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是国际盲人节,相比其他节日的热烈与隆重,这节日显得有些冷清。所幸的是,早前读到两则报道,让人尚感欣慰。一是我县盲道管理出实招。县城主要道路都铺设了盲道,县城管局加大盲道巡查力度,定期开展占用盲道违法行为专项整治行动,通过增加停车位、劝导教育、锁车罚款等疏堵结合的措施,促进盲道管理常态化和长效化。二是我县服务失明残疾人出新招。县残疾人联合会对失明残疾人分批进行免费的定向行走培训,50名学员、为期7天的第一批培训班结束,理论讲解和场景实践相结合的课程让残疾人朋友受益匪浅。《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安全法》第三十四条规定“城市主要道路的人行道,应当按照规划设置盲道。盲道的设置应当符合国家标准”。但由于各种原因,城市盲道建设并不规范,即使按要求设置也未对盲人行路产生应有的帮助。
盲道,不仅仅是一条无障碍通道,更多反映了一座城市对民生的态度、对人文的关怀,它无声却一路丈量城市文明。城市里,高楼大厦,车水马龙,人流熙攘,写的不是人民的幸福感,只有从那红绿灯口、集贸市场、的士公交、医院学校……才能认识这座城市。城市幸福与否,得看人民文明与否;人民幸福与否,得看城市文明与否。前段时间,“最牛盲道”、“最坑爹盲道”火爆网络,山西太原市一段盲道“50米26个直角弯”,大可作为一件艺术品好好保护起来。盲道入坑、撞树、穿公交站牌等现象比比皆是,网友吐槽调侃为“盲人设计、盲人施工、盲人监理、盲人验收”,让人哭笑不得,真是莫大的讽刺!
常听到身边有人说,只见修路,却不见盲人走道。于是,人们开始质疑它存在的必要性。
是的,我们很少见盲道上行走着盲人,那是因为盲人出行少,敢出行的盲人更少,万一哪天“哐当当……”碰倒一排自行车,或“被坑”,或撞树了该如何是好。再说,我们要天天看见盲人走盲道,又该有多少盲人呢。
但那并不是盲道“盲”和“忙”的理由和借口,科学、合理解决盲人“行路难”的问题,让盲人与常人一样散步、逛街、购物又何尝不是他们心底“中国梦”的美好愿景呢。
话说回来,真心为宁乡的快速发展拍手称快,为宁乡关注民生的切实举措击节叫好。希望下一步相关部门能在基础设施完善和宣传教育引导上下功夫,让大家一同守护这条道。
南门桥上有半仙,即使算术神准,但我想他绝也算不出哪段盲道不通。只有我们这些“聪”、“明”之人不盲心做盲事,他们的路才是一条坦途!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胡勇聪
编辑:陶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