新区的精品参观线路,不但沿线两边开工建设的项目多,而且卫生保洁和绿化养护工作做得好”,这些都是管理制度创新带来的工作成效。记得去年大年三十下午四点十分,我们在督查卫生保洁工作时,龙桥班组金沙路官桥大桥清扫人员对我们说:“我们已经尽力了,清洗了6次步行道还是不够干净。”这方面实际还与工程建设这块有关,他们已经尽力了,让我们为之感动和自豪的是他们已忘记了自己是原住民的特殊身份,真正成为惠民物业公司的一份子。
其次,我们实施的《2013年金洲新区征拆补安实施方案试行办法》也是通过多年制度创新的基础上制定出来的。经过2013年的试行,既符合上级相关的征拆补安政策,同时又真正做到了有偿拆迁、无偿拆违。并且我们实现了全年金洲新区36平方公里核心区范围内新增违法建设工程零的突破,新区和谐拆迁奖的理念已深入原住民心中。不但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肯定,而且成为新一轮县人民政府征拆补安标准制定的重要依据。所有这些都说明管理制度创新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出真知。
三、管理制度创新必须与干部能力提升结合起来
大家都知道,最好的制度必须要有人去落实,不然就会落空,所以为了把我们的一些好的管理制度落实下去,应当从以下四个方面不断提高干部的能力水平。
一是要正确引导干部不断加强学习。首先干部要认真地把好的管理制度学会,做到融会贯通。其次干部要把涉及的相关法律法规弄懂。譬如像《2013年金洲新区征拆补安实施方案试行办法》涵盖了长沙市103号令、长沙市30号文件、长沙市国土资源局12号文件、宁乡县27号文件、县重点工程建设指挥部相关规定等法规,如果不把上述法规弄懂,对于新区征拆补安相关规定就会一知半解,就不可能把本职工作完全做好,就无法在接访回答群众诉求时讲清楚、说明白,就有可能牵牛进屋,是非上身。
二是要正确引导干部全程参与。很多干部认为,管理制度创新是领导的事情,与我们无关。这是一个误解,管理制度创新其实是一个互动过程,我们大家都需要全程参与,才能感受到制度的优劣,以便不断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像我们的食堂管理非常规范,它有很严格的层级考核制度,组长、副组长和分包人的绩效考核得分都取下一级绩效考核分数的平均分。如果不是大家积极参与食堂测评,我们就无从下手提高食堂的管理水平。其次,我们的园区物业服务承包班组考核,各安置小区物业服务检查评比“十条”,城管加班和绩效考核等管理制度的实施都需要我们的干部全程参与。
三是要正确引导干部不断提高执行力。首先干部必须坚持原则;其次干部必须做到办事公道;第三,干部要经常组织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分享成功的案例和喜悦,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高干部做工作的能力水平,执行力也自然会逐步提高。因为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为了新区的整体信誉来不得半点徇私舞弊和懈怠,打铁还需自身硬,很多管理制度创新都是对干部执行力好坏的检验。
四是要正确引导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首先,干部要有宽广的胸怀,远大的志向;其次要正确引导干部在做好事的同时,更要学会做好人。我觉得永红书记的讲话非常有哲理:人生的取向是事业还是当官,如果是官本位思想太重,自己累别人也累;如果是事业才会知足常乐,其乐无穷,也只有这样,权力才会在阳光下运行。
总之,管理制度创新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团结就是力量,公正就是力量。我深信金洲人在新一轮改革创新的大潮中,秉承十八届三中全会改革创新的东风,借势省级金洲新区工业集中区获批的契机,一定能够精诚团结,开拓创新,务实兴业,坚守公平正义,践行“惠民”理念,制定更多符合新区实际的管理制度,成为各自领域的标准和标杆,有力推动金洲新区新一轮大建设、大发展、大提升,在全市“六个走在前列”大竞赛活动和全县“四比四抓争先锋”活动中争当先行者、勇做排头兵!
(作者系金洲新区工业集中区工委委员、管委会常务副主任)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曾辉
编辑:陶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