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化惠民 开启百姓幸福密码(下)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文/图 刘淑兰 编辑:陶湘 2013-12-17 09:53:57
—分享—

双凫铺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内,村民们在认真看书。.

  宁乡网—今日宁乡讯 (记者 刘淑兰)千帆竞发,百舸争流。今年年初以来,县文体广电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和总体要求,以加强文化惠民、行政执法、制度建设为重点,着力推进全系统政风行风建设,让广大群众成为文化建设的实践者和受益者。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验收通过,成功申报国宝单位3个,获得“全国全民健身先进个人”、“全省依法办事示范窗口单位”、“湖南省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县”、“长沙市扫黄打非有功集体”、“县绩效考核先进单位”等荣誉。

  文化惠民提升幸福指数

  为了让全县群众过一个欢乐、文明的端午佳节,6月9日,白马桥乡爱琴湾小区人头簇拥,彩旗飘扬,县文体广电局举行的“我们的节日·端午节”大型主题晚会系列活动在这里开幕,晚会安排了传统龙狮舞表演、汉服模特展示、包粽子比赛和品粽子等端午节传统文化活动和端午有关的歌舞、器乐、诵读、杂技、花鼓戏等节目,一个个精彩的节目,赢得现场三千多名观众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为引导全县广大群众积极投身文体活动,县文体广电局通过争政策、抢项目、抓落实,抓住了一批群众参与度高,符合群众胃口的文化活动,先后开展了“幸福新宁乡·欢乐过新年”春节系列活动、“你读书·我买单”读书活动、第24届春季环城马路赛、“欢乐潇湘”全民展演、第三届领导干部篮球赛、第四届“楚沩清韵”廉政文艺调演、乡镇广场舞骨干培训等大型群众文体活动,承办了长沙市第八届运动会柔道、摔跤、举重项目的比赛和贺龙中国业余篮球公开赛等大型活动,参与人数超过40万人次,有效引导和促进了群众文化生活的繁荣,今年市八运会我县夺得了109块金牌,居县市组第一。同时,通过以奖代补等形式,大力引导和扶持文艺团队发展,目前全县共有群众文艺团队120支、体育协会12个。与此同时,县文体广电局还持续开展送文化、送器材下乡进社区活动,共组织公益演出57场、放映公益电影5045场、捐赠图书5000册;投放篮球架70个、乒乓球台104张、健身路径2套、室内健身器材6套,为10个乡镇文化站配送电脑、音响等器材、为100个村(社区)赠送广场活动音箱,为群众提供更多娱乐健身平台。

  “现在图书馆读者QQ群的服务真是太好了,每天在群内有新书推介外,读者在群内就可以办理预借、续借手续以及提出新书采购需求,我上次在群内提出想看莫言的新书《我们的荆轲》,刚好一个星期,图书馆工作人员就告诉我,这本书可以办理借阅了。”借书证号为NT0025676的读者这样评价道。正如这位读者所说,自2011年县文体广电局启动图书馆、文化馆免费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群众享受到了免费的文化大餐。

  “整合文体资源,就是要让广大群众最大限度地享受到宁乡文化发展带来的成果。”县文体广电局副局长吴婧在谈到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的大文化发展理念时如是说。

  据了解,为真正把文化惠民落到实处,从2011年开始,县文化馆、图书馆实行“零门槛”免费开放,取消了所有的场地费、培训费、办证工本费、书籍维护费、读者寄包费等收费项目,实现所有的服务项目和公共设施场地全部免费开放,使更多的群众共享了文化发展成果。今年,县文化馆、图书馆整体搬迁入驻文体中心,进一步提升硬件设施水平,在免费开放馆内场地、设施的基础上,分别在全县建立了5个农民艺术培训基地和5家图书馆分馆,全年“两馆”累计接待、服务15万余人次。县图书馆创建并管理好了两个QQ工作读者群:宁乡县图书馆读者QQ群176626198和行政中心分馆读者QQ群195719247,在群内进行新书推介,读者续借、咨询等读者服务工作,方便快捷,服务成效显著,深受读者喜爱。据统计,今年图书馆读者比去年同期增长21%,外借人次44950人次,外借册次160754册。县文化馆根据免费开放要求,成立了专门的对外指导部,组织专业人员,举办了花鼓戏、麻山锣鼓、广场舞等免费教学等活动,培训、发展文化骨干近2000人。图书馆开展了“你读书·我买单”、“迎新春”读书知识竞赛、“三湘读书月”等主题读书活动,购置了一批新书供读者免费阅读。同时,安装了最新的图书借阅计算机管理系统,添置了阅读桌椅、空调等设施,以周到细致的服务赢得了读者的好评。文化服务方式日趋多元化,暑假期间,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向全县中小学生免费开展游泳项目,受到广泛好评。

  整齐的书架上,分门别类地摆放着一册册图书;阅览室内,各个年龄段的读者,或埋头看书,或兴致盎然地翻阅报刊……这一幕并非来自城市图书馆,而是记者在道林镇沈家巷村农家书屋中看到的景象。书屋管理员廖仁章告诉记者,如今书屋已经成了村民学习科学知识和交流生活、工作、种养经验的重要场所,一年里这间小小的书屋要接待6000多人。“农家书屋搭建起了农民学科技、学文化的新平台,既帮他们‘富了脑袋,又富了口袋’。”道林镇华鑫市村党支部书记张延富高兴地对记者说。

  如今,文化惠民走进基层、走进社区、走进村组、走进群众,文化活动丰盈了百姓的生活,滋润着人们的心田,“文化大县、文化强县”的时代强音敲击着每一个宁乡人。

  文化市场发展繁荣有序

  “现在任何案件处罚结果都对外公开,是摆在桌面上的阳光处罚,我们服!”这是记者日前在调查文化市场管理过程中,从兄弟网络会所业主张亚瑜口中听到的。今年,县文化执法大队升级成为宁乡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局,全局上下紧扣“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工作方针,坚持管理与服务相结合,大力推行阳光执法和说理式执法,促使文化市场审批、执法权力在阳光下运行,逐步构建了公开透明、便民高效的文化市场管理体系,推动了文化市场繁荣发展。顺利完成全县517家文化经营单位年审年检及许可证换发工作,对全县无证经营文化场所进行了调查摸底,下达《停业整改通知书》53份。深入开展“网吧整治”、“娱乐场所无证经营专项治理”以及“高考静音”等专项治理行动,检查文化经营单位350家(次),关闭无证经营歌舞厅30余家、黑网吧1家。公布文化市场举报电话12318,及时处理市民的举报投诉,做到有报必查,每查必复,全年共受理电话投诉30起,累计查处违法违规经营文化场所45家,收缴非法出版物2.2万册(张),销毁电游赌博机具460台,确保了全县文化市场的繁荣有序。

  今年以来,县文体广电局还着力加强对政风行风建设的督促和考评,开展了由县人大、政协民主监督员、社会知名人士、业主等31人的政风行风民主评议座谈会,评议结果获得了综合服务类第2名、网上测评第4名的成绩。

  文化遗产保护成效明显

  投入资金近100万元成立“宁乡花鼓戏传承保护中心”、“宁乡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中心”和“宁乡文化艺术创作中心”,打造了一批文化特色品牌。创作文艺精品《青铜魂》获“欢乐潇湘”全省决赛三等奖和“观众最喜爱的节目”两个奖项,《沩江文艺》进行了提质改版,形式和内容都有了很大提升;复排了《张先生讨学钱》等一批经典剧目并搬上屏幕,开展了花鼓戏巡演;公布第二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开展“一镇(乡)一品”民俗文化保护工程,对各镇优秀乡土文化、民俗文化进行摸底调查,年底将举办民俗文化艺术节;投入90余万元,对密印寺五观堂、药王殿、高氏宗祠等进行日常保护,兰花屋场维护工作得到了“为民办实事”荣誉;成功申报何叔衡故居、谢觉哉故居、张南轩(含张浚墓)国保3处,至此,我县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达到5个。开展何叔衡故居、谢觉哉故居的编修及陈列布展。全面启动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文物安全工作巩固提升,遴选乡村不可移动文物守护员354名,实现全县文物安全覆盖。6月8日,在紫金广场组织了“世界文物遗产保护日”宣传活动,大力宣传宁乡文化遗产的保护成果,同时对3个国保单位进行项目规划,争取上级更大支持。

  一座城市的气质不仅体现在高楼林立、绿草红花上,更多是写在每一位市民的脸上。一出出精品大戏走进基层、走进民众,一项项文化活动丰盈了宁乡百姓的生活,滋润着人们的心田,为宁乡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不竭的动力。今天,我们可以自豪地说,一座集三千多年历史文脉与现代气息于一体的“文化大县、文化强县”正在向我们走来……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文/图 刘淑兰

编辑:陶湘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宁乡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