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溪村老年协会的部分老人正在朱溪河内捡拾垃圾
堆资村五组村民谢辉谷正用环保炉烧分类后的不可回收的可燃垃圾。
宝云村老年协会组织对全村住户逐户进行环境卫生检查评比。
6月5日,一场别开生面的环境卫生整治现场会在沙田乡宝云村举行。包括全体村民小组长、各村民小组的老年组长、村老年协会负责人和全体村干部在内,参会人数达35人。现场会对全村5月份环境卫生评比情况进行了通报,把六组作为典型进行推介学习,并对全村后段工作的推进作了研讨部署。
上述场景,是沙田乡推进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一个普通镜头。今年4月24日,在反复研究与充分准备的基础上,该乡以“全员参与,分类减量就地消化,垃圾基本不出户”为目标,全面启动了新一轮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一个多月过去,该乡出现了1万余户住户全员参与、生活垃圾基本不出户、垃圾池基本停用的可喜局面,工作成效与特色同步凸显。6月6日,记者再次来到沙田,对该乡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进行了一番深入感受。
垃圾池退位环保炉上,分类减量后垃圾基本不出户
当记者来到沙田乡堆资村五组时,村民谢辉谷正用环保炉烧垃圾,两三分钟就烧得一干二净。他家的垃圾,基本上是两天烧一次。他告诉记者:“分好了类,要烧的就不多了。最重要的是养成习惯。”
谢辉谷所说的“习惯”,就是沙田乡大力倡导的给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就地消化”。其基本方法为:每个户子随时对自家的生活垃圾进行分类,然后不同的垃圾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如厨余垃圾(煤渣、菜叶等)直接或堆沤后施入水田旱土间,可回收利用垃圾和有害有毒垃圾通过回收途径处理,死禽畜消毒深埋,不可回收的可燃垃圾在环保炉内焚烧。
分类减量就地消化的处理模式,所带来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生活垃圾基本不出户。目前,这一设想在沙田各村组已普遍转化为现实。在该乡,全部垃圾池基本停用、户外极少见到生活垃圾,便是这一转化的直接证据。
在堆资村,100多个垃圾池已于5月份全部拆除。至6月6日,全村已有110个环保炉投入使用,全村使用环保炉的户子已超过90%。因为环保炉很好用,该村的规划是装400个,以更好地方便全村住户。一对比,村党支部书记谢寄彪深有感慨地说:“对于这样的处理办法,绝大部分村民都很支持。以前把垃圾堆到垃圾池中是个害,臭得很,每个月集中清运两次,每次200多车,一年光是垃圾清运费用就有3万多元。花钱是一回事,更重要的是不知道往哪里运。”
每月来一次逐户评比,没有哪个户子愿意贴“不清洁”
村与村之间,组与组之间,户与户之间,每月进行一次全面评比,作为相关工作考核的重要依据。这是沙田乡推进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一个关键举措。该乡实际工作也充分证明,哪个地方的评比工作真正到了位,其环境卫生整治效果肯定不会差。有几个村把首次逐户评比定在6月底,就是因为觉得有些工作还做得不够好。
从每月26日起,进行一次逐户评比,并对全村15个村民小组排名,第二个月的月初再开一次现场会,或推介学习先进的组,或剖析帮扶后进的组。这是宝云村所确定的评比操作模式。5月26日至30日,依据屋前屋后是否有垃圾、室内是否整洁、家禽是否圈养、是否有生活污水外流等标准,对全村618户住户逐户上门评定,共有68户被评为“最清洁”。之所以将6月初的现场会定在六组召开,是因为这个组环境卫生整治效果最好,在全组36户住户中有12户评上了“最清洁”。
在宝云村,每月一次的环境卫生检查评比,由村老年协会组织实施。“真正做到了公平公正,真正做到了检查评比到户,真正做到了组与组之间开展竞赛,就没有哪个不看重的。”不到两个月的工作经历,令村老年协会会长李凡生有了这样的感触。
在5月份的检查评比中,李凡生就遇到了不少使他颇受启发的情况。这天,他们在二组检查评比时,有一户人家长期在外,其走廊上有几堆鸡粪。于是,检查组成员一致决定给这户人家贴上“不清洁”。这一情况,被邻居胡启生夫妇发现了。两人边说“别影响了我们这一块”,边上前组织,并立即拿来扫帚等工作动手打扫干净。“5天检查评比,发现的问题都被当场解决,全村没有一户愿意贴‘不清洁’。”宝云村党总支书记苏金堂表示,这种属于人之常情的“不情意”,对环境卫生整治的进一步推进很有利。
农户积极缴纳垃圾费,全员参与破解资金不足瓶颈
各村采取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或一事一议的方式,引导农户缴纳垃圾处理费。在新一轮环境卫生整治推进过程中,沙田乡十分注重上述工作的开展。就此,该乡乡长叶刚毅表示:“向农户收取小额垃圾处理费,可有效缓解环境卫生整治给村级经济所带来的压力。更为重要的是,利用这种方式,可有效提升环境卫生整治的全员参与意识。”
沙田乡合塘村,在我县西部山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因村组公路和村部等基础设施建设,村上目前的负债超过100万元。并且,其村级经济无固定来源。包括6名保洁员的工资、陈旧垃圾清运费等费用在内,该村今年环境卫生整治需投入的资金估计为10余万元。经费不足,是束缚工作推进的一大瓶颈。在4月下旬召开的村民代表大会上,该村向村民收缴垃圾处理费的方案顺利通过,标准为每人每年10元。
从5月初开始,合塘村分组召开户主大会,就环境卫生整治作进一步动员部署。每个组的户主会,都有同一个议程,动员各家各户缴纳每人10元的垃圾处理费,并得到了广大户主的积极响应。“据初步统计,当场就表示愿意缴纳的户主,每个组都在95%以上。在大塘、双鹤、清水塘三个组,当场就有10多户把钱交给了组长。开始时不愿意交的户子,通过做思想工作,后来也基本上都愿意交了。”该村老年协会会长黄庙章告诉记者。
“这是好事,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大好事,没有理由不交啊。”合塘村双鹤组村民张进康则这样说。他家有9口人。5月初的户主会上,他当场掏出90元钱交到了组长手中。至6月6日,全村13个组的638户住户,已缴纳今年垃圾处理费的超过了80%。这些钱,由村上统一管理,严格实行专款专用,每季度向全体村民公示一次。
村老年协会大献余热,成全乡环卫整治强力助推器
6月6日下午,当记者来到沙田乡双溪村大坪组时,正好碰上10多名老人在朱溪河内捡拾垃圾。这些老人,全部来自该村老年协会。在现场,70岁的沈孟召老人说:“现在全村的户外垃圾不多了,得仔细找。”
捡拾户外垃圾,宣传环卫知识,动员各家各户积极参与环境卫生整治,组织参与检查评比……在沙田乡新一轮环境卫生整治推进过程中,各村老年协会的老人做了大量工作,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目前,双溪村老年协会有会员62名,因年纪都在60岁以上,自称为“6062队伍”。除自己家里的卫生外,搞好房前屋后的、管好一个湾、协助组长抓好全组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是该村每一名老年协会会员所承担的一份责任。并且,每个月的农历初六、十六、廿六这三天,该村老年协会都有20多位老人到全村各公共区域捡拾垃圾。“双溪”这一村名,源于朱溪河和涓水河在这里汇合。5月7日的一场子特大暴雨,使大量陈旧垃圾被洪水洗出并冲入双溪村。特别是两条河道内,到处都是各种颜色的垃圾。9日,村老年协会召开专门会议,决定采取集中行动清除这些垃圾。之后,三天时间内,这些老人从道内捡出了10多卡车垃圾,晒干后全部烧掉,使两条河的面貌大为改观。采访中,该村老年协会秘书长刘腊军表示,从6月份起,协会还有一项重要工作要做,就是全村各家各户的环境卫生检查评比。
在沙田乡的13个村,村老年协会强力推动环境卫生整治已是一种普遍现象。4月份,宝云村老年协会为全村每个组配备了一名老年组长,其主要职责就是切实推进本组的环境卫生整治。在这次配备之前,村老年协会来了一次“大换血”,使协会班子成员和全体老年组长只有一个的年龄在70岁以上。年轻化的直接结果,就是有更好的精力抓好环境卫生整治。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 文/图 龚再蓉
编辑:陶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