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阳光女孩,奔波在母亲病房与课堂间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文/图 龚再蓉 贺琼 编辑:陶湘 2014-03-12 10:02:50
—分享—

尽量让久病的母亲开心是蒋艳想方设法做的一件事。

蒋艳利用课余时间到病房照顾母亲。

  宁乡网—今日宁乡讯 3月9日,对于玉潭中学高三学生蒋艳来说,又是一个特别忙碌的日子。除了完成繁重的学习任务之外,她还要利用中餐与午自习时间到县人民医院照顾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母亲。这样的日子,她已习以为常。面对重病的母亲和贫困的家境,这名17岁的女孩展示出了同龄人少有的坚强,其不懈的坚持和阳光的心态深深感动着越来越多的人。

  从小就随父母在外漂泊,她觉得那样的日子也很幸福

  龙田镇横岭村,一个典型的西部偏远山区村,今年58岁的蒋谷明就出生在这里。因父母去世得早,家庭底子薄,他的日子一直过得比较艰难。为了摆脱生活的困境,他很早就选择了外出打工。

  家庭条件不好,往往结婚得晚。17年前,年过四十的蒋谷明才有了自己的女儿,她就是蒋艳。进厂打工,帮别人装修房子,除了自己单干外,有时还接下业务带几个人一起做……成家之后,蒋谷明更加努力挣钱,想使一家人过上好日子。可是,这种努力的效果却并不明显。

  5岁前在长沙生活,后来回到龙田上学,小学三年级时转到广东,2011年初中毕业后又回来进玉潭中学读高中。对于自己的生活经历,蒋艳作了这样一个简单的概括。从小就随父母在外漂泊记忆,已深深刻在这个女孩的心底。对此,她深有感慨地表示:“从我记事起,家里的经济状况便一直不大好,这应该就是经常搬家的主要原因。但是,我觉得那样的日子也很幸福,因为父母一直对我很好。”

  支付不起医疗费用,“富贵病”八年拖垮她母亲的身体

  母亲的身体不好,一直是蒋艳一家人的心病。她的母亲叫吴胜华,当年不顾家人的强烈反对与蒋谷明走到了一起。

  8年前,一家人在广东生活,蒋艳正读五年级。这天,已有相当长时间觉得身体不适的吴胜华上医院检查,被确诊患有糖尿病,并且已比较严重。从此,虽然服用一些药物,但由于得不到充分治疗,她的病情每年都会发作几次。“只有特别严重的时候,妈妈才肯住院。并且,每次都只住两三天,最多不超过五天。只要病情稍微稳定一些,她就会坚持出院。”每每回忆起当初的情景,蒋艳总会有一种沉重的伤感。她说,家里支付不起所需的医疗费用,是母亲不肯住院的唯一原因。

  得的是“富贵病”,接受的却是“马虎治疗”,这一巨大落差所带的最直接后果就是吴胜华的病情不断恶化,其身体被拖垮。早在5年前,为她治病的医生就提出不能再用原来的药物治疗,得注射胰岛素。因为那些药物的副作用太大,再用就会对肾脏造成重大损伤。一开始,医生的这个建议被采纳。可是仅仅两个月后,因承担不起相关费用,吴胜华又放弃了注射胰岛素,重用原来的药物。这样,肾功能衰竭的症状在她身上逐步显现。

  照顾母亲和学习两不误,她有时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

  2012年,觉得家里的自然环境更好,吴胜华回到了横岭村。此时,她的女儿蒋艳正在玉潭中学求学,而丈夫则留在广东挣钱维持一家的开销。

  随着时间的推移,吴胜华的病情越来越严重,引发了多种并发症。2013年11月11日,蒋艳从老师那里得知,母亲打来一个电话,说自己的病情加重,需要她回去照顾几天。这样的情况,她并不是第一次面对。一个多月前,她曾获得过同样的信息,并赶回家将母亲送到巷子口卫生院住院治疗。那次,她连续照顾6天,见母亲的病情稳定后才返回学校。

  蒋艳十分明白,母亲虽然是一个人在家养病,但不到万不得已时不会叫她回家。可是,当她冒雨赶回家时,情况的恶劣程度还是远超出她的预想。此次,母亲已连续6天基本没下过床,几乎连说话的气力都没有了。她立即把母亲送到巷子口卫生院,住院接受救治。第三天上午,觉得自己的病情有所缓解,吴胜华要求出院回家。此时,医生持强烈反对意见,称她的病已转化成尿毒症,稍有延误就会危及生命。

  面对医生的警告和女儿的劝阻,吴胜华并没有改变主意,而是坚持办理出院手续回到家中。令她和女儿都没想到的是,此次病情反复会来得如此之快,变得如此严重。就在回家的当天晚上,她的病再次发作,并且严重程度超过以往。“妈妈想吃东西,我做好后,她却是一口也吃不下。并且,肚子胀得十分厉害,不停呕吐,冷得浑身发抖,我把家里所有的被子都找来盖到她身上,还是不停地喊冷。重新送到巷子口卫生院后,医生说情况十分危险,得往大医院送。”回忆起当晚的场景,蒋艳依然觉得十分后怕。直到如今,她依然坚信当天晚上母亲到“鬼门关”走了一趟。

  11月14日,吴胜华被连夜送到县人民医院接受救治。在这里,她被确诊患上了尿毒症。在全面检查之后,医生还下出了这样的结论:由于病人患有多种疾病,身体状况极差,不适合肾移植手术,只能采用血液透析的办法进行保守治疗。

  母亲的病情严重恶化,蒋艳没有立即叫父亲回来。她选择了独自照顾母亲,好让父亲在外再挣点钱给母亲治病。这一次,母亲在县人民医院连续住了一个多星期院。上午一下第四节课,中饭都来不及吃,就往医院跑,利用中餐和午自习时间帮母亲买饭、打水,搀扶母亲上厕所,做完这些后再跑回学校上课;下午放学后,跑到医院,帮母亲洗澡洗衣服、买来晚饭,妥当后再跑回学校上晚自习;上完晚自习,又跑到病房照顾母亲。那一个多星期时间内,蒋艳将自己的生命“发条”拧到最紧张的状态,奔波于病房与课堂之间,努力做到照顾母亲和学习两不误。她经常忙得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有时就着母亲的饭菜吃上两口,有时则干脆不吃。晚上,她经常到凌晨才睡觉,早上6时起来,中间还要扶着母亲上两三次厕所。

  “确实很累,但必须坚持,必须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妈妈的病好起来。以前也有过类似的经历,只是没有那样严重。”蒋艳表示,相信坚持就会有成效的想法,在精神上给了她很大的支撑。

  如以往一样,吴胜华再次幸运地度过了难关。11月26日,她来到湘雅附三医院,接受了静脉植管手术。之后,她每个星期进行一次血液透析。每到这个日子,蒋艳便在母亲的病房与自己的课堂之间来回奔波。

  众人援手挺过难关,她的愿望是以后要好好回报社会

  蒋艳一家的困境及她在困境面前坚持,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感动之余,许多人纷纷伸出了援助之手。

  2013年11月18日,玉潭中学向全校师生发出了向蒋艳一家捐助的倡议,并得到了热烈响应。随后,以“爱在,希望就在”为主题的捐助活动在该校全面展开。今年1月22日,玉潭中学校长黄习贤来到龙田镇横岭村,对蒋艳及其父母进行慰问。当天,除送上自己的2000元捐助款外,他还代表玉潭中学董事长吕艳送去2000元爱心款,并承诺免去蒋艳下学期的学费。

  龙田镇镇长陈庆除自己捐助2000元外,还动员13个同事朋友一起捐款12500元,并亲自送到吴胜华手中;加加集团董事肖赛平将3000元爱心款送到玉潭中学;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爱心人士当时正在国外旅游,通过微信得知了蒋艳一家的情况后,委托朋友送来500元现金……至3月8日,此次捐款活动已募集善款11万多元,其中玉潭中学在校师生捐款5.4万元,使蒋艳一家的困境得到了有效缓解。

  伍欣是蒋艳的同班同学,两人也是很要好的朋友。近三年来,没有添置过新衣,有的裤子已显得短了,从没有见过她吃过零食。在她的印象当中,蒋艳的生活过得十分节俭。一次,她去看望蒋艳的妈妈,却看到蒋艳一个人躲在厕所偷偷擦泪。追问之下,才知道是母亲不分青红皂白地骂了她一顿。“那次,她虽然很伤心,但她当即告诉我,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妈妈的呵护,现在妈妈病了,我也把她当小孩般照顾,笑笑宠宠就过去了。” 她说,蒋艳从不抱怨生活的艰辛,总是惦记着父母、老师同学对她的恩情。

  作为蒋艳的班主任,高朝晖是这次捐款活动的组织者之一。动员自己已毕业的学生捐款,设立专门的募捐账号,与捐款者沟通。为了组织好此次活动,他做了大量工作。采访中,他告诉记者,蒋艳是一个很懂事、很坚强、很阳光的孩子,好几次看见她躲起来哭,但平时在老师和同学面前总显得那样开朗,总是一脸笑容。2013年下期期末考试,她的成绩全班第一名,出乎老师与同学的意料。“成绩出来之前,我觉得她能够保持班上的前五名就不错了,毕竟那样大的困难,许多人都无法承受。”他表示,蒋艳的坚强与阳光,感动了许多人。这些捐款者有的来自云南、广东、浙江、上海等省市,其中素不相识者就有30多人。

  在众人的共同努力下,吴胜华的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最近三次进行血液透析,她都是上午到县人民医院,当天下午便回到了家中。“有时,也会觉得命运不公平,但总相信苦日子会过去。幸运的是,遇到了这么多好心人。”蒋艳告诉记者,自己最大的愿望是能考上一所好大学,以后能更好地照顾父母,能好好地回报社会。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文/图 龚再蓉 贺琼

编辑:陶湘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宁乡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