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盘点和谐征拆的“经开答卷”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文/图 饶洁玲 吴晴 编辑:陶湘 2013-08-30 11:24:42
—分享—


  

宁乡经开区组织对违章建筑进行拆除。

  镜头:昔日生意兴隆的呷味饭馆被拆,正如火如荼开始新的城市建设。许多人感概拆迁的“惊人速度”,却不知道其中鲜为人知的故事。呷味坐落于三环东路旁,有着好的口碑和源源不断的客流。因为地处党校地块旧城改造项目的规划区域内,面临着限时拆迁。当事人以高价赔偿作为筹码,迟迟不愿与拆迁干部商谈。拆迁干部多次上门,将心比心做工作,以真诚与执着赢得了当事人的尊重与信任,最终以不足开价十分之一的补偿价格,顺利签下拆迁合约。

  这是宁乡经开区征拆工作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今年,宁乡经开区用智慧和汗水取得了“征拆真经”,交上了一份可圈可点的经开答卷。

  上下给力击破征拆堡垒

  镜头:格力电器综合生产基地项目拆迁区域涉及到城郊乡关心村等4个村,18个村民小组,需完成2048亩用地的征地拆迁工作,任务艰巨,时间紧迫。宁乡经开区工委书记、县委书记黎春秋多次主持召开项目推进会,宁乡经开区党工委、管委会迅速组建精锐团队,实行“一日一碰头,一日一调度”的工作机制,每天倒计时,赶进度,短短一个月完成了项目用地范围内1200亩征地的征拆腾地工作。

  镜头:党校地块旧城改造项目更是目前宁乡国有土地征拆面积最大,涉及被征收对象成分最复杂的重大综合开发项目,各级领导多次亲临一线调研,区县部门齐心协力,众志一心,项目指挥部高效统筹,各部门无缝对接,密切配合,责任上肩,党校旧址改造项目内项目一期一批次25户已签订协议24户,拆除倒地23户;二批次34户已签订协议17户,拆除倒地16户,党校新址建设用地项目内征地拆迁工作全部完成,拆迁房屋全部倒地。国有土地上县水保局已完成征拆搬迁,县委党校即将完成搬迁,创造了项目征拆的“新速度”,堪称全县项目征拆的“教科书”。

  据悉,宁乡经开区上半年累计完成拆迁房屋425户。格力电器综合生产基地项目与党校地块旧城改造项目作为事关园区乃至全县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性项目,更是成为了全县征拆工作取得重大突破的典范。

  项目化管理打造经开速度

  镜头:根据项目的轻重缓急、征拆对象成分、产业特色等的不同,经开区社会事业局将征地拆迁项目分为8个片区,23个子项目,分别由4个工作组具体负责。在着力推进的党校地块旧城改造项目中,由于该项目征拆情况复杂,涉及大面积的国有土地的征拆,项目工作小组在开展了大量的前期调研和方案论证后,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新方法和新途径。

  镜头:在对企事业单位开展征拆腾地工作的同时,提前启动协谈工作。在协谈工作中,招商合作局综合处处长吴凌志等人充当了协谈的“主攻手”。情况纷繁复杂,国有土地的征拆在县内又没有可以参照的范例蓝本,凭着“敢吃螃蟹”的勇气与决心,成功地完成银腾包装、金鲨王槟榔的协议签订。

  项目化管理是宁乡经开区重要创新之举,2012年成功试水,2013年继续推进。园区依托项目化管理,勇敢尝试,大胆创新,独具匠心地将征拆线上的工作打包为征地拆迁、法制园区建设、坟墓集中安置区建设、征地款集中使用四大类项目,创新方法,攻克坚冰,打响了征拆的攻坚战,确保了各个项目如期快速推进,为园区稳定发展提供了强力保障。

  征地先征心派送“定心丸”

  镜头:社会事业局局长、城郊乡党委书记彭欣荣坚持深入群众,与拆迁户面对面沟通,多少次熬到凌晨时分,多少次昼夜无眠,群众的思想做通了,可他自己却病倒了,但他打了两天点滴后拔掉针头又直奔一线。

  镜头:宁乡经开区房产分局局长王冬军为了与群众交心,晚上吃完饭,他的必修功课就是散步到征拆户家中聊家常。长此以往,他和许多征拆户成为了交心的朋友。有些征拆户甚至主动配合他的工作。

  征地先“征心”。征地拆迁在依法依规的前提下,更应充满人情味和富有人性化。这是宁乡经开区征拆人的共识。换位思考,将心比心,这如同给群众及时派送“定心丸”。据悉,园区实行“以安置促拆迁、先拆迁先安置”的办法,确保被拆迁农民“失地不失家”。今年年初以来,更是大力完善水平安置工作机制,实施“先拆迁、先安置、先选房”的具体操作办法,认真落实水平安置政策,严格水平安置购房的补助审批和支付。同时,采取“就地安置、就近安置、中心地段安置”的办法,在园区繁华中心位置,合理规划了高规格安置小区和失地农民中心村,为安置区群众真正谋取福利。

  阳光拆迁架起沟通桥梁

  镜头:社会事业局征拆处处长任希乔,在党校地块旧城改造项目集体土地拆迁中,扮演了阳光征拆的“推进手”。一家家走访,一户户调查,从3月份项目启动以来,仅端午节休了一天假。在详尽的入户摸底调查的基础上,组织县国土、规划等多家单位对项目范围内的所有单位和个人产权进行联合认证,并将认证结果挨家挨户进行告知。一切数据都处于“阳光”之下,每个征拆户心目中都有了本“明白账”。

  镜头:“不吃征拆户的饭,不收征拆户的红包,不进办公室以外的地方谈协议”。这是宁乡经开区招商合作局局长兼党校地块旧城改造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曾阳明的“三不原则”。记者听到这样一个小故事,在一次协谈工作中,一个顽固的村民想通过特殊途径,钻点政策空子。他声称:“如果拆迁小组不接受他的请客吃饭,就不谈协议”。协议得谈,原则不可破。曾阳明牵头的征拆小组万般无奈下想了个法子,他们与村民一边吃饭,一边商谈,还没等吃完,曾阳明自己悄悄地将单买了。或许是这种精神感动了村民,这次的协谈出乎意料一次性谈成。

  将政策法规摆上桌面,阳光操作公开透明。为了确保绝对的公平公正,园区形成了一个不成文的规定:“穿草鞋的和穿皮鞋的一个样,谁也不能搞特殊化。”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一个标准评到底,一个办法补到底,用规范操作与公平公正在园区与群众之间架起一座诚信的桥梁。

  环境稳定是园区和谐的重要体现,而城管分局是维稳工作的中坚。今年4月份至今,城管分局参与大型拆违行动4次,组织小型拆违行动21次,有效遏制了违法建设增长,优化了园区项目建设环境。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文/图 饶洁玲 吴晴

编辑:陶湘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宁乡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