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乡网—今日宁乡讯 在2013年,有6%的纪检监察干部兼任1项工作,94%的人兼任2项以上工作,其中40%的人兼任四项工作,最多的达到10项工作;68%的纪检监察干部从事本职工作的精力未达到一半;74%的人认为作风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能够持久。这是在我县近日举办的纪检监察干部“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研讨班上,针对参训的120多名纪检监察干部现场调查所得出的结果。
这项调查结果再次印证了纪检监察机关长期以来的角色错位,职能颠倒的问题。“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是中央纪委对纪检监察机关提出的新要求,可谓恰逢其时。围绕中央的新要求、新部署,我县纪检监察机关也进一步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深入开展,让纪检工作真正“有为有威有味”。
“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部分纪检监察干部倒是在尽心尽力种别人的田,却不经意荒了自己的地。“从事纪检监察工作十多年,感觉工作越来越忙、头绪越来越多,可是越来越发现,虽然管得越多越宽了,但成绩却越来越差。”白马桥乡纪委书记易志华的一番话似乎说出了不少纪检干部的心声。
见到青山桥镇纪委书记谢海军时,他刚刚和村上一名违反计划生育的农民谈完话。在提到查案的往事时,他不好意思地对我们说,“当镇纪委书记半年多,就查了3宗案件,而且都是计生案件,就没查过乡镇机关干部。”
其实,不止是宁乡纪检监察干部,长期以来,大多数纪检监察干部似乎都陷入了这样一个怪圈,扮演着很多尴尬的角色:要么成为监管对象的“人质”,总被“绑架”着参加甚至牵头负责各种招标评标、询价定价、政府采购等活动,无形中以监督的名义为他人搞权钱交易、权力寻租和暗箱操作担责代过;要么成为政府部门的“雇工”,什么事都大包大揽,越俎代庖,结果往往费力不讨好;要么成为同级党组织的“替身”,将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责任、领导作用和监督责任、协调作用全都扛了起来,导致角色错位,职能颠倒。县交通局派驻纪检组长张慧明对此深有体会。在担任派驻纪检组长的一年多以来,除开纪检工作,他还分管了部门的业务工作,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来回奔波是家常便饭,有时候不是不想一心一意管好纪检工作,而真的是有力无处使。”张慧明很是无奈。
“被动转不如主动转”
夏铎铺镇纪委书记陈红兵是一名年轻的纪检干部,她说,从她踏上纪委书记这个岗位开始,真正的主业没干多少,计生、社会事务等工作倒是忙里忙外,不亦乐乎。“虽然来乡镇工作不久,但纪委书记这个尴尬的境地我倒是深有体会了。”陈红兵说。
在她看来,中央提出纪检监察干部“三转”着实给他们“解了套”,“与其说‘三转’是一种顶层设计,不如说是“接地气”。有的人不愿转、不敢转、甚至不能转,其实,这完全是多虑了。作为一名乡镇纪委书记,比起自怨自艾、担惊受怕,还不如变被动为主动,实行上下联动,主动适应新要求。”陈红兵对未来工作的变化充满期待。
不止陈红兵一个人,在为期两天的县纪检监察干部“三转”研讨班上,全县120余名纪委书记、纪检组长对“三转”是拍手叫好。“终于能安安心心做点实事了。”县发改局纪委书记左志华笑着说。
宁乡县在全市率先举行纪检监察干部“三转”研讨班,这不仅是宁乡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纪委关于“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的工作要求,更是关心爱护干部的一种方式。“某种程度上说,这种培训更多的是一种交流,一种执行,一种落实。”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胡德强表示。
通过研讨培训,纪委书记(纪检组长)们纷纷表示收获颇多。县检察院纪检组长周文武对于自身定位很有想法。他说,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决不能做“老好人、糊涂人、狂妄人”。“不要怕得罪人,坚持原则向前冲就是了。不过,冲的过程中如果遭遇‘糖衣炮弹’,可千万不能犯糊涂,不该去的不去,不该吃的不吃,不该玩的不玩,不该看的不看,不该拿的不拿”,周文武说得很认真,“当然了,坚持原则不代表你就可以在单位依仗权威‘横着走’,这可不是纪检人应该有的形象。”
“做有为有威有味的纪检干部”
春节期间结婚办酒本是件喜事,但我县三名村干部却把这喜事变了味。
今年2月9日,朱良桥乡农办职工周某在自家住宅为儿子办婚礼,违规宴请非亲属人员并收受礼金;2月10日,黄材镇月山村党支部书记李某在自家住宅为儿子办婚礼,违规收受村民等非亲属人员礼金;2月12日,菁华铺乡桃林桥村治安主任彭某在自家住宅为女儿办回门宴,事前向菁华铺乡党委报告酒席规模控制在20桌以内,实际正餐开设酒席31桌,并违规收受村民等非亲属人员礼金。
这是县纪委近日查处的春节期间三名村干部违规办酒的典型案件。
党的十八大后,面对新形势、新格局,以及中央纪委提出的“三转”新要求,县纪委严格执行作风建设相关规定,重点纠正领导干部利用本人及家庭成员婚丧嫁娶、传统节日及生日、乔迁、履新、就医、学习等名义,收受下属单位和个人以及有利益关系的单位和个人礼金礼品行为,一旦发现一起,必定查处,绝不姑息。
不仅如此,在近日举行的宁乡县第十一届纪委第四次全会暨全县反腐败工作会议上,中共宁乡县委专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纪检组织建设的通知》(简称《通知》)、《关于委局机关议事协调机构调整情况的通报》(简称《通报》)两个文件。其中,《通知》明确要求,严格规范基层纪委书记(纪检组长)职责分工,规定纪委书记(纪检组长)协管党风廉政建设,主管纪检监察工作,可分管作风建设、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机关效能建设、政务公开、内部审计及相关党务工作,不得担任各类临时性职务。《通报》则明确规定,退出县两帮两促经济服务活动领导小组等47个议事协调机构。
“宁乡必定不折不扣地将中央关于‘三转’的各项要求执行到底。”胡德强坚定地表示。
机构瘦身了,副业精减了,拳头紧握了,纪委书记(纪检组长)们腾出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执好纪、问好责、把好关。“这一举措的出台犹如给了我们一把‘尚方宝剑’,让我们改变了这种‘该管的没管好,不该管的却不得不管’的状况,真正促使我们理清思路,抓好主业,把不该管的交还给主责部门,把该管的切实管好,做一名有为有威有味的纪检监察干部。”县文广局纪委书记李平说。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龙佳 彭倚
编辑:陶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