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乡网—今日宁乡讯 正月初八,走出马年新春招聘会现场,从县人社局门口打的到一环路湘核华府门口。“上车10块。”一上车,的哥就小声地提醒一句。当问到为什么还是这么高的起步价时,这位的哥没有任何回答。不过,下车时,他还是坚持收了10元钱。
在县城,打的时遇到不打表随意喊价,是很常见的现象。并且,对于不能乱喊价的规矩,这个行业的从业人员并非不知晓。正月初五那天,一位朋友便较了一回真,下车付费后,硬是从10元的“起步价”里争回了3元钱。
县城的士普遍不打表随意喊价的乱象,可说是由来已久。时间一长,甚至给广大市民造成了一种“本就应该这样”的错觉。在刚刚过去的2013年,多次从鲁家桥打的去玉潭镇政府。同样的路程,收费却经常不同,有收7元的,有收8元的,也有收10元的,就是很少有打表计费的。一次,乘坐的是一位的姐的车,她提出要收10元,并说“就是打表也要8块钱”。时间一长,便觉得对于这段路程来说,8元的收费是相当合理的。谁知,一次从食尚阳光门口到玉潭镇政府,遇上一位认真打表收费的的哥。到达目的地后,那表分明地显示着所产生的费用是7元。路程加了这么长,费用却比那“合理收费”要少,不得不说有时别太相信自己的感觉。
不管计费表等硬件设施如何改进,也不管相关管理办法如何完善,对于打表收费这项制度的实施来说,县城的士的规范管理尚处于起步阶段。这,是一种不容置疑的现状。一次就多收那么几块钱,并没有给乘客带来多大的损失;即使是查实有的士在乱收费,也不可能给予多大的处罚。因此,有人说,的士不打表随意喊价并非什么大问题。从经济效益来看,这个观点似乎没错。
然而,从社会效益的角度出发,上述观点就是大错特错了,因为没有哪个文明程度高的现代城市普遍存在的士不打表计费的乱象。并且,随着城市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城市开放度的不断放大,人们、特别是外来人员所注重的往往是发展的缺失而非优势。许多时候,一个细小的瑕疵就会成为致命的缺陷,何况出租车这个与广大市民息息相关的公共服务行业?
不可否认,对于的士不打表随意喊价的乱象,相关部门采取了不少整治举措,如在公布投诉电话,通过在的士后部电子屏打滚动字幕、在的士内贴提示条等途径提醒乘客可用拒绝付费的方式抵制不打表,等等。但是,大量事实证明,与愈来愈严重的乱象相比,这些举措显得那么的苍白无力。
整治举措收不到理想效果,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市民维权意识不强,如行业自律能力太弱。但是,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相关部门身上,在于职能部门重视不够,在于职能部门监管不力。不管是哪个公共服务行业,当乱象已成“正常现象”时,靠消费者维权或行业自律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无异于痴人说梦。
因此,要有效遏制县城的士随意喊价的乱象,使整个出租车行业回归到随时打表计费的正轨上来,唯一办法就是相关职能部门在监管工作上真正发力,真正找准途径将监管举措实施到底,进而形成一种自动的长效监管机制。因此,能真正回答“县城的士何时不再喊价?”这个问题的,只有相关职能部门。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龚再蓉
编辑:陶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