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用更多发明造福人民群众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文/图 龚再蓉 邓志强 编辑:陶湘 2013-05-22 15:09:09
—分享—

廖钰佳(右二)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现场。

  一个成本不足400元的“简易”装置,一次可给数亩稻田的稻种催芽,发芽率达98%,轻松解决了传统催芽方式中存在的不发芽、烧芽、滑壳、根芽不齐等问题。这种结构简单、易操作、可靠性极强、制造和使用成本低的“简易”装置,叫《农村家用“双温控一补水”稻种催芽温箱》,由我县一个名叫廖钰佳的在校学生发明。凭着这一发明,他获得了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市一等奖、省一等奖、全国二等奖和高士其科普奖。

  廖钰佳发明《农村家用“双温控一补水”稻种催芽温箱》时,正在双江口镇双江口中学读书。双江口中学是一所特别注重科技创新教育的农村初级中学。近10年来,该校师生在科技方面获得市级奖项296项、市级科技成果奖28项、省级和国家级奖项23项。浓郁的科技创新氛围,为廖钰佳从事科技发明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作为农民的孩子,他十分关注农民生产生活所遇到的一些问题。他家种有几亩水田,其父亲原来一直用传统方法给稻种催芽,特别是在给早稻种催芽的过程中,一不小心就会出现问题而影响生产。2011年春天,其父亲开始对早稻种谷催芽时,廖钰佳发明一种全新催芽设备的念头更强了。

  很快,在得到指导老师廖剑强和家人的大力支持下,廖钰佳开始了自己的发明之旅。首先,是大量的准备工作。通过深入调查与查阅资料,他发现用传统方式给稻种催芽,容易出现不发芽、烧芽、滑壳、根芽不齐这四种不良状况。同时,他还专门向当地农业技术人员学习了种子育芽技术。通过系列研究,他确定了种子催芽的关键技术在三个方面,即对温度、湿度和空气的控制,并以此为自己发明的主攻点。

  一年多时间,10多次改进,其中大规模的改进就有3次,成型后进行了4次系统的稻种催芽实验。这几个数据,是对《农村家用“双温控一补水”稻种催芽温箱》发明过程的一个简单的描述。但是,这样的描述远不能反映其过程的艰难。“这个发明,最大的特点就是在简单的条件下实现了对种子温度、湿度和空气的自动控制,使之在适宜的条件下实现高效优质育芽。但是,正是这种自动控制的实现,是最大的难题。”指导老师廖剑强这样告诉记者。其中,合适的温控电子元件,他们在宁乡、长沙等地都没买到,最后是通过华南理工大学的一位博士后才得以解决。

  如今,廖钰佳正在宁乡一中读高一,是班上的班长,学习成绩居全年级第一。学习成绩好,组织能力强,喜欢帮助同学,是班上同学对他的普遍评价。他表示,参加科技发明,令自己受益匪浅。用更多发明造福人民群众,则是他所追求的一个目标。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文/图 龚再蓉 邓志强

编辑:陶湘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宁乡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