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化育人润物无声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周知军 编辑:陶湘 2013-07-02 09:49:25
—分享—

  校园文化是学校办学风格、教育理念的体现。近年来,县教育局以校园文化建设为突破口,培育健康、向上、丰富的校园文化,来陶冶学生情操,以人文精神来影响人、感化人、濡染人,提高学生的人文道德素养。

  一、学校文化建设现状

  (一)物质文化建设全面提质

  生机盎然的“绿色校园”,不仅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而且无形中净化着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感染学生的行为。近几年来,我县积极改善办学条件,全县涌现了一批布局合理、各具特色的学校和场馆,令人心旷神怡、赏心悦目。同时,每年投入近400万元,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用健康的文化陶冶师生情操。百年名校宁乡一中着力打造促成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优美环境。在校园内建成了名人雕塑园、诗词连廊、砺志园,激励青年学子奋发进取、求真务本、追求卓越。校园每一处都通过静态的环境布置,充分发挥美化环境、装饰校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作用。而县职业中专、玉潭镇中心小学、白马桥乡滨江学校、历经铺东城学校等相继易地新建,楼宇拔地而起、绿草如荫,用铜字饰以校名和楼名,配以宣传栏、校训墙、雕像、名人名言、教育格言警句等,让学生得到艺术的熏陶、哲理的启迪和榜样的激励。

  (二)精神文化建设成绩卓著

  校园文化的灵魂是精神文化,它影响着学校的精神面貌和品位。近年来,县教育局提出办有灵魂的学校,要求校长以思想治校,推进学校文化跨越式发展。

  一是挖掘学校的文化传统,提炼学校精神和办学理念。宁乡一中在继承传统校训“勤、信、诚、朴”的基础上,提出了“盛德大业,追求卓越”的校园精神,确定了兴办人民满意的办学思路,并形成了“敬业、乐群”的教风和“勤学善思”的学风。宁乡四中历史悠久、英才辈出,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先贤们提炼和概括了“圭臬忠勇,健壮力行”的传统校训。进入新时期,学校形成了“建设精神家园,创建理想学校,成就师生幸福”的思想治校策略,确立了“立大志攀高峰”的校训,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二是与时俱进,顶层设计学校精神文化。地处西部山区的沩山九年制学校,新校址落成后,意味着校园文化从“零”开始。学校从校园文化的整体构建,经过多方研讨和思索,最终确立了“立足一流、追求卓越”的办学思想,“以人为本,打造西部第一校”的办学目标和“成就大山人的梦想”的校训。

  三是形成独特的文化个性。不同的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会形成自已独有的行为规范和思维方式,从而显现出不同的文化个性。金海中学开展“闪光教育”,现在已成为品牌。善山岭中学着力构建“善文化”,并持之以恒,“日行一善,善行一生”的主体理念已深入人心。宁乡二中1931年创办于玉潭镇孔府文庙,弘扬儒家文化、凸现儒家思想一直是学校的办学传统。在现代教育中,特别是在学校成为市示范性学校以来,学校儒家文化校园建设实施了“六个一”工程:树立一座孔子塑像,建设一块儒家文化墙,整体构建一个儒家标语群等,不断吸收儒家文化精华,逐渐积淀形成了“儒家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理念相结合”的育人模式,建立了一个适应教师和青年学生发展的“精神特区”。

  (三)行为文化建设推陈出新

  学校的一切运作都要通过有组织的活动和师生的行为来实现。学校行为文化的建设更在一定程度上表达着这个组织的文化特色。我县实验中学学生的跑操是该校行为文化建设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全校50多个班的学生在两个操场上出操,每个班都喊着特色的口号,规模宏大,步伐整齐,学生的精神风貌得到很好展示。玉潭镇中心小学开展节庆活动,培养学生个性特长。学校坚持开展“校园五节”(4月28日诗文节、5月28日现场书画节、9月28日体艺节、10月28日口才展示节、12月28日智趣节)。偏远的沙田乡五里堆中学开展高效课堂改革,构建了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学习行为文化。

  二、学校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我县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一些“三有三无”和“三多三少”现象值得警惕。“三有三无”表现在:一是有文字无文化。一些学校的校园文化标语很多,但鲜有学生关注,起到的只是装饰作用,未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二是有文化无主题。一些学校的校园文化因为“失魂落魄”而支离破碎,在不同的文化表达之间,缺少血脉联系和有效呼应。三是有主题无自我。一些学校的校园文化看上去很美,但缺乏基于校本的个性特色,往往是贴标签式的、刷色式的。“三多三少”表现在:同质文化多,个性文化少;预设文化多,生成文化少;静态文化多,动态文化少。

  三、我县校园文化建设的策略

  (一)校园文化建设重中之重是要形成学校的核心价值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获得了腾飞,但价值观却被多元化了。一个学校的文化建设也需要形成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在这个核心价值观中,渗透了道德教育、规则意识、人文精神、自主发展意识和创新意识。要形成核心价值观,学校领导必须重视文化建设中的民主性,让师生自然而然地生发出真正的文化建设力量,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用核心价值观去引导、影响师生,凝聚师生。

  (二)校园文化建设要致力于打造文化名片

  学校面貌的变化不等于内涵的深化与升华,没有优秀的学校文化,就不会有卓越的学校。一所学校应该用文化去养内涵、育大气。要注重文化建设的品位,发挥名片效应。一是要致力于打造名师名片,二是要打造课程名片,三是要打造个性化的活动名片,四是要打造特色名片。

  (作者系宁乡县教师进修学校教师)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周知军

编辑:陶湘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宁乡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