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明,挥之不去的浓浓思念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文/图 鲁应龙 杨旭 编辑:陶湘 2013-04-09 15:45:29
—分享—

戴新奇正在给外婆写信。

  离休老军人陶钧已静静地在宁乡万寿陵园安息了十年,周围渐长的花草树木,每天整理得干干净净的环境,还有碧水蓝天,带给老人许多平静安谧。4月4日,清明,76岁的陶娭毑在女儿的陪伴下,连续第十个年头来到这里,摆上水果,挂上挽幛,表达对丈夫的哀思和纪念。在进入园区的时候,她带来的一封鞭炮交给了陵园的工作人员,另外集中燃放,老人说,这样好,又环保,又卫生,“这里是一个特殊的公共场合,来祭扫的人都应该文明祭扫。”不见老头子已经十年了,但分明看得出陶娭毑久久挥之不去的思念。

  “亲爱的外婆,你好!今天是清明,我们来祭拜,很想您,您还好吗……”城北中学438班学生戴新奇,来到了陵园准备的“天堂信箱”前,开始写她第一封寄给天堂的家信。她8岁的时候,外婆离她而去。5年了,她想把自己的成长和思念都告诉亲爱的外婆。她的父母站在旁边看着她写,眼眶已溅满泪水,在这默无声息的背景里,荡漾着一股浓浓的亲情。

  宁乡万寿陵园,有近5000亡灵在这里安憩。肃穆的青松,整洁的墓道,温馨的提示,舒缓的背景音乐……绿化、美化、亮化,一个环境幽雅、古色古香的绿色景观陵园,俨然改变了在人们心目中寂寞凄凉的固化印象。清明时节,人们来到这里,感受穿越时空的生死轮回,寄托对生命、对亲情、对未来的美好期盼。

  现场提供的鲜花、雨伞、药品、宣传资料,现场的交通疏导,墓地监控全覆盖和十余名工作人员不间断巡查……无不体现出管理者的责任和细心。陵园一直秉承民政部门为民服务精神,积极顺应殡葬发展需求,在园区建设和管理服务上首推人性化理念,力求营造一个充满温馨的体现着人文关怀的绿色陵园。今年推出的以鲜花换鞭炮、以“天堂信箱”换纸钱的新的祭扫方式,使清明祭扫增添了一份祥和、文明。据前来祭扫的群众反映,陵园工作人员充满爱心、关心、热心、细心,认真对待每一位前来祭扫的群众,让他们最大程度地领略亲情化的服务。陵园负责人李农兵告诉记者,“天堂信箱”所收到的信件将集中焚化,届时将邀请部分写信人参加,以寄托对逝者的哀思。

  当清明成为一个国家节日,它昭示的是文明社会更深层次的血浓于水、树大根深。让我们在浓浓思念中感恩生活,坚定前行。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文/图 鲁应龙 杨旭

编辑:陶湘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宁乡网首页