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温馨忆往]那些年一起去收的税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马彬彬 编辑:陶湘 2013-05-09 10:30:34
—分享—


  每天上班穿过办税服务厅,看着宽敞明亮、功能齐全的大厅里,前来办税的纳税人在网上申报自助服务区和自行申报窗口有条不紊地办理纳税申报时,脑海中总是浮现十几年前穿行千家万户去收税的那些故事。

  1999年,不到18岁的我从湖南省税务学校毕业分配到地税局。那是当时典型的驻乡征收点格局,一进两间的老机关房,里面是寝室,外面是办公室,门口挂着的白色底漆的木板上用黑漆写着“宁乡县地税局黄材税务所沙田乡征收办”。办公桌前的老彭从抽屉里抽出一本红色外皮的簿子递给我,一边介绍说:“沙田乡有33个自然村,358户双定户,另加不固定的流动摊贩,每月双定任务6800元。对了,每家养了猪的都是我们的税源,因为还有全年12000元的屠宰税任务。”我一边听着老彭的介绍,一边翻看着他递给我的本子,红色的外皮上印着“税收征管台账”几个烫金大字,翻开一看,里面记载的是全乡所有的税源和征管情况。我随手翻到一页“志平日杂店”,发现后面的地址栏里写着“石笋村刘家祠堂门口过河上手第五家”。第一次看见地址记得如此细致的,我不禁扑哧一笑,老彭不好意思地说:“你别笑,到时候你就知道它的用处了。”

  政府食堂的早餐很早,七点不到大家基本吃完了,当我一个人还在桌子上收拾残局的时候,院子里传来一片近乎吼叫般的摩托车发动机轰鸣声。我端起饭碗出来一看,只见坪里七八辆“南方”摩托屁股后面冒着黑烟,老彭正在安排政府代征员的工作任务。交代完毕后,又是一阵摩托车加油后的吼叫声,一阵黑烟过后,每辆摩托都往不同方向的村落开去。这时摩托车上的老彭正在向我招手,“来,带你收税去!”我急急忙忙放下碗筷,跳上了他的摩托车。经过一路颠簸,不知翻过了几道坡,趟过了几条河,在狭窄曲折的田埂上穿行了大半天,赶到当天的目的地——桅水村时已是上午十一点了。村支书李书记早早等在村口的石桥边,一见我们的到来还来不及寒暄就急匆匆告诉老彭:“一清早就听见李屠户家猪叫,应该是杀了头猪,得赶紧去看看,要不然肉就砍完了。”老彭急忙停稳摩托车,李支书带着我们爬上了山坡上的小路,说是一来可以抄近路,二来从山背后翻过去不易被他发现,还说这个李屠户是个老油条,以前每次杀了猪只要没抓到他的现场他就赖皮。约莫在山里七弯八拐了十几分钟,我简直是连滚带爬来到了山脚下一户人家的后坪,听到前院传来一阵吆喝“三斤二两,刚好八块钱。”李支书向老彭使了个眼色,他们俩一左一右向前院包抄过去。我紧紧跟在老彭的身后,刚转过屋角,就看见前院一张屠案上摆着半边猪肉,案板后一个膀大腰圆的汉子正在点数着一个买肉的老汉递过去的钱。面对从天而降的老彭,李屠户愣了一下,抱起案板上的肉就准备往右边跑,却只见从右边屋角冒出来的李书记向他打招呼:“李老板,生意蛮好啊!”李屠户只好怔怔地放下手中的半边猪肉,一双油汪汪的手在身上的围裙上反复揩拭。老彭笑呵呵地迎上前去:“李老板,这头猪还没开票的吧?”李屠户一听收税的事,脸色马上就拉了下来,偏起那满脸横肉的脑袋,从鼻孔里哼哼道:“这猪又不是我杀的,我是从隔壁村的刘四那里分的肉。”李支书一听马上接话:“你哄鬼吧,你昨天在上屋王娭毑那里买的猪,今早在她屋里杀的,喊的是你自家叔叔李买嗲帮的忙,你还少了王娭毑20元猪钱,说是你包税。”李屠户一听谎言被戳破,立马换了一幅笑脸,从屁股后兜里摸索出一包皱巴巴的“湘南”烟,挨个向我们开烟,声音马上就温和了许多:“彭干部啊,你不晓得咧,如今的生意难做呢,买肉的都是赊账。你看,我半边猪都砍完了,还没收一分钱现金呢。”“李老板呃,都是熟人就莫讲生人子话咯,我们一进来就看见你在收钱,要不你打开屉子看看?!”一听老彭要看他的钱屉子,李屠户马上就紧张起来了,脚步也不自觉的向钱屉子移了过去,圆滚滚的身子把钱屉子遮得严严实实,围观的人群中也传来一阵窃笑。这时,从里屋听到响动的老板娘马上端了两杯茶出来,一个劲的冲我们陪笑脸,还冲着李书记喊到:“李书记啊,我们正准备卖完这边肉就到你屋里去开票的呢,还害得你们亲自上门来了,这头猪的税啊,我们交我们交!”说着就从口袋里掏出12元钱递向老彭。老彭一边掏出屠宰税票一边掏出通用完税证,接过钱后说:“老板娘啊,这头猪的屠宰税是12元,还有你们肉铺这个月的双定税40元呢。”一听还有双定税,李屠户夫妇对视了一眼,知道今天被抓了现场,这个税肯定躲不过了。李屠户只好又从钱屉子里抽出四张十元的票子,往老彭递了一下又往回缩:“彭干部啊,这个月我杀了猪这个双定税我就交,下个月我不杀猪了,你就莫来催我交税咧。”老彭一手将填好的两张税票递给李屠户,一手接过他递过来的钱,开玩笑的说道:“李老板啊,你杀没杀猪上下邻居都晓得,李书记更清楚,要是你真不杀猪啊,你就提前打报告申请停业咯,我保证不收你一分钱冤枉税。”李屠户回望了一下身后指指点点的人群,自知理亏,只好支支吾吾应答着:“那好咯,那好咯。”起身向他们告别后,在李书记的陪同下,我们又赶往了下一个代销店。

  就这样跟着老彭跑了三个月,等我也跑熟了每个村村落落的纳税户,也能对付李屠户的“三板斧”后,我和老彭就分开每人负责了十几个村。后来不久,屠宰税就取消了,个体户起征点也调高了,驻乡专管员的工作量大大减少,我被调回了分局。再到后来,国家又取消了农业税,还逐年加大了民生投入,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变化,老百姓对税收工作也越来越理解了。一直到近几年,老彭告诉我,随着起征点的一再调高,沙田全乡达到起征点的纳税户不足30户了,而且基本上都实现了按月自行申报,再也不用挨家挨户去催收了。听到这些,我知道穿行千家万户去收税的日子将一去不复返了,而每每想起当初的那些故事,我的嘴角总会浮上一丝浅浅的微笑。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马彬彬

编辑:陶湘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宁乡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