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风结束后,省、市音乐专家和陪同采风的县音乐界人士合影留念。
采风组参观密印寺千年古银杏。
采风组在农家品擂茶、听山歌。
千年祖庭焕异彩,云雾茶香迎客来。5月23日至25日,市文联副主席谢胜文、省音协音乐文学委员会副会长陈楚良等13名省、市音乐专家来到沩山,在县音乐舞蹈协会、沩山乡政府负责人和县内音乐界人士的陪同下,感受沩山丰厚的人文底蕴和浓郁的乡土文明,寻求创作素材、激发创作灵感,为沩山创作音乐精品佳作实地采风,开始了一场感受美景、谱写大沩山美丽乐章之旅……
“衡岳之下,山之大者数十,而沩最著”,这是清代著名学者陶汝鼐所说,可见沩山的名气之大。沩山生态优美景色宜人,境内全部为山地地貌,是国家生态乡镇、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4A级景区,宁乡“五养”之乡沩山占了其中的“二养”:密印禅寺,禅以养心;西部漂流,动以养气。沩山是绿色的“天然氧吧”,漫山遍野的茶园,一幢幢秀丽的民居,矗立在山、水、田、林之间,音乐家们在感叹沩山浓浓密密的绿意时,更多的是被沩山的历史文化、茶文化、佛文化、生态文化和红色文化所吸引。
怀着激动的心情,音乐家们不顾旅途疲劳,几天时间里先后参观了青羊湖林场、密印寺万佛灵山、农家茶园等地,还到农家听山歌、品擂茶,召开音乐创作交流会和创作作品试唱会。短短三天的时间,采风组一行谱写出了五首关于沩山和宁乡的歌曲,并且在交流会上进行了试唱。沩山乡党委书记蒋改平高兴地说,沩山有了自己的歌,他相信通过这些歌曲的传唱,能让沩山走出长沙,走出湖南,走向世界,名扬天下。
远山含烟,碧草凝翠,一幕幕如梦似幻的景色,给青羊湖林场增添了不少神奇的色彩。当日,采风组首先来到青羊湖林场。随着汽车缓缓驶入林场,出现在艺术家面前的情景是,林场群山环绕,水面烟波浩淼,两岸青山静景成璧。水乡十里画廊、长滩洞、龙潭峡等景观宛如一幅世外桃源的美丽画卷。白鹭翔飞,鱼翔落水,奇观突兀,放舟击波,心旷神怡。茂密的原始森林带着凉意,青山绿水只听见虫鸟的鸣叫和水花的飞溅,在群山环绕的青羊湖小道,阳光从树林间洒下,采风组一行畅游了青羊湖的美景后,就青羊湖生态文化展开了热烈的交流。谢胜文赞叹道:“青羊湖景色很美很震撼,给了我很好的创作灵感,激发了我创作的热情。这次‘沩山情’采风之行,真是让人受益匪浅,收获多多。”
第二日,采风组一行首先参观了密印寺万佛灵山。从幽静曲折的石阶小径到古意沧桑的庙宇亭台;从威武雄壮的大雄宝殿到古朴庄严的警策殿;从寺内的千年古银杏到“沩山是个好地方,有个密印寺,应该好好保护起来”的毛泽东题刻;从619级台阶到99.19米的千手观音,一行人边走边看,无不感慨着密印万佛灵山的悠久历史和优美风光。“站在高高的毗庐峰上,初升的太阳映照在万佛灵山。悠扬的钟声从密印寺敲响,吉祥的吟诵把千年的故事传唱,法语化作春风佛佑四方。人间的仙境美丽的沩山,我们时刻深情地向往……”县音乐舞蹈协会主席岳超即兴写下《沩山情》歌词,省音协名誉副主席、市音协主席殷景阳看了赞赏不已,主动要求为其谱曲。
观赏了密印寺万佛灵山后,采风组驱车来到沩山茶园,远远望去,茶园云雾缭绕,漫山遍野的一垄垄茶树青翠欲滴,生机焕发;茶农们顶着夏日的阳光辛勤地采摘茶叶,空气里飘着茶叶的清香。在茶园,音乐家们亲身体验了一回采茶工人的角色,与在茶园采茶的茶农一道,穿梭在“绿色的海洋”里,询问采茶工人采茶技巧、手法等。
游过茶园,采风组来到密印寺附近的一户农家。“哎……哪伊哪伊哪伊呀….哪伊哪伊哪伊呀……”一阵悠扬、悦耳的山歌声响起,撩起音乐专家们兴奋的神经。78岁的刘淑军和76岁的刘洋秀,为远道而来的客人们献上了一道原汁原味的宁乡山歌大餐。在饱经岁月沧桑的草根山歌手激情洋溢的歌声感染下,艺术家们纷纷站出来演唱自己的拿手歌曲。我县年轻歌手、县音乐舞蹈协会会员廖虹演唱的由我县文化馆馆长胡令强创作的《民歌》获得专家们的高度赞赏和好评。“虽然我听不懂他们的歌词,但我能听出跟我之前听到的山歌有些不一样,他们这些歌是世世代代传下来的,反映了他们的生活状态,劳动的、谈情的、休闲的,从他们欢快的旋律中能感到他们生活的幸福指数很高。质朴单纯的曲调,能够多年传唱,必然是因为具有细腻感人的歌词和情感。”省音协音乐文学委员会理事廖建中感叹地说,“这次来到沩山,感受特别地好,这里的风土人情、音乐有着独特的韵味。走在沩山的乡村道路上,满眼的翠绿,干净整洁的村庄,人的心情非常愉悦,希望通过这次采风活动,能够写出美好的音乐,歌颂沩山的风土人情。”
热情好客的农家为艺术家们现场制作了沩山擂茶。沩山擂茶是沩山的特产,一代传一代,巳经有几千年的历史。艺术家们品尝着香甜可口、营养丰富的沩山擂茶,直嚷口感好,味道纯,喝了一碗又一碗,有的还亲自动手帮主人擂茶,并向主人请教沩山擂茶的配方和制作技巧,计划回去做给家人和好友品尝。
潇湘电影制片厂国家一级作曲家魏景舒说,沩山是山美、水美的好地方,沩山之美令人心旷神怡,险峻的峰、清澈的水、五彩缤纷的花、温暖如风的沩山情、令人垂涎欲滴的沩山特产,无不动人心弦。他同时觉得沩山的茶文化值得大力倡导,回去以后,将从传播沩山的茶文化角度上,多创作出一些精品。“沩山我是第一次来,我喜欢这里,从历史、人文角度来说,沩山都是很有根基、文化深厚的地方。这次来沩山采风,感觉能写的东西很多很多,希望通过音乐的形式让更多的人知道、了解沩山。”省音协理论创作委员会副秘书长、市音协副主席杨明国激动地说。
市群众艺术馆馆长、市群文协会会长、国家一级编剧李大剑对沩山的感受也很深,他说,沩山是一个很有魅力、美丽的地方,来到这里感觉特别好,在来沩山之前,对沩山也有很多想象,到这里之后,超出了他的想象,第一天就写了一首关于沩山的歌词《走进沩山心就醉》,“饮一盅沩山翠微,三万年醇浓胸中逶迤。喝一杯沩水凝碧,心中荡漾春天气息。沐一阵法雨宗风,密印寺钟声肝肠寸系。听数声鼎尧轻诉,炭河里迷离千古神秘。走进沩山哟心就醉,美酒胜过酒千杯……”。“有一方山水,几缕微风熏得游人醉;有一杯绿茶,喝了之后就不会放下,如果从此你就驰骋天涯,别忘了我们在沩山采下的一抹抹翠芽。”这是省歌舞剧院女高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李群霞在沩山采风时的感受。
几天的采风行程已结束,在音乐家们脑海里已留下了沩山的美丽景象和沩山人民好客的容颜。省音协音乐文学委员副会长陈楚良告诉记者,此次来沩山采风,在这山青水秀、人杰地灵地方收获很大,通过实地采风,采风团对沩山有了一定了解,这对采风团人员在词、曲创作上有了不一样的认识,回去之后将认真梳理,通过听、看、感,创作出更多好听、动人的音乐作品。
实地采风结束后,采风组还举行了“沩山情”音乐创作交流会和作品试唱会。活动期间,县委常委、组织部长、统战部长汤智斌,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刘莉霞,政协副主席李纯会见了“沩山情”音乐创作采风的省、市音乐专家。刘莉霞出席“沩山情”音乐创作交流会,她希望历史人文底蕴深厚的宁乡成为艺术家创作的基地,希望生态优美的沩山能激发音乐家们的创作热情,为沩山创作出更多脍炙人口、引人传播的作品,唱响沩山,推介沩山,推进沩山经济的发展。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文/图 刘淑兰 龚再蓉
编辑:陶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