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手机的普及,到街头使用公用电话的人越来越少。8月2日本报刊登的市民热线报道《磁卡电话机‘久病不愈’》也引起了部分市民对公用电话的关注。许多市民表示,目前城区部分公用电话亭内的电话不能正常使用,有的甚至成了垃圾与小广告的藏身之所,公用电话亭已渐渐沦为摆设。那么,公用电话难道真的要功成身退了吗?公用电话该何去何从?记者对此进行了走访调查。
现状:公用电话亭门前冷落、处境堪忧
8月8日下午,记者在玉潭路的一个公用电话亭旁,驻足近半个小时,未看见一人前去拨打电话。附近一家门店店主告诉记者,很少看到有人前来使用公用电话,“反倒是下雨时,常有人躲雨。”这名店主说。
“用的人确实比较少。”中国电信宁乡分公司网络部主任尹勇告诉记者,目前我县城区除学校以外,共有公用电话120台左右,主要分布在楚沩路、人民路、花明路等路段。“业务量萎缩到可以忽略的地步。”尹勇说,100多台公用电话一个月被消费仅几千元。
在人民医院附近的一家报刊亭中,记者了解到目前尚有电话卡销售,但买的人不多,“买电话卡在早些年生意特别红火,现在不行了,买的人很少了。”报刊亭业主告诉记者。
同时,记者在城区多条街道走访,发现公用电话多数都无法使用。玉潭路上的公用电话大部分话机完整,却已损坏无法使用,记者试了两台均无法正常使用;而在一环路某处,电话亭只剩一个外框留在路边,话机已不见;在其他路段,记者也发现不少公用电话有的丢失了话筒,有的干脆话机也被拆走。因长期闲置,街边的很多公共电话亭卫生状况堪忧。一名环卫工人告诉记者,许多市民把电话亭当做了垃圾箱,随手就将垃圾扔在话机旁。而记者也发现,许多电话亭上有各类牛皮癣广告,话机上落满灰尘。
声音:保留公用电话发挥余热
“现在手机普及,报刊亭的电话等都可作为日常通讯方式的补充,完全可以满足需要。街头电话亭到处设置,又疏于维护,脏乱形象已经严重影响市容环境,应该撤走。”市民龙女士认为应该将公用电话亭撤掉,不少市民也持类似观点。
但更多的市民认为公用电话还是应该保留。“虽然手机普及,但还是有一些群体没有手机,比如学生,手机还是少使用为好。”市民刘先生认为,“而且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比如我们忘了带手机,公用电话就是不时之需啊。”
“公用电话不但承担着免费拨打110、120、119等电话的功能,针对低端消费人群的通话需求,公用电话仍起着重要作用。”市民蔡女士表示,公用电话不应该退出我们的生活。在8月2日的报道中,市民宋先生也表示公用电话还有使用价值,需要保留。“公用电话不仅有现实的需要,而且它也是全国城市文明程度测评的一个重要要素,在前几次的文明测评中,我县就因公用电话而丢分不少。”县文明创建办工作人员建议相关部门要维护好现有公用电话亭,并在人员聚集地如县城三大车站附近增设公用电话。
尹勇表示,电信部门将尽力整改和维护好县城公用电话,目前城区已损坏公用电话正在进行布置维修。而记者人民路电信营业厅也发现,宋先生所反映的那两台损坏的电话机已经修好了。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彭倚
编辑:陶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