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扫帚下的美丽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龙佳 编辑:陶湘 2013-04-25 15:30:10
—分享—

  现如今,也许是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亦或是就业观念的逐渐转变,不少研究生为了一个环卫工名额竞争惨烈。有舆论说这是“知识的贬值”、“知识的悲哀”。“死也要死在体制内”,这兴许反映了就业的艰难、事业编制的宝贵。这样的就业,在许多人的心目中,是有损尊严、有失身份的。

  有个成语叫“斯文扫地”,指文化或文人不受尊重或文人自甘堕落。但扫地未必就不斯文。扫地,简单到人人都可为,但人们却往往不屑为之,更以此将从事这份工作的人也一并“扫”进“底层”。对于环卫工人而言,他们也许也不喜欢这份工作,也觉得这个工作累脏苦,但从他们起早摸黑、日夜辛劳的态度可以看出,他们并不轻视这份工作,更不轻贱自己,他们总是愿意从中做出某种“意义”来。工作的意义,生活的意义,以及生命的意义。扫帚下的美丽因此展露无遗。

  其实,职业应当是不分贵贱的,任何职业都应该得到尊重、获得尊严。而劳动不仅是谋生的手段,也应该成为实现人性至美至善、彻底自由的重要载体。然而,在当下的社会心态中,劳动被完全等同于谋生和挣钱的工具,缺钱者需要劳动,而有了钱就可以不劳动,久而久之,研究生争当环卫工成了一种社会耻辱,而工作辛苦、工资低微、满身尘土的环卫工则被视为光鲜亮丽的白领对立面。人们越来越看重的是金钱、权力与地位,“劳动最光荣”思想已经逐渐从人们的心目中褪去,扫帚也日益成为“卑贱”的代名词,这种心态值得我们深思。

  诚如卢梭所言:劳动是社会中每个人不可避免的义务。而我们的社会,不仅尊重劳动、自觉履行这种义务的风气远未形成,甚至那些“职业不分高低贵贱”、“劳动最光荣”等原本根植于我们内心的价值信条也逐渐枯萎。因此,在我县全力创建文明县城的大背景下,在劳动节即将来到之时,向全县人民宣扬“职业平等思想”,唤起人们心中那日渐淡薄的“劳动价值观”,鼓励人们用心来感受那“扫帚下的美丽”,这似乎比任务摊派、突击检查等硬性规定更持久、更深入人心。这种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观念在全社会的形成,也是争创“全国文明县城”所必须具备的。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龙佳

编辑:陶湘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宁乡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